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政府機關、私人企業可以為了公共利益(如:防止疫情況大)蒐集、利用個人資料(個人是否為確診病人)嗎?歐盟資料保護一般規則(GDPR)、我國現行個人資料保護法在執行上是否有配套調整?EDPB2020.3.19公布說明:https://edpb.europa.eu/sites/edpb/files/files/file1/edpb_statement_2020_processingpersonaldataandcovid-19_en.pdf
問答
部門長官有時為了辦公室的運作有時會寄信通知同仁,該日有誰請假,但信件內容包含該名請假員工的請假別、請假緣由、剩餘天數、請過哪些假等隱私部份,而且只有該請假員工沒收到該通知信,公布也沒有取得其同意,是否有涉及個資法問題??想詢問其適法性~~~
問答
我在一個社群軟體上,匿名分享了另一個匿名的po文,但是那個po文裡有po文主人的email,知道有email之後我馬上就刪了,但是他說要告我違反個資法想請問我有違法嗎?如果有是民事還是刑事呢
問答
最近的新聞媒體都會在新聞報導上將刑事案件的犯人外貌打上馬賽克,被害者、被害者家屬的資料及相貌卻被公布,想了解在法律上為保障個人私隱及人權,新聞媒體是否應幫雙方都打上馬賽克,且不公開個人資料及相貌;還是新聞媒體可以隨意公開雙方相關個人資料?
問答
參加活動難免需要提供電子郵件帳號給主辦方。但如果主辦方回傳的信件,把所有參與者的電子信箱都放在收件者欄位,而沒有使用密件副本的功能時,會有什麼法律問題嗎?主辦方會違反個資法或其他法令嗎?電子信箱被曝光的人,該怎麼向主辦方提起什麼法律要求嗎?是向主辦方提起損害賠償,還是要求把外流的資訊銷毀(但不知如何做到),還是有其他主張可以運用?謝謝。
問答
顧客請業務人員移轉手機資料到新手機有沒有犯法?是否因個資法問題而無法移轉資料?麻煩各位法律大師了!!
問答
有位長期關注的網友常在論壇分享他的一些日常照片,像景點、餐廳之類的(他未提地名、店名,店內照片通常也沒有拍到店名),因為我住過附近所以基本都有印象,很常會留言(留言為公開的)問他是不是某地、某店。今天突然被他說我這樣是肉搜他(我想是認為我公佈他的行蹤),不公開道歉的話就要用肉搜、個資法告我。我第一時間先道歉了,但越想越奇怪,地名、店名好像也不是能識別他的資訊,請問該網友的說法是否合理?我應該如何主張比較有利?註:因為有時留言前我會根據印象搜一下類似店家(只是店家相片,不是該網友的個資)以確認一下店名或地...
問答
請問如果是在所謂的爆料社團中的po文圖示中洩漏到ig帳號,並無其他姓名、電話、地址或相關個資,是否依舊違反個資法,如違反又可能會遭判何種刑責?
問答
你好,本人是一名大學生,有一門課程,期末被判不及格。經詢問TA,被告知期末Google表單上傳超時。但我回頭查看Chrome歷史記錄顯示並無24點後也就是次日的瀏覽記錄,故當然不可能超時。此後經友人告知,Google表單url末尾如果出現“?usp=form_confirm”為提交後的確認頁面。而當日的瀏覽記錄中有出現,可以直接證明。然此TA教全程拒絕提供我超時的證明,一口咬定是我遲交,並且伴隨一些令人不適的言論。我在經歷了四五天,精神身體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下,詢問許多友人,各種途徑,gmail寫信二十餘封幾千字,才換得此助教和老師“基於相信同學...
問答
申請信用卡的時候,銀行都會有「個人資料告知事項」的文件要我同意,這是什麼?我被銀行告知之後,一定要同意個資給他們蒐集、利用嗎?
問答
新聞報導,有立委在Facebook貼出判決書,判決書上有揭露全名。法官認為,當事人有表達拒絕立委引用判決的意思,立委未依個資法刪除貼文,應負賠償責任。但是,判決書在司法院網站上都查得到,這樣為什麼需要賠償呢?
問答
甲在Youtube上看到乙的頻道,上面一系列的影片標題顯示著乙的學校、科系、課程、學號、姓名,影片是設為公開的。而甲將這些學校、科系、姓名用google查詢,在搜尋引擎的第一頁即查到「履歷表」項目,該履歷表為一頁式網頁,有乙的姓名、學校科系、服務過的單位、人生格言等資訊。甲將該履歷表的作者姓名、學校科系、服務過的單位、人生格言留言在乙的影片下方,並詢問乙這是否是乙,請問這樣是否違反個資法?
問答
請問如果夫妻已離婚,其中沒有親權的爸爸,主張為孩子妥善醫療計畫,故要求政府機關提供孩子早療補助的全部資料~但孩子早療補助的申請人是媽媽,請問沒有親權的爸爸還可以知道媽媽的郵局帳戶(姓名和帳號)?請問個資法有對金融帳號限制?另孩子的治療地方,如不提供給爸爸,請問有什麼法,政府機關可以拒絕提供給爸爸!因為目前只有看到法院有規定爸爸與孩子會面的地點和時間。
問答
有員工反映,通訊錄上有私人手機及姓名,每次員工離職或到職會更新,請問這樣有觸犯個資法嗎?
問答
您好前幾的某個週五,接到據說是衛生局人員的電話,告知因為足跡與COVID-19確診者重疊,需要前往驗PCR,並且詢問姓名、電話、身分證字號與住址這幾項資訊。請問這類通知去採檢適合的做法,是打電話嗎?另外電話裡衛生局可以向民眾要求提供這麼多個人資料嗎?民眾怎麼確定對方不是詐騙集團所以可以一五一十告訴對方這些個人資料呢?事實查核這個網址的敘述,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6841,是可靠的嗎?另外也有聽到以手機簡訊方式通知民眾可以的話最好去採檢PCR的例子。請問手機簡訊通知有效力嗎?如果簡訊裡提到強制要去採檢...
問答
我的個人財產置放在同居人家裡連同戶籍也設立其中,同居人(屋主)!同居人可以不經同意而動用我的個人財產及其任何物品?這有構成刑法或民法的任何法律責任嗎?同居人以屋主之名為由,不讓我取回個人所有相關財產!對同居人說明要搬取個人之財產.同居人一直不回應!然而又跟警察告知她是屋主不讓我進到住處搬遷,間接有侵佔之情事,我該如何處理來保障自己?
問答
網購防疫透明面罩(非醫療用品),收到後因多買一個,所以申請退掉一個(商品未拆封),賣家拒絕退貨,拒絕理由:1.商品屬個人衛生用品不能退貨2.一但拆箱就不能退貨。向賣家抗議購買當時商品網頁上既沒說不能退貨也沒標註是個人衛生用品,況且就算是個人衛生用品,沒拆封就可以退貨,所以不能拒絕退貨,賣家回覆無論原本網頁有沒有說,都不能退貨。請問:1.未先告知的情況下,賣家可以拒絕退貨嗎?2.開箱真的不能退貨嗎?3.個人衛生用品的定義是什麼?
問答
有限公司,有負責人一位,董事一位,股東一位,三位都有出資算合夥人,因營運不善公司已無剩餘資產,所以決定關閉,但有向個人借貸,請問負責人個人需負擔所有債務嗎,還是所有合夥人共同負擔呢?或公司需聲請破產呢?如果不處理會被債務人告或被強制扣押負責人的個人財產嗎?
問答
請問每個人的體溫,會受到個人資料保護法所保護嗎?如果會受到保護,那會受到什麼程度的保護?請問雇主如何合法管理員工的體溫紀錄?可以要求員工在上下班打卡系統裡回傳嗎?特定員工的體溫紀錄,是可以讓其他員工也知道的事情嗎?也想知道店家如何合法去測量消費者、客戶的體溫呢?消費者能否要求店家固定頻率刪除體溫紀錄?
問答
網友Yaru提問:曾經任職一家公司,報到後兩週,就被派至國外參展七天,回台後進辦公室當天,就被主管告知不適任,人資請我填寫「自願離職申請單」,理由是只有三週的任職時間,對未來求職會有負面影響,但是會提供該有的資遣費給我,天真無邪的我就簽了,公司也要求我當下就要打包好離開,完全沒有預告期。回家後,越想越不對勁,當天下午就打電話回公司,要求提供「非自願離職證明」,人資推託我已簽名,不能給我,就不願意處理我的事情了,到了下個月的發薪日,當初答應的資遣費,完全沒有給我,我就前往勞動部「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