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訂閱推播
訂閱電子報
登入
/
註冊
關於我們
關於法律百科
法律百科 Q&A
媒體報導
講座活動
品牌書
網站使用指南
網站.隱私條款
聯絡我們
專區
法科!輕鬆點︱Podcast 頻道
圖文包
法律百科故事館
文章
法律入門
救濟與訴訟程序
房子‧土地‧鄰居
消費‧借還錢‧契約
損害賠償‧保險
家庭‧父母子女
性別
健康‧醫療‧銀髮族
勞動‧工作
公司‧企業‧法人
智慧財產權
刑事犯罪
基本人權‧政府
車‧交通
環境‧衛生
國際法
其他
問答
法律入門
救濟與訴訟程序
房子‧土地‧鄰居
消費‧借還錢‧契約
損害賠償‧保險
家庭‧父母子女
性別
健康‧醫療‧銀髮族
勞動‧工作
公司‧企業‧法人
智慧財產權
刑事犯罪
基本人權‧政府
車‧交通
環境‧衛生
國際法
其他
辭典
熱門辭典
法律翻譯機
範本
法律入門
救濟與訴訟程序
房子‧土地‧鄰居
消費‧借還錢‧契約
損害賠償‧保險
家庭‧父母子女
性別
健康‧醫療‧銀髮族
勞動‧工作
公司‧企業‧法人
智慧財產權
刑事犯罪
基本人權‧政府
車‧交通
環境‧衛生
國際法
其他
登入
/
註冊
給答案
請問若日子過得辛苦就上網公開募款,或是以個人名義公開募資(不透過類似嘖嘖等平台),有沒有違法?
王昱盛
(進階會員)
‧
法律入門
/
法律入門
‧ 2020-01-09 11:14
. 回覆者的回答僅供參考,法律百科是分享知識的平臺,不針對具體個案提供專業諮詢服務,故無法負保證責任。
. 每個具體個案是獨特、複雜、持續發展的,回覆者對回答的內容是法律知識,而不是每個具體個案的解答。
如有個案法律諮詢需求,敬請洽詢專業律師。
洪品毅
(認證法律人)
2
0
動作
留言
檢舉
2020-02-10 04:09
目前我國對於募款行為,僅針對特定的事物進行規範,尚不及於私人。
募款行為,法律上稱為「勸募行為」,指得是募集財物或接受捐贈的行為。
原則:適用民法關於贈與之規定,一般人接受他人之贈與,並無違法可言。須注意的是,一般人僅能以私益為口號進行募款,例如,籌資創業、生活等等;不得以公益為口號進行勸募
[1]
。
例外:法律上針對「宗教團體」、「政黨與政治人物
[2]
」、「公益團體
[3]
」等的募款行為有所規定,違反規定(即違法),將產生相關的處罰規定。
註腳
公益勸募行為,依照〈公益勸募條例〉進行規範。該法第5條明定勸募團體限於「一、公立學校。二、行政法人。三、公益性社團法人。四、財團法人。」
〈政治獻金法〉第 1 條:「為規範及管理政治獻金,促進國民政治參與,確保政治活動公平及公正,健全民主政治發展,特制定本法。」
〈公益勸募條例〉第 1 條:「為有效管理勸募行為,妥善運用社會資源,以促進社會公益,保障捐款人權益,特制定本條例。」財團法人則另有〈財團法人法〉為特別規定。
2
勸募
,
募款
,
捐贈
,
贈與
匿名
署名
送出
取消
相關問題
相關文章
相關範本
相關專區
寫文章
寫作主題清單
寫作說明
×
謝謝您參與法律普及的行動。請留下您的資料,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絡寫作細節。
姓名
*
Email
*
所屬單位與職稱
*
寫作主題
*
參與動機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繼續瀏覽代表您同意我們的
使用條款
及
隱私條款
×
鼓勵您多舉例,讓法律名詞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