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作者群
訂閱電子報
支持我們
法律百科 Legispedia
文章
專欄
問答
辭典
範本
懶人包
登入
註冊
文章
專欄
問答
辭典
範本
懶人包
登入
註冊
前往待答問題
問答
/
法律入門
/
所有主題
提問題
法律入門
147
救濟與訴訟程序
214
房子‧土地‧鄰居
195
消費‧借還錢‧契約
166
損害賠償‧保險
71
家庭‧父母子女
208
性別
45
健康‧醫療‧銀髮族
38
勞動‧工作
390
公司‧企業‧法人
21
智慧財產權
77
刑事犯罪
470
基本人權‧政府
124
車‧交通
93
環境‧衛生
25
國際法
10
其他
76
重設
法律入門
法律原則
民法原則
法律專業職位介紹
歷史法學、比較法學
王育章
(認證法律人)
於
2025-06-19
更新
歷史法學(或可稱為法制史、法史學)及比較法學(或稱比較法)皆是法學領域的學門,其區分主要是研究取徑(或法學方法論)的差異。 前者以時間做為參照對象,比較同一法律體系內的法律制度的流變。 如: 我國婚姻制度這60年來的變化 而後者的主要是...
(more...)
憲法中央法規標準法
匿名(認證法律人)
於
2025-06-11
更新
憲法的位階最高,中央法規標準法第4條內容,便是依照憲法第170條意旨所作的規定,不許逾越。 中央法規標準法是法律。其所規範的內容,以該法第1條的規定為範圍。至於地方自治層級的「自治法規」,並非中央法規,則依地方制度法第三章第三節的規定處理。
(more...)
民法
匿名(認證法律人)
於
2025-05-31
更新
夾到的娃娃一望便知是新的完好的東西,怎麼會丢棄?因此會有侵占遺失物的嫌疑(刑法第337條)。但是如果「誤以為是不要的東西而撿起帶走」的主張獲得採信,便不成立犯罪。至於購買娃娃的人,是不知道前情的善意第三者,可以合法取得娃娃的所有權。
(more...)
民法151條
陳琦姸
(認證法律人)
於
2025-05-23
更新
什麼是「自助行為」? 提問人提到的民法第151條,稱為「自助行為」,是指行為人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利,而拘束他人的自由、押收,或毀損他人的財產,且因為這是法律容許的保全措施,行為人不用賠償因為自助行為對他人造成的損害。 不過,更重要的是,...
(more...)
請問被竊盜的物品,被不知情買到贓物者領回,是否可要求返還?或只能向竊賊求償?
匿名(認證法律人)
於
2024-11-24
更新
不知情買到贓物者,在《民法》上稱之為「善意」的人,受到保護。既然不知情,可見不是直接侵害原物主的所有權。如果原物具有特殊意義想要取回的話,就必須向那位「善意」的人支付給他購買時付出的錢,然後,原物主再向竊賊求償。不過要向竊賊求償費時費事,是...
(more...)
您好~請問欠錢超過15年以上銀行沒來要錢 日後假設我名下有財產 那銀行查到拿債權憑證告上法院我
楊舒婷
(認證法律人)
於
2024-10-20
更新
您好: 如果銀行手上有債權憑證並且有定時換發的話(這部分程序是不會通知債務人的),則即便銀行沒有向您本人催討債務,銀行的請求權還是存在的,所以銀行若有查到財產,仍可以執行。
(more...)
校園偷竊責任歸屬
匿名(認證法律人)
於
2024-09-15
更新
學生協助老師收取班費,放置在教室內失竊,並無疏忽情事,其責任歸屬於竊賊。但如忘了上鎖因而失竊,負責上鎖的人,或許會有行政責任。
(more...)
關於消保法網購7天退換貨規定?
張哲瑋
(認證法律人)
於
2024-09-05
更新
您好: 首先說明消費者保護法(下稱消保法)關於七日鑑賞期的規定如下: 消費者可以在7天內無條件退貨 「通訊交易」(如網拍網購)的消費者,可以主張在收受商品或服務後7天內,不附理由解除買賣契約 。解除契約後,買賣雙方都負有回復原狀的義務...
(more...)
失蹤多年後死亡宣告所產生之繼承問題
匿名(認證法律人)
於
2024-08-29
更新
1.您大伯的死亡時間,依照民法第9條第1項規定,以死亡宣告判決書所載確定死亡之時(民國42年)為準。依照民法第1147條規定,繼承便從此時開始。他的繼承人也是以此作準。 2.參照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第21條規定,全體繼承人須從判決宣告之日...
(more...)
關於抽象危險犯的一些細節
王琮儀
(認證法律人)
於
2024-08-16
更新
抽象危險犯的概念說明 基本觀念:危險犯 對於犯罪最為典型的想像,是造成一個具體的損害,例如身體受傷流血、財產遭到破壞或侵奪。但有時為了避免造成巨大的損害,法律上會提前處罰某些「還沒有造成損害,但已經很危險」的行為,這樣的立法設計就是「危險犯...
(more...)
‹
1
2
3
4
5
6
7
8
...
14
15
›
我要提問
功能介紹
×
請選擇領域
我不知道,請協助。
法律入門
救濟與訴訟程序
房子‧土地‧鄰居
消費‧借還錢‧契約
損害賠償‧保險
家庭‧父母子女
性別
健康‧醫療‧銀髮族
勞動‧工作
公司‧企業‧法人
智慧財產權
刑事犯罪
基本人權‧政府
車‧交通
環境‧衛生
國際法
其他
請先選擇主題
已輸入
0
字/
500
我瞭解並同意以下條款:
回覆者的回答
僅供參考
,法律百科是分享知識的平臺,不針對具體個案提供專業諮詢服務,故無法負保證責任。
每個具體個案是獨特、複雜、持續發展的,回覆者回答的內容是法律知識,而不是每個具體個案的解答。
如有個案法律諮詢需求,敬請洽詢專業律師。
匿名
署名
訂閱電子報
×
您可以透過電子報閱讀法科精彩內容喔!
姓名:
*
Email:
*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繼續瀏覽代表您同意我們的
使用條款
及
隱私條款
×
祝福法律百科的朋友們新年快樂!
網站農曆年節不休息,歡迎常來逛逛,共同討論法律問題,交流分享,讓法律成為解決問題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