所有文章 / 智慧財產權 / 著作權 員工或外包美編用付費AI產圖,公司有著作權嗎?企業主管、老闆該注意的3個著作權法問題 AI 生成式AI 職務著作 出資著作 著作權 Tasker出任務 文:陳琦姸(認證法律人) 刊登於 2025-05-19 最後更新於 2025-05-20 AI生成吉卜力風格的圖片風靡一時,當圖片生成看似更輕易,而公司旗下的員工、外包委託的設計師也都開始使用生成式AI來製圖時,這些AI產製的素材、圖片,公司有著作權嗎?員工或設計師可以向公司主張他們有權利嗎?員工或設計師利用AI製圖卻侵權,公司要賠嗎?這些業主、老闆不可忽視的問題,本篇文章將逐一討論。 一、使用付費AI來製圖,可以主張著作權嗎? (一)使用付費版AI≠有著作權 業主、老闆採用付費AI來生成圖片,是不是就像平常付錢就可以買到東西一樣,可以主張有圖片著作權呢?很遺憾地,AI製成的圖片有沒有著作權,跟是不是使用付費版無關,在我國關於著作權的認定,目前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下稱智慧局)認為,要回歸人類參與製作的程度來判斷[1]: 1. AI獨立創作 成品沒有著作權。當公司員工或外包設計師只是輸入提示詞、下指令(prompt),即使是不斷下指令要求AI調整圖面,整個過程依然都是透過系統自動運算的結果,並不算是有投入人類的精神、感情,這就不是人類的創作,不會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因此員工或設計師只是輸入指令由AI獨立創作,成品並不是人類的著作,無論是使用付費版或免費版,業主或公司都不能主張有著作權。 2. AI輔助創作 成品有著作權。當AI只是一種輔助的工具,就像繪圖板、相機,主要是人類藉由AI的輔助完成圖片,人類仍是作品的主要貢獻者,實際投入創意、精神,此時圖片會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例如設計師先自行繪製圖片,再請AI調整、修飾。因為圖片仍是人類身為主要貢獻者、投入創意所完成的,這圖片就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即使用的是免費版的也會有著作權。 (二)要不要選用付費版,可能涉及能否商用 既然使用付費版AI也不一定可以主張著作權,那為什麼還要選用付費版?主要是各AI平臺的使用規範不同,例如Midjourney這款AI製圖平臺,就有要求年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公司或該公司員工,必須訂閱他們的Pro或Mega方案[2]。因此,公司利用AI輔助製圖在商業上使用,仍應先確認各AI平臺的服務條款是否有商用必須訂閱付費版的要求。 二、員工或設計師可以向公司主張享有AI圖片著作權嗎? 再回到一個更前面的問題,假設公司員工或外包設計師以AI為輔助工具,實際投入創意完成圖片,是可以主張圖片有著作權的,那員工或設計師可以跟公司主張著作權是他們的,公司要使用必須另外付費才授權嗎?這就涉及到職務著作和出資著作的問題。 (一)職務著作 職務著作是指受雇人因職務關係而完成的著作,例如受僱於公司的小編要在粉專上行銷公司產品而完成的宣傳圖,就是職務著作。職務著作原則上受雇人(員工)是著作人,但著作財產權歸雇用人(也就是公司)享有[3],因此公司依法不需要再得到員工的授權,就可以直接以重製、改作、公開傳輸等方式利用員工職務上完成的著作。 例外是公司和員工另外用契約約定著作人和著作權的歸屬。例如在到職的僱傭契約雙方就約定,受雇人任職期間職務上完成的著作,以雇用人為著作人,這樣公司就同時擁有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4],此時公司當然也可以自行利用員工的職務著作,員工要求要另外付費才願意授權給公司利用,是沒有理由的。 (二)出資著作 至於如果是公司出錢委託外面的設計師完成圖片等著作,就稱為出資著作。出資著作的著作權歸屬,如果沒有特別約定的話,著作人是受聘人,也就是外包設計師有著作人格權;至於著作財產權,由雙方約定歸屬,如果也沒有約定的話,那一樣歸受聘人(設計師),不過此時出資人可以利用著作[5],畢竟公司已經出錢了,就可以直接利用這個著作,不用再次付費取得授權。 上面都是沒有特別約定的情形,雙方也可以自行約定,例如公司可以跟設計師約定公司是著作人,有著作人格權和著作財產權;或是設計師還是著作人,但著作財產權歸公司(智慧局有範本可以參考[6]);或萬一設計師比較強勢要求保留著作人格、財產權,公司也要跟對方約好利用權的範圍、期間等,例如約定在公司全部業務範圍內均可利用該著作,並享有永久利用權等,保障公司的權益(同樣可以參考智慧局的範本[7])。 三、AI圖片侵權了,公司要賠嗎? 公司員工或外包設計師利用生成式AI製圖,無論有沒有著作權,都可能發生侵權,例如店員用AI下指令生成皮卡丘手持店家餐點的圖片,再輸出成海報貼在店內,因為皮卡丘是受著作權法保護的美術著作,店員沒有經過著作權人的同意就擅自利用,可能侵害著作權[8]。因此,當員工或設計師提供與知名IP一樣或高度相似時,建議公司不要用,但有時確實無法一眼認出這張圖片是否侵害他人的著作權,萬一真的侵權,公司要不要賠錢,可以區分為以下兩種情形: (一)員工侵權,公司原則要賠 如果員工為了工作而利用AI生成圖片,而有例如生成特定知名動漫角色當公司廣告的素材,導致圖片侵害他人著作權,此時公司要跟員工對外負連帶賠償責任[9]。公司如果要免賠,必須證明公司選任員工且監督員工執行工作都盡了相當的注意,或公司即使盡了相當的注意也無法避免損害發生,才可以免責[10]。 雖然原則上公司要跟員工一起對外連帶賠償,但公司只是代為賠償,對於侵害著作權的員工,公司可以求償,最終的責任歸屬還是回到員工身上[11]。 (二)外包設計師、委外廠商侵權,公司不一定有責任 委外找設計師、廠商所製作的廣告素材圖片違反著作權法,公司是否也要負責,智慧局認為要依照實際製作情形、公司(委託方)是否知情、有沒有故意過失等因素來決定。如果都是由外包設計師、廠商製作,公司並不知情,則應由外包的設計師、廠商自行負責;但如果公司有參與製作過程,或是被認定侵害著作權的行為有過失時,公司也要賠償[12]。 至於公司怎麼樣算是有過失?有法院實務指出,要依照公司的營業項目、規模、侵權的內容等具體個案來判斷公司有沒有過失[13]。例如出資方是醫院,委託印刷廠商印製醫訊刊物,印刷廠卻盜用一間影像公司的照片印製刊物,醫院是否也侵害了影像公司的著作權?法官認為醫院是請印刷廠商依他們的專業印製,並沒有指示要用哪張圖,都由印刷廠商全權處理;而且醫院的專業是醫療,除了難以就刊物上這麼多照片一一檢索、比對,何況醫院都出錢委託廠商處理了還要一一比對,這樣的要求實在過於嚴苛,因此認為醫院沒有過失,不用賠錢[14]。 最後,建議公司找外包設計師、廠商設計著作時,要先簽契約,記得要對方保證著作是由他創作的(而非AI獨立創作),還要保證著作沒有侵害他人的著作權等權利,如果違法要自行負責,萬一公司受損,還要賠償公司的損失(智慧局有範本可以參考[15])。 延伸閱讀 王琮儀(2025),《AI生成圖片,著作權歸誰?平面設計師、繪師面對 AI 工具,應該注意的3個著作權法律知識》。 王琮儀(2025),《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片,做成週邊商品合法嗎?給AI使用者的聰明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