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您有養寵物嗎?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前9個月,臺灣新增寵物登記數量超過新生兒數量,寵物在今天也已經成為許多人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員,而為了自家寵物的健康,例如添購驅蟲藥物或者是在寵物受傷生病時的用藥,當然就會是飼主們需要注意的課題。 以照顧的目的而言,寵物用藥跟人類用藥相同,我們在取得的時候會希望來源穩定可靠,不至於買到有問題的藥物,否則將可能會造成更多的不便與傷害。既然這樣,辨明有「動物用藥品販賣業許可證」的地方購買動物用藥品,才會更放心。 自家寵物用剩的藥可以上網轉賣嗎?買到分裝的藥品是正常的嗎?本...
Podcast
🔔溫馨提醒:本集節目含成人內容,請聽眾朋友斟酌收聽喔🔔 延續上週的妨害風化、公然猥褻與穿著打扮、性別運動問題,本週法科要持續挑戰(!?)話題尺度,接力討論那些隨著時代推演,出現在人類社會上的情趣用品,到底是不是一定就違法?關於這個問題,就會牽涉到「保護風俗教化」的法律規定,以及所遇到的「過於保守」、「假道學」等反對意見,中間到底該設下怎麼樣的一把尺。 法律上的猥褻物品要怎樣才算數?世界上其實有很多長得「一點也不色」的情趣用品?有專利的情趣用品比較厲害?主持人Yt與Henry難得打開話匣子,跟聽眾朋友聊聊各種關...
Podcast
⚠溫馨提醒,本集節目含若干成人內容,請聽眾朋友斟酌收聽喔⚠ 隨著時代的演進,人們對於「猥褻」的定義可能也會越來越不同,在某個時代會覺得情侶走在路上牽手好壞壞,但現在情侶在路上牽手可以說是稀鬆平常。有別於此,例如在路上遛🐤至今仍然是難以被社會大眾接受的事,大家的觀念會隨著時代而改變,而如果要用法律來規範就會更顯困難。 刑法上的「妨害風化罪」是為了要保護社會上的「風」俗教「化」,但什麼是社會上的風俗教化,恐怕大家都很難說清楚,這樣該怎麼辦呢?本集節目中Yt將與Henry從刑法妨害風化罪出發,聚焦在「公然猥褻罪」...
Podcast
《法科!輕鬆點》的累積下載收聽數正式邁入10萬大關啦!非常謝謝舊雨新知的支持,希望各位粉絲可以給我們更多回饋,也能多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喔!本集節目開頭為了答謝聽眾的踴躍回饋,兩位主持人回覆了近期蒐集到的聽眾Q&A,有在留言區或問卷回饋的好冰友,趕快來聽看看主持人如何招架您的留言吧~~ 在回覆過程中一直道歉的主持人,將接續「道歉」這個主題,來聊聊道歉這件事在法律上怎麼看。不管是要求別人道歉時需要注意的尺度,或者是法律上有沒有辦法要求別人道歉,其實都是常見的問題,也是人情義理跟法律交錯的地方。 發生糾紛時...
Podcast
雖然平時我們不一定會想到要因應可能發生的法律糾紛來蒐證,那真的遇到糾紛時,對於如何蒐證還是會有些疑慮,例如要使用哪些器材,在什麼時間地點蒐證,才能找到有效的內容。但其實「蒐證」行為本身,就可能觸及他人的權利,例如私下的言行涉及隱私,長相涉及肖像權等等,會衍生出諸多問題。 舉例來說,今日科技普及,在糾紛發生時留下的行車紀錄器影像或其他錄影畫面,除了作為法律程序中的證據之外,有時也會被發表在網路上,成為眾人關心的新聞題材,然而這可能使原本並非公眾人物的普通人,成為眾人關注甚至肉蒐的對象,這樣真的適當...
Podcast
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隨著社群網站與社交媒體等數位服務興起,透過這些服務與他人對話、傳輸檔案,在今日極為常見,而如果與他人發生法律糾紛,例如消費爭議、財產糾紛、租屋問題,甚至網路上常見的各種言語衝突,都可能會透過常見的Facebook、Line等服務而留下痕跡。 隨著上述的情況,對話或者留言截圖作為證據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但這些對話或留言其實也可能有被刪除、甚至假造的風險,出示截圖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事,才能讓自己的主張有證據來支持呢? 本次預計推出上下兩集蒐證系列,跟聽眾朋友聊聊關於蒐證的各種疑難雜症,本集...
Podcast
配合法律百科4周年企劃,本集節目很榮幸邀請到法律百科作者、碩士論文研究主題為假訊息的李侑宸律師aka補教之星柚律師,來跟大家聊聊「網路上的法律問題」中,最熱門也是最需要關心的「假訊息」,各位聽眾朋友不要錯過喔! 網路上訊息傳來傳去,但內容可能同時包含事實的描述和意見的表達,因為查證時間有限或者詮釋角度不同,第一時間往往很難有100%正確的訊息,但其中有些可能是不小心搞錯而發出的訊息,但另外有一些則是帶有惡意的不實訊息。尤其在資訊傳遞快速的今天,閱聽人獲知訊息後,不見得會針對每一則都做後續的查證、比對,在...
Podcast
你喜歡跑音樂祭嗎?覺得自己是個聽團仔嗎?音樂祭上除了講座、音樂、酒以外,其實還隱含許多法律問題,例如DJ播放別人的歌,這樣可以嗎?為什麼看到新聞報導說歌手唱自己的歌,反而會被告?要舉辦一場成功的音樂祭,除了找好演出者、大力宣傳之外,還有哪些法律上的細節要注意呢? 看似簡單的「做出一首歌然後演出」,其實詞、曲就是2個不同的音樂著作,再加上製作成品會另外產生「錄音著作」。單純複製音樂電子檔是重製行為,但登台演出就會是「公開演出」。如果擔心自己的歌被別人擅自拿去利用怎麼辦?為了避免這種情形,登場的「集管團...
Podcast
「ㄟ,你不是讀法律的嗎?為什麼不能幫我回答這個法律問題?」「我只想要知道大概,你說我這樣會要賠嗎?大概就好」你是不是也有問法律人問題,被打迷糊仗的經驗呢?那些法律人為什麼那麼小氣,回答「會」或「不會」,有那麼困難嗎~在這集裡,法律學子Henry將與民眾代表Yt正面對質,把彼此那些不解與真心話說.出.來!-【我們聊了這些】.02:00法律人有夠小氣,問一下真的會怎麼樣嗎?.15:25你的一個法律問題,可能不是「一個」法律問題.17:50怎麼樣讓司法黃牛、假律師現出原形?.22:20不好問學法律的朋友,那遇到問題可問誰?-【...
Podcast
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但世事往往難以預料,有時借出去的錢恰好是讓友誼小船翻覆的那座冰山。如果事先沒有做好準備,當遇到親朋好友欠錢不還時,除了傷心之外還會大傷荷包,那有沒有什麼方法,讓自己在借錢出去時妥善留下證據、遇到萬一時能合法追債成功呢? 因為金錢而衍生的民事法律紛爭相當常見,而其中有很多觀念是需要釐清的。例如借錢時沒有簽紙本契約,真的不算數嗎?LINE截圖到底能不能證明對方借錢?面對不還錢的人,可以直接去告他詐欺嗎?這些大家會好奇的問題,本集一次報你知! 話說上集播出後收到粉絲朋友許願製播...
Podcast
在臺灣,除了自己烹調煮食之外,外食也相當的發達,其中除了餐廳以外,夜市、市場,甚至是辦公大樓或學校附近都可能出現賣食物的攤位,甚至是容易移動的攤車,賣著熱騰騰的蔥油餅加蛋、臭豆腐、雞排、烤香腸,或者是冰品冷飲。除了品項多元之外,時段分布也相當廣泛,飢餓的時候,要找到攤販來滿足我們的身心靈,是相對容易的事。然而,這些再常見也不過的攤販,真的可以出來擺嗎?萬一吃出問題怎麼辦?為什麼有時候會看到攤車在夜市裡大風吹?其實攤販涉及到的法律問題相當多層面,而且雖然我們習以為常,但背後仍潛藏有道路使用、食品衛...
Podcast
各位聽眾朋友有收/寄過存證信函嗎?雖然跟存證信函扯上關係通常不會是什麼令人開心的事情,但存證信函畢竟是行走江湖不可不知的好東西,值得我們更多了解喔!存證信函顧名思義,有保「存」「證」據的意思。即使它不一定會立即產生法律上的效果,但既能夠表達意思、作為證明,且有在郵局保存副本,降低被偽造的風險,仍然是處理糾紛時常用的方式。收到存證信函該怎麼辦?如果想寄存證信函該注意哪些事?如果想自己寄存證信函,應該怎麼寫?怎麼寄?不知道該寄去哪裡時又該怎麼辦呢?本集節目讓Yt與Henry走一個實用路線,跟聽眾朋友聊聊存...
Podcast
今年8月發生知名藝人駕車時自撞分隔島的意外事件,當時有見義勇為的民眾協助將駕駛與乘客拉出來,這個事件引起了「要不要見義勇為」的討論,有意見覺得要小心,如果救人的時候出了事,出手救人者反而會被告,產生了正反的辯論,然而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到底是怎麼樣呢? 有人覺得應該引進國外的「善良的撒瑪利亞人法」,讓勇於救人的善心人士可以無後顧之憂的救人,但其實「法律上免責」跟「保證不會被告」不一樣?真的有一條法律可以讓人完全不會被告嗎? 讓主持人Yt與Henry從新聞事件或者常見的討論開始,跟聽眾朋友聊聊我們可以如何看待...
Podcast
關於法律,流傳著一句話叫做「司法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據稱是「抗議天王」柯賜海的抗議標語,批評司法判決標準不一、無從預測。當有法院判決上新聞的時候,也可能會有人比較案件事實類似,但結果不同的事件,認為法官亂判、毫無標準。然而判決真的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嗎?在常人眼中或許會好奇,相同的事件為什麼會有不同的結果。但其實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這些事件可能各有不同,需要分別適用不同的法律,而不一定是法官標準不一。除此之外,雖然要達到標準全然一致是很困難的事,但從檢察事務到法院判決,為了避免見解不同,其...
Podcast
2024年5月,因為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在立法院內缺乏共識的情況下,先是爆發了立委間的衝突,進而引起民眾對法案的高度關注,以及後續發起集會遊行,抗議本次修正案的立法程序與實質內容。本次修法被認為是國會多數推動「國會改革」法案的具體作為,但也引起不同立場與見解之間的巨大爭論,更引起法律專業人士間的諸多討論,更引起律師公會發出聲明、法律學者發起連署等方式,譴責本次修法的內容,其中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關於程序當中,法律條文是否有經過實質的審議、是否符合正當法律程序;以及國會調查權、藐視國會等規定是否合...
Podcast
《法科!輕鬆點》第五季最後一集特別節目來啦!本次節目將不只有種種法律專業術語,我們很榮幸邀請到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協會香香澡堂的江孟薰店長,來和大家聊聊那些發生在萬華「無家者」身上的各種故事,以及對無家者議題的探討。「無家者」(thehomeless),是指露宿街頭、沒有固定居所,或居住環境惡劣的人,其中有些人在一般認知中,可能會稱呼他們「街友」或是「遊民」。然而,在種種社會氛圍下,「街友」往往會被認為有「髒、亂、臭」等負面形象,而「遊民」則容易連結「遊手好閒」等刻板印象。相對而言,「無家者」是一個比較中性...
Podcast
法科特別篇第2彈登場啦!本次很榮幸請到《小大人的公民素養課:公民權利X思辨探究──建構現代公民素養必備圖文知識書》的2位作者:周維毅老師、蔡禎恩老師,來跟我們聊聊這本可愛又好讀的圖文書吧!根據教育部推行的公民素養計畫,公民素養包含了倫理、民主、科學、媒體、美學等5個面向的素養,這些面向實則又包含了很多的內容,是生活在現代社會當中的我們,不可或缺的能力。2024年大選將至,關於手上的選票,您瞭解多少呢?從政黨票、婦女保障名額、原住民立委等選票設計,到底是在投什麼呢?本書一路從「民主」概念的起源,談到近代議會...
Podcast
法科特別篇首發來啦!本次節目邀請到曾以短片《百獄》獲得金穗獎「最佳導演」,並以短片作品《癡情馬殺雞》獲得多項國際影展入圍肯定的新銳導演游智涵,來跟我們聊聊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壞男孩》,由巫建和、黃湘婷、黃聖球、潘親御、鍾家駿主演,帶給觀眾一段少年少女間帶點壞、又帶點危險的青春變奏曲。法律上的「少年」,是指12歲以上、未滿18歲的人,當他們觸犯刑法,或者是站在犯罪的邊界時,該怎麼辦呢?少年是否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該不該承擔完整的刑事責任?隨著犯罪年齡層在實證上有下修的趨勢,這些在法律上是持續被討論的問...
Podcast
本季最終回登場啦!又是一年過去了,感謝聽眾朋友對於《法科!輕鬆點》的支持與鼓勵,也請聽眾朋友們稍候,我們會持續努力,帶給大家更好的收聽體驗與豐富有趣的小知識,也請大家陪我們休息一下,一起期待第6季吧!當然本集節目少不了回覆聽眾留言的時間,萬分感謝留言的聽眾朋友給予的支持,也歡迎其他聽眾朋友留言抬槓喔!回到本集節目主軸,談到大麻,乃至於整個毒品,社會上瀰漫著一種「向毒品宣戰」的氛圍,每當有知名人物爆出施用大麻爭議時,總會掀起一陣論戰。但是卻有另一種意見,認為大麻應該是可以適度開放、合法化的,這樣的...
Podcast
從經典日劇「魔女的條件」,到現實中許多名人夫妻,如魯迅與許廣平、艾曼紐與碧姬.馬克宏,師生戀的討論並不罕見,有時會被傳為美談。在文學作品或影視娛樂中,師生戀是獨樹一格的題材,相關作品也可能進一步探討傳統師生觀與倫理制度。然而師生間的權力關係如何被控制與調和?又如何避免師生戀作為掩飾校園內性侵害、性騷擾的理由?用法律來規範師生戀是否會過於寬泛,且限制人們戀愛的自由?在師生戀問題的天平兩端,各自有不同的論點需要思考。在法律上,由於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正後明文禁止部份情況下的師生戀,引起了相當的討論。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