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勞資會議實施辦法有數個條文寫道「屆滿前N日」,想請教:以第四條為例,(1)假設資方代表在任最後一天是1/31,屆滿前30日指派的「30日」,是指幾月幾號?(2)同上,「屆滿前30日」的概念,是屆滿前30日「以前」、「當天」、「以內」要完成代表指派?曾經詢問當地勞工主管機關,承辦人表示「前N日」跟「N日前」是一樣的概念,但自己查不太到佐證資料,故想請教熟悉民法或勞動法的達人,謝謝協助!
問答
有一塊地原為我阿公和A共有各一半,分別簽了契約租給了B,B再租給DEF營業攤商。我阿公幾年後想漲租,B卻拒絕,阿公想停租,B卻說共有地不知道哪部分是阿公的,無法拆除歸還,租約淪為不定期契約,因共有人A與承租人B有交情,所以A不打算配合阿公停租,半年前阿公過世,生前將此土地他持有的1/2贈與給我,往生後剩下的1/2由我爸繼承。請問:1.我方有哪些方法可以終止租約?2.B未經我們同意轉租給攤商的行為,我可以藉由這點聲稱他違法轉租,應終止契約退還我們+B共有的整個土地嗎(因為如果不是退還整個土地,他又會說不知道要還哪邊)?需要...
問答
想到朋友曾經告訴我在國小時因為似乎是一方面手賤想要摸另一方面又想要鬧對方碰觸對方臀部蠻長一段時間(聽說對方當時有轉頭看但並未說什麼之後一起參與的活動也並未有異樣對方同為男性)且那個時候僅僅國小的年紀而已時間軸繼續前進聽說也已經過了7.8年如果對方現在有要提告的話有可能面臨刑事或者民事的刑責嗎雙方現已年滿18
問答
最近在匿名平台上看到一篇文章在討論一位公眾人物,質疑她抄襲他人的音樂。下面的評論比較負面一點,但也沒有到多難聽也沒指名道性。例如:「mv品質很差」、「觀看差好多?好好笑」這種的。那位公眾人物看到這篇文章後,就說要對留言者們提告。甚至要對按影片倒讚的人提告。告的都是刑事的妨害名譽罪。想問一下這兩種留言和倒讚的行為會告的成嗎?第二個問題是:「觀看差好多好好笑」這個是我留的。我認為我自己沒有涉及到妨害名譽罪的部分。我只是針對觀看次數差別的「事實」下去做評論。如果那位公眾人物告了我之後,判決是不起訴,那麼...
問答
日常中常常在網路上勾選「我同意」,例如同意電商平台條款、個資蒐集條款等。想請問這個勾選的動作:1.算是意思表示嗎?假設是電商平台條款,如果在按同意的頁面中沒有直接顯示出該條款的內容,那是不是情況又不同?2.算是《電子簽章法》的「電子簽章」嗎?
問答
在網路上購買了兩件衣服,商品金額總計1,480元,由於未達免運資格需付100元的運費,所以總計付了1,580元。在7日鑑賞期內辦理了全部退貨,但賣方只退了1,480元,因為扣除了當初我支付的「寄出運費」,請問在退款時「寄出運費」是否該被扣除呢?
問答
各位法律人好:在疫情波及下,政府的各種管制措施,人民難免會對於憲法上基本權保障的意識愈強烈。在近幾個日子裡,時常聽到確診者居隔通知書遲遲晚收到,想就教若確診者還沒收到通知書前,但已被政府的「電子圍籬2.0」政策所監控,自主健康管理者為了避免手機與基地台進行註冊溝通,所以不敢外出,請問此時確診者似乎變相被限制在居隔空間,這時確診者能不能要求提審,以保障自己的人身自由呢?還是非得等居隔通知書這份行政處分書下來才可?電子圍籬2.0措施,這種行政行為只是事實行為嗎?以上,請各位法律人指教!
問答
什麼是「偵訊」?跟一般聽到的的「訊問」或是「詢問」,有什麼不一樣?可以提供區別三者的比較標準及不同處嗎?為什麼「偵訊」這個字,反而是常常在新聞聽到的用字?
問答
某甲集合多數持分持有人以民法第823條第1項及第824條第6項訴請(A)合併分割數筆特定農業區之農牧用地、(B)分割單筆特地農業區之桐木用地與(C)分割已公告之都市計畫內預定道路及住宅區之農地。所提之分割方案,分割後土地大小不一,多數低於0.25公頃。因多數土地為89年01月04日之後除繼承外,尚有多數持分取得原因為三等親內之買賣/交換/贈與,請問是否仍符合農發條例第16條第一項第三款之排除情形訴請法院進行分割。
問答
事發經過:某天下午我在店家官網挑選到喜歡的泳衣款式A,並利用官網的「門市現貨查詢功能」,才去到該門市自己挑來試穿。購買時因無現貨需要調貨,填寫了預訂單。離開店家一小時內發現產品金額與官網不同,立即聯絡店家才得知我買的不是A款,而是十分類似的B款。店家表示試穿後的購買就不能退貨,就算是預訂也不能退貨,換貨差額不退還。而A、B款價差將近一倍⋯1.我在預訂時就支付全額而非訂金。2.購買後1小時內就聯絡店家。3.官網顯示有現貨,我看到實品自然就認為是我要的A款,並非故意買錯款。4.A、B款極為相似,若非忠實顧客或店員如何...
問答
一般公司行號(非醫療機構)有多位員工陸續確診COVID-19,這樣員工確診是否算是職業災害?員工需要居家隔離且無法工作,可否請領職業災害給付?有看到勞動部勞保局的「確診COVID-19職業災害保險職業傷病給付申請書」中,保險事故有一項是「確診前14日內實際工作地點有無發生2個以上確診病例(包含同事、客戶等)之群聚事件」,不知道勞保局是否以這個標準來判斷是否為職業災害。https://www.bli.gov.tw/0106785.html
問答
最近因為冠狀病毒疫情,許多企業開始放「無薪假」(勞動部似乎稱為「減班休息」:https://www.mol.gov.tw/announcement/2099/44837/)。請問到底該經過哪些程序,讓勞工放「無薪假/減班休息」才會是合法的?又如果是不合法的「無薪假/減班休息」,會有什麼後果?
問答
很多做公益好事的組織會發起集資活動,有時候看到「捐款」,有時候會看到「訂閱制集資」,這兩者在法律上有那些差異呢?1.捐款在法律上是贈與,而訂閱制是買賣嗎?2.捐款的人可以抵扣綜合所得稅,如果是訂閱制的話,在財稅上會不會享有好處?3.哪些組織可以發起捐款?哪些可以發起訂閱制集資呢?希望讓有意願支持公益好是的大家有更清楚的認知。
問答
我將作品投稿後,媒體平臺請我讓與著作財產權,如果我簽署了讓與協議書,還可以在自己的部落格或臉書自由發表、改寫我的作品嗎?特別想知道著作權法第15條提到的「著作人就其著作享有公開發表之權利。」是什麼意思。是指著作人就作品享有「首次」公開發表的權利,還是說無論讓與或授權後,仍然可以隨時自由公開發表。
問答
請問,我們大樓一樓有裝設攝影機,保證大樓住戶出入及居家安全!但,有位惡鄰居,幾乎每天都將鏡頭調整到無法拍攝的畫面,調整回來後,他還是在管理員下班後,將他調整到萬芳拍攝的角度!請問,這是否有構成毀損罪中的「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的要件?如果。不能構成毀損要件!那請問,有什麼方法可讓惡鄰不敢再犯嗎?備註:攝影機鏡頭沒有損壞,只是被轉向!
問答
律師您好,想詢問有關於繼承方面的問題。太太上月過世,我們沒有孩子,她只有一位母親在世。想請問繼承方面可否先行使夫妻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後,再與岳母成為共同繼承人?其繼承分配比例是否有差別?所留遺產均為婚後財產,分配方式是否不同?太太去年所贈與岳母200萬,是否納入遺產記算且加入遺產稅課徵範圍?對於我的繼承或是遺產稅是否有影響?太太與台灣友人於香港有一聯名帳戶,資料由對方保管且不願意交出,請問應該如何辦理繼承?若在未辦理手續前,友人自行轉移,是否可以追回?可否申請假扣押謝謝您
問答
為了防疫,大家會購買75%清潔用酒精來消毒;但政府規定未滿18歲不能買,高中社團防疫規劃,卻發現沒有人有資格購買酒精,因此提出這個問題。我查到衛生署函釋,說明:「......作為一般手部、皮膚清潔用途(非醫療用途),含75%酒精產品,得以一般商品列管......。」另外,清潔用酒精應該也不屬於菸酒管理法第4條的酒類。想請問政府規定未滿18歲不得購買防疫酒精,是否有我沒找到的法律依據?以及這樣規定的目的。如果沒有法律依據、以及合理的理由,這樣的「18禁」是不是侵害了未滿18歲人民的權利呢?行政院衛生署96年1月23日衛署藥字第09...
問答
小公司因為在平日舉辦員工旅遊,公司不會營業也沒有營收,參與的人必須用特休請假,但還是2~3個人不參加也因公司未營業無法上班被迫休特休。這種狀況是否可要求公司給所有人放無薪假(不會扣全勤獎金),不可以強迫用特休?
問答
因為已經許久沒有玩該遊戲,但朋友邀約所以於8/3登入遊玩,發現遊戲名稱及大部分好友被刪除(並無金錢損失)後因買帳號的人有加我的帳號好友,因此得知我的帳號被遊戲工作室盜賣,而對方在7/24購買的;但我從未給過他人遊戲帳號密碼,也從未買賣過該遊戲帳號請問我能對「買帳號的玩家」以及盜賣我帳號的「遊戲工作室」有何法律上的行為處置?
問答
不好意思我想請教一個問題家父已故我們已經全家都放棄繼承可是家父生前有欠銀行一筆錢可是目前情況家裡還有一台家父名下的汽車請問目前這台車子到底屬於誰的屬於銀行的嗎車子在家外整整兩年一動沒動想說要把車子直接報銷母親卻阻止說不能動那台車我有查過家人如已故的話他名下的車子家人是可以拿去過戶甚至報銷可是現在卡到銀行這條件的事情我是否還能把車子報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