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EP31︱

2025-11-13

手足情深還是鬩牆?兄弟姊妹特留分該刪除嗎?

【2025/11/13更新】向聽眾朋友們致歉,因為主辦單位間針對贈獎方式另有考量,故忍痛取消司法影展抽獎贈票活動,對各位聽眾朋友真的非常非常抱歉🙏   2025年8月,民間團體台灣遺囑協會透過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發起廢除兄弟姊妹遺產特留分的連署,引起數千名民眾附議。為了因應本次提案,法務部長表示已經請學者進行相關研究,若有結論,可能在明年啟動修法程序。 關於遺產的分配,向來是家庭紛爭的原因之一,...
閱讀全文

S7EP30︱

2025-11-05

小聊一下:從「AA制」看約會的法律小鋩角

和朋友、曖昧對象或交往對象約會時,該怎麼分攤費用?是採「AA制」平均分擔,還是由誰負擔比較合適呢?。   關於這個問題,社群上長久以來存在各種不同的看法。約會時的請客或墊付費用,在法律上代表什麼涵義呢?如果最終雙方沒有成功交往,或是分手決裂了,當初付出的金錢可以向對方要回來嗎?   本集節目,Yt和Jane將輕鬆聊聊這個問題,並帶大家用法律的角度,看看約會費用背後可能牽涉的爭議和細節。邀請您打開收...
閱讀全文

S7EP29︱

2025-10-29

湊不出退伍令錯了嗎?快評藝人閃兵爭議

2025年連環爆出知名藝人涉嫌尋求犯罪集團協助,在健康無虞的情況下,以例如找槍手代為量測血壓,誤導醫院開立高血壓診斷證明後,辦理體位變更而躲避兵役的事件。事件接連曝光後輿論譁然,有認為應該重罰,或甚至應該抵制這些藝人的呼聲。   服兵役是國民的義務之一,同時攸關國家安全。然而妨害兵役案件最後都怎麼判決呢?根據相關統計,多數的妨害兵役案件,雖然法定刑為5年以下有期徒刑,不過結果普遍落在6個月有期徒刑...
閱讀全文

S7EP28︱

2025-10-22

性別專題系列Part 3--法律如何回應數位性暴力?專訪蕭永昌檢察官

本集節目為法律百科七週年性別專題的最終篇,很榮幸邀請到臺北地檢署的蕭永昌檢察官,與聽眾朋友們來聊聊什麼是法律上的性影像,並分享他辦案的經驗,以及給民眾的建議。   數位性暴力是隨著科技進展,而影響層面越來越大的重要議題,了解它在法律上的規定,不只能夠避免自己不慎因為拍攝、散布轉傳而觸法,也能注意自身權益。 Yt與Henry將代替聽眾朋友請教各種有趣的問題,檢察官原來也有分組?男性被害人也歸婦幼組檢...
閱讀全文

S7EP27︱

2025-10-16

背了真的會多分?法律人需要「背法條」嗎?ft. 穿越時空的聽眾留言

對於許多剛開始學習法律的同學,在讀書和準備考試時,經常會有一個疑問——「到底要不要把法條的條號或實務見解的字號背起來?」對於這個問題, Dcard、 Threads 乃至於 PTT 國考版充斥不同的說法。   在性別專題系列節目間的空檔,讓我們稍作喘息,一起聽 Yt 和 Henry 輕鬆聊聊這個有趣的話題。   另外,由於 Podcast 代管平臺系統調整, Henry 最近意外挖掘出在 Spot...
閱讀全文

S7EP26︱

2025-10-08

性別專題系列Part 2--校園階段的性別不友善

性別專題的第2集,我們要來跟各位聽眾朋友聊聊求學階段、潛藏在校園中的性別問題。隨著性別意識向下紮根,不論師生,都應該對於校園中那些可能踩到性別紅線的情況小心注意,避免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   作為學習、建立性別意識的場域之一,校園中的性別事件必須要被審慎看待,當有「校園性別事件」發生時,需要開啟調查程序,確認當事人的法律責任。然而更重要的是,認識校園性別事件,並在事件發生時適當主張、通報,才能共同...
閱讀全文

S7EP25︱

2025-10-01

性別專題系列Part 1--性別事件與法律變遷

10月來啦!距離法律百科7歲生日越來越近,今年的專題要來與大家聊聊性別暴力,Podcast節目特別篇第一集,要來和大家聊聊幾則重要的性別事件。   「玫瑰少年」這首歌背後的故事,你還記得嗎?跟騷法的新聞,社會還在關注嗎?用AI把A片的主角換上公眾人物的臉,會有什麼問題嗎?   法律條文並不是理所當然,而會隨著實際需求,甚至是重大事件發生後,因為意識到現有的制度有調整的空間,才會促成法律的改變,本集...
閱讀全文

S7EP24︱

2025-09-24

教育,可以想得不一樣──專訪雜學校地瓜校長

開學快一個月了,對於法律系嚮往的同學,以及剛接觸法學教育的同學,對於「教育」的感受是什麼呢?   本集節目,我們請到了一位很不一樣的來賓,來聊聊法律以外,對人生很重要的事!致力以各種不同形式來挑戰既有框架、重新探索教育各種可能的雜學校創辦人--地瓜校長,來和大家聊聊他眼中的教育,以及創業、生命體驗與人生觀。   「教育」伴隨著我們一輩子,但對於教育的樣貌與功能,有許多不同的需求與觀點,有以升學考試...
閱讀全文

S7EP23︱

2025-09-18

32元的電鍋,有這麼嚴重嗎?談小額貪污的難題

臺北市一名清潔隊員,在清運垃圾時,將民眾丟棄、功能正常,殘值約32元的大同電鍋送給一名拾荒婦人,經檢舉後涉嫌觸犯貪污治罪條例的「侵占非公用私有財產罪」,而受到偵辦。   此事件引發熱烈討論,促成法務部針對貪污治罪條例的修法提案,包含小額貪污可能免刑,以及擴大緩起訴適用範圍等方向。   然而這樣的事情並非第一次發生,過往也曾有清潔隊員將回收物分給拾荒長者,因而觸犯貪污治罪條例的事件,最終雖然獲得緩刑...
閱讀全文

S7EP22︱

2025-09-10

法律名詞小學堂Part 4!法律裡的時間要把握

久違的法律名詞小學堂又來啦!今天Henry和Jane要來和大家介紹「法律裡的那些時間」,包括刑法上的「追訴權時效」、「行刑權時效」,民法中的「消滅時效」、「除斥期間」,以及訴訟行為會涉及的「在途期間」。   它們分別代表什麼意義?與我們的權利行使有何相關? 另外,近日法務部預告將修正「追訴權時效」的規定,修法草案寫了什麼呢? 邀請您點開收聽鍵,一起來了解! #支持法律百科 定期定額或單筆支持,讓知...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