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案例中的法院,應該主動職權調查被告能否有效的參與審判與接受審判,亦即被告是否具有在「審判程序中」為自己辯護,進而保護自己利益的能力,這樣的能力稱為「就審能力」(又叫作受審能力)。如果法院認為被告不具備就審能力,那麼依照刑事訴訟法第294條第1項或第2項的規定,法院應停止審判。而判斷被告有沒有就審能力,主要有「心神喪失」、「因疾病不能到庭」兩種原因,以下分別介紹。一、心神喪失關於刑事訴訟法第294條第1項的「心神喪失」,過去刑法上行為人責任能力有無的判斷曾經同樣以「心神喪失」作為標準,但是因為這個用詞是法...
文章
一、D可以向B跟C主張出租的管理行為不合法(一)共有物出租要經過多數決因為D為繼承人之一,在完成遺產分割前,會和其他繼承人處於公同共有遺產的狀態。在公同共有物的法律關係下,如果要管理共有物,也就是改良、保存跟利用共有物,須經過共有人多數決同意。而出租共有房屋就是一種管理共有物的方式。(二)管理必須出於為全體共有人管理的意思共有人雖然可以用多數決的方式管理共有物,表面上共有人3個人裡B和C已經有2個人、潛在應有部分合計2/3,兩者都過半,好像可以不管D,直接用多數決將共有的房子出租給E。但是有實務見解認為,管...
文章
一、想要申請專利的話需要做什麼?(一)必須具備專利3要件有專利申請權的人想要就某項發明、新型創作或是設計(以下統稱為「技術」)申請專利,必須注意有沒有符合專利的3個實質要件:產業利用性、新穎性、進步性。1.產業利用性必須對相關產業要有實質的利用性,也就是有被製造或使用的可能性,而能夠促進產業和經濟發展。2.新穎性必須從未向大眾公開過,而且在先前已經通過申請的專利中,也沒有相關專利被註冊過,簡單來說,要申請專利的技術不可以是已經公開、申請過的技術。3.進步性在相關領域中必須達到具有該領域通常知識的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