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甲於民國106年1月1日,向不知情之乙租賃公司承租自用小貨車1台,於106年1月2日,駕駛該車竊取搬運裝載森林主產物得手,嗣甲於下山途中,為警臨檢當場查獲,並將該車扣押,經法院判決,被告犯森林法第52條第1項第6款為搬運贓物,使用車輛之竊取森林主產物罪,就扣案之自用小貨車,法院是否得依刑法第38條之2第2項規定:「宣告前2條之沒收或追徵,有過苛之虞、欠缺刑法上之重要性、犯罪所得價值低微,或為維持受宣告人生活條件之必要者,得不宣告或酌減之。」不予宣告沒收?如果照特別法,則第三人之財產權會被侵害,照普通法則不會,那此時...
問答
如題所述,被告獲緩刑判決後,不履行緩刑條件(刑法第74條第2項第3款),被害人原意希望拿回款項即可,念及被告有孩子要扶養不希望被告去服刑。請問在此情形下,應如何處理較為妥適有效?有否提起民事之空間,亦或得聲請扣押其財產或薪資等等。對相關理論及實務操作不是很清楚,若有敘述錯誤的地方還請見諒並不吝解答,謝謝。
問答
按國有財產計價方式第二點之內文為:國有財產估價之標準,應參考市價查估,「所稱市價,指查估國有財產價格(當時)之市場之價格。」此案乃係(抵稅地)之國私共有土地持分人,以(專案讓售)申辦,並經報部核准,進入估價流程,然因計價方式中之文意,有其模糊不明,其中尤以「所稱市價,指查估國有財產價格(當時)之市場價格。」內所稱(當時)係指何時?因該筆土地由私人產權轉為中華民國為所有權人之過程中,必然流程應為國稅機關要求繼承人繳交遺產稅-繼承人無力繳交-行政執行署依職權扣押該標的-轉為價金-回到國稅機關-成為國有財...
問答
所謂的「監聽」,在法律上稱為「通訊監察」,只要是利用電信設備所發送、儲存的各種訊息,都可以依法進行通訊監察。目的是要調查犯罪的證據。但目前的法院見解認為,監聽是針對「現在或未來」的通話內容,而不能夠針對過去已經留存的影音記錄來監聽。所以如果是傳真的內容、messenger的對話紀錄,依法要經過搜索、扣押的過程,就不是按照「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的相關規定來監聽。延伸閱讀:吳景欽(2020),《什麼時候監聽會不合法?》
問答
我與大陸妻子只在大陸登記過結婚,在台灣沒有任何登記!現如今她通過大陸法院申請離婚訴訟,我想請問一下如果不理她會有何影響,名下財產會被扣押嗎?謝謝
問答
近日房東突然通知房客將不再與房客續約,因為大樓公安檢查未過,聽到此話覺得很恐怖想提早解約,請問我該怎麼做才能提早解約卻不被扣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