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百科 Q&A

更新時間:2022年12月23日 

法律百科是非營利組織嗎?

不是喔。我們成立自由百科有限公司,所需營運經費全數由創辦人馬維麟女士支持。
網站是一個平臺資源,所有法律知識由各界法律人貢獻,成果無償分享給所有人,希望讓知識更自由地傳遞,提升全民法律意識。

 
在這裡可以找到律師嗎?
法律百科是知識分享平臺,不提供法律諮詢及律師媒合服務。如果希望與特定作者聯繫,請於各該作者的會員專區了解。
 
法律人在法律百科回答問題,有沒有可能違反相關法令及倫理規範關於「利益衝突」的規定?

以律師為例,律師避免利益衝突規定在律師法第34條律師倫理規範第30條。
舉例來說:律師曾於網路上為A進行法律諮詢,後在現實生活中律師受B委任,才發現A即B的對造,此時就違反律師倫理規範第30條。

律師如何避免利益衝突的問題不僅發生於網路中,現實世界一樣需要考量利益迴避的問題。請律師平常心留意律師倫理問題。
律師法第34條、律師倫理規範第30條均在規定律師的「法律諮詢」行為。法律百科是分享知識的平臺,並不提供專業諮詢服務,作者及平臺對內容均不負保證責任。我們希望網站使用者(包含提問者、回答者)都清楚明白這項規則。
因此,網站提示「.法律百科是分享知識的平臺,不針對具體個案提供專業諮詢服務,故無法負保證責任。. 每個具體個案是獨特、複雜、持續發展的,作者及平臺無償對網站使用者提供的內容是法律知識,而不是每個具體個案的解答。如有個案法律諮詢需求,敬請洽詢專業律師。」將會出現在網站置底、會員註冊、提問對話框(提問者勾選同意後才能送出提問)、特定問答與範本幾處,明確傳達平臺「知識分享」的定位。
建議回答以介紹現行法為主,不就具體案件深入討論。
 
誰是認證法律人?

為了維護讀者對網站平臺內容的信賴,如果您是進階會員且具備以下身分,願意更深度參與法律普及計畫,歡迎您申請「認證法律人」:

學歷:就讀或畢業於法律系所。

職位:現職或退休前曾任司法官、律師、法律相關學系大學教師、法律相關研究機構學者、法律相關公務員、企業法務等。

請登入後在會員專區按下「認證法律人」的按鈕,管理團隊將與您聯繫,請您提出相關學歷或工作證明(如畢業證書、律師證書等),我們確認您的專業法律身分後,將調整您的身分權限為「認證法律人」,讓使用者更信賴您的專業發言。
如認證法律人違反發言規則,經管理員提醒後未能在3天內修改,管理員將調整其資格為進階會員。此時,您仍然可以進階會員身分持續使用網站。

 
只要是進階會員都能寫文章,如何確保文章的品質?
每一位作者供稿後,法律編輯將協助看稿並提出編輯意見,雙方往來溝通,直到對文章內容達成共識後即公開刊登。讀者對作品有意見,也歡迎直接在網站上告訴作者與平臺,平臺收到通知後會轉知作者,由作者決定如何修改。
 
 
如何轉載法律百科的文章?

網站除Podcast與自製影片以外之內容,歡迎依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3.0台灣授權條款分享使用,使用時請依以下格式標示作者姓名與出處:原文作者○○○,刊出時間,〈原文標題〉,《法律百科》,https://www.legis-pedia.com/xxx/yyy/zzz。

例如:楊舒婷,2022,〈在網路上給店家一星負評,會吃上官司嗎?〉,《法律百科》,https://www.legis-pedia.com/article/consumers-loan-contract/1022

 
希望與法律百科提出合作邀約,怎麼進行?

若有內容合作、講座活動等各類合作提案,請到聯絡我們網頁,告訴我們您的詳細提議;我們收到訊息後會儘快與您回覆,謝謝!
可告知以下項目:合作任務內容、合作目的、希望曝光的管道、希望達成的目標、預計的時間安排,以及其他需要留意的地方。

 

人工智慧AI出現,律師都可能被取代,法律百科呢?

現階段人工智慧功能主要是將龐大資訊整理成法律工作者需要的法律資訊。我們相信人工智慧不會完全取代法律工作者。法官、律師的任務都是富有人性思考的工作,必須考量人性。
法律百科是推動法律普及的協作平臺,目標是知識分享而非個案諮詢,讓遇到問題的民眾取得法律背景知識,對自己的問題越加了解,更容易尋求專業律師協助。我們不排斥未來導入,由人工智慧協助大量法律知識整理,讓知識更容易傳遞給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