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作者群
訂閱電子報
支持我們
法律百科 Legispedia
文章
專欄
問答
辭典
範本
懶人包
登入
註冊
文章
專欄
問答
辭典
範本
懶人包
登入
註冊
文章
/
智慧財產權
/
所有主題
我要寫文章
法律入門
71
救濟與訴訟程序
145
房子‧土地‧鄰居
99
消費‧借還錢‧契約
76
損害賠償‧保險
29
家庭‧父母子女
111
性別
23
健康‧醫療‧銀髮族
45
勞動‧工作
136
公司‧企業‧法人
46
智慧財產權
58
刑事犯罪
158
基本人權‧政府
62
車‧交通
26
環境‧衛生
14
國際法
7
其他
9
重設
著作權
商標權
專利權
營業秘密
著作權法所保障的是什麼?——著作、著作物是不同的概念
曾允君
(認證法律人)
/ 2022-11-15
6
著作權法以保障著作人權益為目的,然而著作權法所保障的對象究竟為何?是如同書籍或音樂光碟般的有形物,還是書籍或光碟的內容?又若是書籍或光碟的內容,受到保障的是所呈現的思想、概念...
(more)
著作權的歸屬(三)──出資著作
曾允君
(認證法律人)
/ 2022-11-15
8
出資著作指的是實際完成著作的人(受聘人)在他人(出資人)資金挹注下所獨力完成的著作,與完成著作者跟他人間具有僱傭關係的職務著作,或多數人共同完成的共同著作,有所不同。 例如屋...
(more)
如何取得著作權(七)──不能是標語及通用「符號、名詞、公式、數表、簿冊或時曆」,或單純傳達事實的新聞報導的語文著作,又或是依法令舉行考試的試題及備用試題
曾允君
(認證法律人)
/ 2022-11-15
2
受著作權法保障的著作,除應具備之前所提到的必備條件(積極要件)外,依據著作權法相關規定及法院裁判,原則上還必須不能夠有一些條件,否則縱然具備相關必備條件,該創作仍無法取得著作...
(more)
如何取得著作權(一)──必須具備的條件及不能具備的條件
曾允君
(認證法律人)
/ 2022-11-15
2
著作權法是透過賦予特定人著作權的方式,來保護人類精神活動成果(即著作)。然而並非所有人類精神活動的成果,均有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價值,也有可能為了追求公益而必須加以排除於保障範圍...
(more)
商標要順利註冊需要符合什麼條件?
蘇國欽
(認證法律人)
/ 2022-11-15
3
註冊商標可否獲准通過,主要內涵在於是否具備「識別性」,而足以讓消費者認識該標識是指示特定商品或服務的來源,並且可以與他人的商品或服務作區別。至於商標組成,是以文字、圖形、記號、顏色...
(more)
什麼是商標及商標權?
蘇國欽
(認證法律人)
/ 2022-11-15
5
一、什麼是商標? 商標,就是一般人說的「LOGO」,是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企業經營者(包含商號及公司)為了維護自家品牌,讓消費者可以辨識自己與他人的商品或服務來源,且確保自...
(more)
著作財產權有什麼授權方式?——以影集為例
李昕
(認證法律人)
/ 2022-11-15
7
一、 著作權法同時保護了著作權人以及整體文化發展的利益,在保障著作人的部分,按照保護的內容是比較難量化的名譽、聲望等人格利益,或是能在市場變現的經濟利益,又可分為「著作人格權」以及...
(more)
發現對手侵害我的商標權、著作權或專利權,我可以直接在網路上公告周知嗎?
黃蓮瑛
(認證法律人)
王祖瑩
(認證法律人)
/ 2022-11-08
4
圖1 可以公告周知有人侵害我的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嗎? 資料來源:黃蓮瑛、王祖瑩 / 繪圖:Yen 一、可以在網路上「公告周知」別人侵權嗎?(見圖1) 原則上,智慧財產權利人有...
(more)
‹
1
2
3
4
5
6
›
我要成為作者
寫作主題清單
寫作說明
×
分享知識須知 1.
寫作規則
Word格式;1,200~1,500字為宜(註腳不計);不接受少於800或超過2,000字。
請附資料來源:法條、實務或學術見解、政府機關網站及可查證的媒體報導。
臺灣生活法律,並請白話方式撰寫。
分享知識須知 2.
收退稿標準
投稿後3個工作天內,編輯將回覆是否接受投稿。
不適合法律百科的內容且再次進稿仍不符者,不再接受該篇投稿。
稿酬
定稿文章每字1元,但註腳、標籤及延伸閱讀的字數不計入稿酬。
著作財產權
非專屬授權給法律百科;法律百科對使用者採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3.0台灣授權條款
。
填寫資料
作者是法律百科的重要夥伴,感謝您參與法律普及行動,請留下您的資料,團隊會盡快與您聯繫。
姓名:
*
Email:
*
所屬單位與職稱:
*
寫作主題:
*
參與動機:
訂閱電子報
×
您可以透過電子報閱讀法科精彩內容喔!
姓名:
*
Email:
*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繼續瀏覽代表您同意我們的
使用條款
及
隱私條款
×
祝福法律百科的朋友們新年快樂!
網站農曆年節不休息,歡迎常來逛逛,共同討論法律問題,交流分享,讓法律成為解決問題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