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法學(或可稱為法制史、法史學)及比較法學(或稱比較法)皆是法學領域的學門,其區分主要是研究取徑(或法學方法論)的差異。 前者以時間做為參照對象,比較同一法律體系內的法律制度的流變。 如: 我國婚姻制度這60年來的變化   而後者的主要是... (more...)
憲法的位階最高,中央法規標準法第4條內容,便是依照憲法第170條意旨所作的規定,不許逾越。 中央法規標準法是法律。其所規範的內容,以該法第1條的規定為範圍。至於地方自治層級的「自治法規」,並非中央法規,則依地方制度法第三章第三節的規定處理。 (more...)
夾到的娃娃一望便知是新的完好的東西,怎麼會丢棄?因此會有侵占遺失物的嫌疑(刑法第337條)。但是如果「誤以為是不要的東西而撿起帶走」的主張獲得採信,便不成立犯罪。至於購買娃娃的人,是不知道前情的善意第三者,可以合法取得娃娃的所有權。 (more...)
什麼是「自助行為」? 提問人提到的民法第151條,稱為「自助行為」,是指行為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利,而拘束他人的自由、押收,或毀損他人的財產,且因為這是法律容許的保全措施,行為人不用賠償因為自助行為對他人造成的損害。 不過,更重要的是,... (more...)
不知情買到贓物者,在《民法》上稱之為「善意」的人,受到保護。既然不知情,可見不是直接侵害原物主的所有權。如果原物具有特殊意義想要取回的話,就必須向那位「善意」的人支付給他購買時付出的錢,然後,原物主再向竊賊求償。不過要向竊賊求償費時費事,是... (more...)
您好: 如果銀行手上有債權憑證並且有定時換發的話(這部分程序是不會通知債務人的),則即便銀行沒有向您本人催討債務,銀行的請求權還是存在的,所以銀行若有查到財產,仍可以執行。 (more...)
學生協助老師收取班費,放置在教室內失竊,並無疏忽情事,其責任歸屬於竊賊。但如忘了上鎖因而失竊,負責上鎖的人,或許會有行政責任。 (more...)
您好: 首先說明消費者保護法(下稱消保法)關於七日鑑賞期的規定如下: 消費者可以在7天內無條件退貨 「通訊交易」(如網拍網購)的消費者,可以主張在收受商品或服務後7天內,不附理由解除買賣契約 。解除契約後,買賣雙方都負有回復原狀的義務... (more...)
1.您大伯的死亡時間,依照民法第9條第1項規定,以死亡宣告判決書所載確定死亡之時(民國42年)為準。依照民法第1147條規定,繼承便從此時開始。他的繼承人也是以此作準。 2.參照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第21條規定,全體繼承人須從判決宣告之日... (more...)
抽象危險犯的概念說明 基本觀念:危險犯 對於犯罪最為典型的想像,是造成一個具體的損害,例如身體受傷流血、財產遭到破壞或侵奪。但有時為了避免造成巨大的損害,法律上會提前處罰某些「還沒有造成損害,但已經很危險」的行為,這樣的立法設計就是「危險犯...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