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EP23︱

2025-09-18

32元的電鍋,有這麼嚴重嗎?談小額貪污的難題

臺北市一名清潔隊員,在清運垃圾時,將民眾丟棄、功能正常,殘值約32元的大同電鍋送給一名拾荒婦人,經檢舉後涉嫌觸犯貪污治罪條例的「侵占非公用私有財產罪」,而受到偵辦。   此事件引發熱烈討論,促成法務部針對貪污治罪條例的修法提案,包含小額貪污可能免刑,以及擴大緩起訴適用範圍等方向。   然而這樣的事情並非第一次發生,過往也曾有清潔隊員將回收物分給拾荒長者,因而觸犯貪污治罪條例的事件,最終雖然獲得緩刑...
閱讀全文

S7EP22︱

2025-09-10

法律名詞小學堂Part 4!法律裡的時間要把握

久違的法律名詞小學堂又來啦!今天Henry和Jane要來和大家介紹「法律裡的那些時間」,包括刑法上的「追訴權時效」、「行刑權時效」,民法中的「消滅時效」、「除斥期間」,以及訴訟行為會涉及的「在途期間」。   它們分別代表什麼意義?與我們的權利行使有何相關? 另外,近日法務部預告將修正「追訴權時效」的規定,修法草案寫了什麼呢? 邀請您點開收聽鍵,一起來了解! #支持法律百科 定期定額或單筆支持,讓知...
閱讀全文

S7EP21︱

2025-09-03

誰是臺灣人?(下)關於國籍、居留與驅逐出國的那些事

2025年3月,中國籍配偶劉振亞的影音頻道「亞亞在台灣」涉及宣揚兩岸統一,甚至遭疑有鼓吹戰爭的宣傳,在經過內政部移民署調查後,認定劉振亞發布言論有危害國家安全的疑慮,而廢止她的依親居留許可。且後續劉振亞提出的救濟請求遭行政法院駁回,因而離開臺灣。   此事件引起對於大陸地區人民居留許可規定的討論,以及兩公約中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中揭示,應禁止任何鼓吹戰爭宣傳的規定,與言論自由保障之...
閱讀全文

S7EP20︱

2025-08-27

誰是臺灣人?(上)從居留到取得國籍的轉生歷程

隨著全球化時代,國際交流頻繁,許多人因為嚮往、喜歡臺灣的生活,而想要進一步長居在臺灣,甚至成為臺灣人,那在法律上應該怎麼做呢?   「國籍」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而例如每次選舉時會激辯的雙重國籍爭議,或者爆料哪些政治人物有綠卡,其實揭示國籍象徵的不只是一個人在何處安身立命,也代表了權利與義務。 而臺灣基於政治局勢的特殊性,對於外國人和大陸地區人民,在法律上分別有國籍法與相關法規、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
閱讀全文

S7EP19︱

2025-08-20

台積電洩密案與營業秘密的大故事大啟示

國內知名企業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積電),日前傳出數名現任、前任員工涉嫌竊取先進2奈米晶片製程機密資訊,而有違反營業秘密法,甚至國家安全法的高度嫌疑,經過高檢署智財分署偵辦後,依國安法向法院聲請羈押3名犯罪嫌疑人獲准,後續仍待司法調查。 營業秘密法的立法目的在於「維護產業倫理與競爭秩序,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不只是經濟活動,隨著國際經濟局勢變遷、產業競爭力日趨重要,更進一步在國家安全法...
閱讀全文

S7EP18︱

2025-08-13

愛情,真的假的?假結婚的那些法律問題 ft.聽眾留言

2023年5月發生了一起離奇的事件,一名身懷鉅額財產的賴姓高中生墜樓身亡,而在2小時前,他與一名夏姓地政士助理辦理同性婚姻登記(法律用語為相同性別二人的永久結合關係),引發輿論譁然,更不乏有人認為是地政士助理辦理登記後謀財害命。 經過調查之後,針對殺人罪的部分,夏姓地政士助理獲不起訴處分,然而卻涉犯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且婚姻被認定為無效,究竟其中的關鍵在哪裡? 而在實務上,外國人透過假結婚取得依親...
閱讀全文

S7EP17︱

2025-08-06

土地繼承詐欺--臺版地面師一審判決導覽

「地面師」(日文:地面師たち)一詞,源自日本作家新庄耕的小說,指冒充土地所有人出售土地、從事房地產詐欺犯罪的人。小說靈感來自2017年日本的「積水房屋地面師詐欺事件」,並於2024年被改編為Netflix影集,引發熱烈的討論。   類似的犯罪手法也在臺灣上演。2024年,檢警經過漫長的調查,揭露一個由土地掮客、里長、律師、警察、戶籍員、書記官等人組成的犯罪集團。他們透過偽造遺囑,非法取得往生者的動...
閱讀全文

S7EP16︱

2025-07-30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聊專業人士的法律與倫理規範

遇到問題找專業,才能獲得有效的解決。但是如果專業人士廣告誇大、工作出包,對於客戶、消費者的權益會有相當的損害,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仍會遇到共通的問題,例如是否能打廣告、廣告內容是否誠實,以及服務品質、潛在或已經發生的利益衝突,其實有非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又或者在資訊發達的今日,有人可能透過各種方式與話術營造自己的專業形象,但欠缺實際上的專業認證,更透過偽造專業認證文書來欺騙民眾、營造收入,這些...
閱讀全文

S7EP15︱

2025-07-23

詐騙陷阱多,謹慎投資不踩雷──專訪林安紜檢察官

隨著新聞事件頻傳,如何避免被詐騙,成為了民眾相當關心的議題。然而詐騙陷阱防不勝防,尤其搭著投資理財熱潮,讓民眾經常在合法投資與詐騙陷阱之間,不慎上當受騙,甚至遭受鉅額財產損失。   本集節目,我們很榮幸再次邀訪到林安紜檢察官現身說法,從法規與承辦實務案件的經驗,分享重要的守則給聽眾朋友。包含虛擬貨幣、納骨塔等特殊投資標的,如何被詐團濫用?詐團如何假冒投資理財顧問,用各類話術來試圖欺騙投資人?   ...
閱讀全文

S7EP14︱

2025-07-16

小聊一下--逼車行為NG!法律責任有哪些?

今年5月,於三峽發生一起嚴重的交通事件,在經過1個多月的調查後,檢察官判斷本案中的駕駛高度涉犯殺人罪,但因為駕駛已身故,而依法做出不起訴處分。   從這個事件往下延伸,我們或許常常聽到在交通事件當中,駕駛因為「路怒症」而做出逼車等行為,引起各方不同的討論。然而真的有「路怒症發作」這件事嗎?什麼樣的行為叫做逼車?在法律上會對應到哪些規定跟哪些法律責任呢?   本週推出久違的小聊一下單元,讓Henry...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