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進⼊服刑⽣活後,受刑人在執行刑的過程當中,除了有必須遵守的義務之外,也有應享有的權利。不少身為人母的女性受刑人,因犯罪須入監執行被迫與孩子分離,為了貫徹現代監獄行... (more)
在正式進⼊服刑⽣活後,受刑人在執行刑的過程當中,除了有必須遵守的義務之外,也有應享有的權利。為使受刑人能與外界維持互動,好降低服刑的痛苦,我國監獄行刑法賦予受刑人得與外... (more)
電視新聞或報章雜誌經常提及「通緝犯」,除了因涉入重大刑事案件而逃亡的通緝犯外,一般民眾因搬遷住所、久居國外,或未依傳票到庭而被列為通緝犯的案件也偶有耳聞。但究竟什麼是「通緝」?通緝... (more)
圖1 什麼是「不自證己罪」? 資料來源:黃郁真 / 繪圖:Yen 不自證己罪指,任何人不得「被強迫」作出對自己不利的陳述。不自證己罪在現今社會是普遍賦予人民的權利,從聯合國的公民... (more)
刑事審判中,上訴制度可以幫助被告防禦,如果上訴有可能被判更重,會造成被告不敢上訴,也就失去上訴保護被告的功能,於是刑事訴訟法第370條第1項本文規定,被告上訴後法院不能比原本... (more)
圖1 新聞上會看到要扣押壞人的東西,那麼扣押是什麼意思呢? 資料來源:林意紋 / 繪圖:Yen 一、扣押的意義及目的(見圖1) 所謂的扣押是指為保全證據或可得沒收之物,而對該物暫... (more)
圖1 被告或犯罪嫌疑人被偵訊時,為什麼要全程錄音錄影? 資料來源:劉立耕 / 繪圖:Yen 一、全程錄音錄影的條文依據(見圖1) 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00條之1第1項及刑事訴... (more)
一、被羈押的人與一般人、受刑人權利上的差異 被羈押的人除人身自由暫時受到限制,其他權利基本上與一般人無異。與判決確定的受刑人相較,因被羈押的人在刑事訴訟程序上的身分是被告,在有罪判... (more)
一、什麼是羈押的替代手段? 羈押的目的是保證刑事追訴、審判、執行程序不會被干擾,具體方式則是透過拘禁被告來避免其逃亡、湮滅證據。但被告畢竟尚未受到有罪的確定判決,而羈押已經嚴重侵害... (more)
一、檢察官必須證明被告有罪,否則法官應該判決被告無罪 依據刑事訴訟法第161條第1項的規定,檢察官對於被告是否成立犯罪的事實,應負舉證責任。且依該規定之修法理由說明可知...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