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為名詞於 李昕(認證法律人) 2019-07-29 過去版本 ,非最新解釋。回到最新版本

非專屬授權

著作財產權人可以把權利授權給不同對象。非專屬授權是最常見的授權方式,若契約有授權的意思,但沒有明確約定為獨家授權或專屬授權,都會被歸類為非專屬授權(著作權法第37條[1])。

 

註腳

  1.    著作權法第37條:「
    I 著作財產權人得授權他人利用著作,其授權利用之地域、時間、內容、利用方法或其他事項,依當事人之約定;其約定不明之部分,推定為未授權。
    II 前項授權不因著作財產權人嗣後將其著作財產權讓與或再為授權而受影響。
    III 非專屬授權之被授權人非經著作財產權人同意,不得將其被授與之權利再授權第三人利用。
    IV 專屬授權之被授權人在被授權範圍內,得以著作財產權人之地位行使權利,並得以自己名義為訴訟上之行為。著作財產權人在專屬授權範圍內,不得行使權利。
    VI 第二項至前項規定,於中華民國九十年十一月十二日本法修正施行前所為之授權,不適用之。
    VII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適用第七章規定。但屬於著作權集體管理團體管理之著作,不在此限:
    一、音樂著作經授權重製於電腦伴唱機者,利用人利用該電腦伴唱機公開
    演出該著作。
    二、將原播送之著作再公開播送。
    三、以擴音器或其他器材,將原播送之聲音或影像向公眾傳達。
    四、著作經授權重製於廣告後,由廣告播送人就該廣告為公開播送或同步公開傳輸,向公眾傳達。」
支持我們,打造屬於眾人的法律百科 支持我們,打造屬於眾人的法律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