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的今天,網路購物已經成為人們的新常態,尤其是跨國電商買賣讓我們可以足不出戶就購買到各國商品。從異國美食到珍稀藏品,彷彿全世界的商品都觸手可及。 從亞馬遜(Amazon)、e... (more)
關於聲請大法官解釋的規定,以前都是明定在「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下稱「大審法」),不過該法已經在2019年1月4日修正公布名稱及全文95條,並於2022年1月4日起改稱為「憲法... (more)
一、親權爭議是什麼? 依據我國民法規定,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擁有保護及教養子女的權利和義務,這種權利和義務也就構成了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的親權,它的內容包含了扶養、管教、懲戒、財... (more)
如果勞工不幸被解僱,但認為解僱不合法,立法考量避免勞工於訴訟期間無法受領薪資維持生活,使勞工可以聲請定暫時狀態處分的保全程序,也就是說除了可以打官司要求復職,同時為了避免官司期間沒... (more)
勞工在職場上常遇到的勞動權益爭議,比方加班費、積欠工資、休假、職業災害……等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勞基法」)案件為大宗,勞工最常遭遇的勞資爭議,除了向公司內部的工會或雇主反映以外,... (more)
有在新聞媒體上看過「大法官作出釋字XXX號解釋」嗎?你知道這些解釋都已經是即將要被取代的「末代解釋」了嗎?「憲法訴訟法」2022年1月4日生效後,大法官就不會再作出「解釋」了。究竟... (more)
上一篇《誰可以當國民法官?有哪些保障?》一文,說明了擔任國民法官的資格,但實際上被選為案件的國民法官要經過一定的程序。程序進行過程中,民眾會收到哪些通知?不想當國民法官可以拒絕嗎?... (more)
「警示帳戶」,是指被法院、檢察署或司法警察機關通報可能涉及犯罪的存款帳戶。一旦被列為警示帳戶,該帳戶的全部交易功能都會被暫停;而警示帳戶開戶人的其他帳戶,也會被銀行列為「衍生... (more)
一、案件爭議 GPS偵查的爭議橫跨了刑事訴訟法與刑法,也就是說,刑法第315條之1第2款的「竊錄罪」文字中的「非公開」,與GPS偵查到底是「強制處分」或「任意處分」息息相關;... (more)
一、前言 新聞上常報導,涉嫌貪污、內線交易、毒品等刑事案件的一些共犯,在認罪且轉作污點證人後,獲得緩刑或不起訴處分。也因為事件多為媒體所關注的焦點,相信不少讀者們對於污點證人一詞應...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