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插播:本季最終回記得聽到最後呦~立委高嘉瑜遭男友林秉樞家暴的事件再度引起社會對家庭暴力的關注與討論。在事件爆發不久前,衛福部發布了最新的《臺灣婦女遭受親密關係暴力統計調查計畫》,調查顯示在過去一年裡,18到74歲的婦女約每13人就有1人曾經遭受親密關係暴力,其中僅有61.4%的受害者會尋求協助,而影響受害者是否對外求援的因素複雜,包含社會與親友間的輿論壓力、受到施暴者的威脅束縛,或未意識到自己正身處在不當的家庭暴力關係中。哪些關係算是在家暴的對象,同住的親戚間是嗎?未同居的同性伴侶呢?除了肢體上的暴力,有什...
Podcast
「差一點我的車就可以停進去了,移一下應該還好吧!」、「停好好的被人移車,防燙蓋都快凹斷了,該怎麼辦?」、「它都擋住出入口了,所以我才把他的車移到另一邊」相信騎車的人多少都移車,或被移車的經驗,在地狹人稠的都會區要找到停車位,有時候碰的不只是運氣,還有可能要靠些「臂力」,稍微移動附近的機車,把自己的車子塞進去,將有限的空間使用的淋漓盡致。但這樣擅自移動別人的機車,真的沒問題嗎?你也有這些疑問嗎:對方亂移我的車不算違法嗎?車子被移的時候被刮花可以要求對方賠償嗎?對方把我的車移到紅線,讓我反被開單,該...
圖文包
#國民法官該你上場#走入法庭行前指南 2023年即將到來,各位粉絲們是否都跟小編一樣期待跨年連假呢?比跨年連假更令人期待(但也令人感到緊張)的新制度--國民法官法將要在2023年1月1日正式上路啦! 法科隆重為您獻上國民法官法圖文包,要成為國民法官前有很多問題嗎?這包一次滿足您! 超想當國民法官,有開放直接報名嗎?如果真的不方便當國民法官,能不能請假?當了國民法官後,工作怎麼辦?擔心自己人身安全受威脅,好害怕?面對全新的國民法官制度,你我心中或許都有緊張、疑惑的地方,歡迎點開國民法官的行前指南,了解身為國民的...
Podcast
⚠️前方警示⚠️為配合節目主題,內含部分不雅髒話,請聽眾斟酌收聽你有在網路世界中看過雙方互罵叫囂的吃瓜經驗嗎?或自己就曾是事件的當事人呢?網路使用越來越方便,能跨越時間空間的阻礙將各地人們串聯起來,但另一方面,網路帶給使用者的隱匿性,讓隔著螢幕敲打出來的文字,有時容易變得尖銳無情,各類論壇社群上,冷嘲熱諷、指責謾罵的言論常穿插在留言串中。每個人的言論自由與法律所規範的那條界線到底在哪裡呢?法律百科網站裡關於妨害名譽的內容一直都是很熱門的主題,我們也收到聽眾敲碗想了解群媒體上攻擊他人的文字,怎麼樣會構...
Podcast
三年前,「法律百科」還只是一個飄在空中的想法,沒有網站、沒有團隊,也沒有提供稿件的作者。三年後的現在,法律百科裡有數百篇法律知識內容、精實的團隊夥伴,與近兩百位對法普有熱忱的專業法律人投入寫作。法律百科從0到1,幕後有位非常重要的夥伴--希庭(雖然她都謙虛的說自己只是法律百科的「001號員工」)。擁有法律背景的她,在大學畢業後,並沒有選擇傳統法律人的工作,而是走上了斜槓人生這條路。「我有做過書店店員、公司法務,到創立法普組織。當時的同學也有成為產品設計師、攝影師,還有當上牙醫的。」為什麼當初沒有考國...
Podcast
常見於媒體版面的肇事逃逸事件,是大眾普遍感到反感的違法行為,但對於到底怎麼樣算是肇事逃逸、媒體報導的文字是否完全精確,都有再進一步斟酌的空間。其實「肇事逃逸」包含了不同面向的法律責任,車輛駕駛人如果不謹慎處理,往往會不慎踩到肇事逃逸的法律紅線。即使平常我們再怎麼小心,出門在外總有交通風險,萬一不幸遇上了交通事故怎麼辦?一方面怕別人肇事逃逸,但另一方面可能也擔心自己肇事逃逸。社群網站或通訊軟體上可能會流傳一些教戰守則,例如只需要撥打電話給對方、留下手機通聯記錄就不算是肇事逃逸。這個撇步是真的嗎?在...
Podcast
先前疫情爆發時,傳出工廠有移工群聚感染,並針對移工下達禁足令的消息,這些行為是侵犯人權,或是有效防疫,更是引起社會討論。這些事件讓大眾對原本就不太熟悉的移工,更加深了刻板印象,深怕移工的一舉一動成為防疫破洞。然而疫情爆發的這幾個月,語言隔閡造成的資訊不對等,加上工作環境的染疫風險,對這些背井離鄉的移工們來說,其實比誰都更害怕,這時長期關注東南亞移工議題的One-Forty看見他們的無助與需求,製作防疫機器人提供各國語言的疫情最新資訊,陪伴移工一起度過這場難熬的疫情。法律百科過去曾與One-Forty合作,一起蒐集...
Podcast
從5月中開始,法律百科的大家也開始分流遠距上班了。在家上班除了可以接觸到比較少人比較安心,也有一些小確幸,例如每天通勤時間少了一點,吸貓的時間多了一點、可以抱著電腦用各種軟爛的姿勢辦公,但是當然也有不那麼方便的地方,例如冷氣電費要自己出(誤。周圍朋友陸續WFH(WorkFromHome遠距辦公)後,察覺討論遠距工作的延伸問題討論也越來越熱烈,例如隨call隨回的訊息也算加班費嗎、外出買飲料發生意外算職災嗎、老闆要我放的「無薪假」就真的是沒薪水嗎。在最新的一集節目,正在遠距的Henry跟Yt決定要來聊聊,彼此蒐集在疫情中工...
Podcast
#媽啊我接到詐騙電話「上周您在我們網站購買了這三件商品。但敝公司的疏忽,將您的訂單誤下單成三十筆,為了協助您取消交易,避免造成錯誤扣款,需要請您跟我們核對一下相關資料......」在幾個月前,小編接到了這通電話,起初對電話那頭滿是戒心,但因為對方態度與話術的操縱,反而被對方的指令牽引著一步步做下去......你或周圍朋友有接過類似的詐騙電話嗎?或是曾在新聞中看過哪些詐騙伎倆呢?除了電話、簡訊、網頁這類詐騙資訊等著被害人上鉤,其實還有許多利用「短期打工」、「辦門號送現金」等賺錢名義,吸引對方成為詐騙集團幫兇的...
Podcast
你是貓派?狗派?還是敬而遠之派?前陣子動保法修法三讀通過,家裡有四隻主子的資深貓奴Yt抓準時機,將內心累積已久關於毛孩的各種法律問題一次問個夠!看到關在籠裡挨餓的狗狗,偷偷把牠放生會怎樣嗎?自己養的貓貓被別人欺負虐待,在目前法律裡,還只算是「物品」上的毀損而已嗎?還有將養到一半不想養的毛孩丟棄在野外,會有什麼責任嗎?除了內心詛咒虐待、拋棄寵物的人八百萬遍外,Henry也會聊聊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另外在準備這集時,也勾起我們對各類動物的關注,那些身處狹小籠子裡的蛋雞、被強迫灌食的神豬、因水族箱空間不足而...
Podcast
小時候偷簽自己的聯絡簿、在學校的座位上用立可白塗鴉、把手上的垃圾隨地亂丟、搭公車投幣少付五塊、占用無障礙廁所、把公司提供的餅乾文具帶回家用,這些壞壞的小事你默默做過哪些呢?你知道嗎?其實看起來糟糕的壞事並不一定會犯法,而那些好像沒大不了的小事,做了反而可能會有問題喔!這集小聊一下裡,Yt跟Henry整理了幾個你我生活中可能想過、看過、做過的壞壞小事,一起聊聊這些行為法律怎麼看!-【我們聊了這些】.02:06-08:20我肚子還有點餓?還沒結帳前就把商品先拆來吃或使用會怎麼樣嗎?.08:21-13:59老師有人作弊!考試作弊...
Podcast
在上集節目《S3EP05︱加分仔?自製獵槍?《斯卡羅》之外,原住民文化與法律的衝突》,順應臺劇《斯卡羅》的完結,跟大家聊到當原住民傳統文化與現代法律相遇時,擦撞出的火花與矛盾。隨著《賽德克·巴萊》、《斯卡羅》等原住民議題影視作品陸續推出,除了帶我們用不同視角重新認識臺灣這塊土地,其中精緻的原住民傳統服飾、部落長老哼唱的歌謠,總能抓住觀眾的眼睛與耳朵。在生活中,也常看見這類富有原住民族文化的元素,例如向外賓介紹臺灣的文化展演、強調原住民風格的特色餐廳、混有原住民古調的流行歌,然而這些原住民族長年流傳下來...
Podcast
近期本土戲劇《斯卡羅》在9月18號播出最後一集,劇情最後的走向在網路上引發討論熱潮。而《斯卡羅》的故事開始在1867年恆春的瑯嶠,這個地區有著閩、客、原住民長年因土地、利益積累的紛爭與角力,加上羅妹號事件而引來的外來勢力,讓各種族群間的問題一觸即發。無論選角卡司、服裝場景,到劇情視角,都掀起各種領域的討論,而其中臺灣史、原住民族更成為大家關注的議題之一。對於原住民族議題,浮現在你心中的好奇有哪些呢?考試制度裡屬於原住民的「加分制度」是在加什麼?為什麼法律上要給這些原住民特殊措施?今年大法官釋字裡對於在...
Podcast
(這集是用團隊還在遠距工作時所錄製,音質音量都有些不穩定,還請大家的耳朵多多擔待,不過節目內容的品質我們一樣有努力把持住!)你有吸菸的習慣嗎?還是會害怕二手菸的味道呢?住在公寓大樓裡,時不時會在電梯裡看到「敬請鄰居不要在自家廁所、陽台吸菸,以免影響到其他住戶」的公告,現在的住屋型態多與鄰居相臨,通風管線互通,鄰居家的菸味飄進家中已經成為生活中常見的煩惱。有吸煙的人,都希望有在私人空間裡好好放鬆呼吸的自由;不喜歡菸味的人,也期待在家中有不被一點菸味侵擾的權利,在地狹人稠的居住模式中,彼此是否能有多...
Podcast
號稱亞洲最大成人平臺的SWAG創立至今爭議不斷,從網站內容到宣傳手法,一舉一動都是社會注目的焦點,遊走在滿足感官刺激與違反法律規範的灰色地帶。2021年4月警方以「需調整審查機制與使用者註冊流程以符合臺灣法規」的原因向SWAG進行查緝,讓網站一度關閉,在老司機哀鴻遍野之餘,也引發許多關於成人影片在臺灣限制與發展的討論。A片是在法律上算是猥褻物品嗎?A片有沒有被著作權保護呢?拍攝A片與性交易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呢?在臺灣到底能不能拍A片?成人平臺真的有違法嗎?這集我們開啟深夜話題,聊聊關於A片這件事,也會分享我們對於...
Podcast
在上一集《S3EP02︱學生與小資族的租屋指南上:簽約前請注意!魔鬼藏在合約裡》中,我們聊到租屋看房時可以特別留意的眉角,像是判斷面前的人是不是房東的小撇步、合租時要怎麼簽約比較好、實際簽約時有哪些一定要寫清楚跟不能約定的規定等等,為大家補充一些法律背景概念,未來在找屋時面對房東不合理的要求,至少可以知道哪些地方自己可以站得住腳。在找到適合自己的租屋處,慢慢安頓下來後,發現問題好像只解決了一半,從簽約到退租的過程中,還可能伴隨著大大小小的租屋糾紛出現,例如生活公約到底有沒有用、冷氣漏水該由誰來修等等。...
Podcast
暑假慢慢來到尾聲,正要準備開學的同學們或要到外縣市工作社會新鮮人,房子找好了嗎~在租屋的需求市場裡,房客容易處於相對弱勢的一端,有時面對房東強硬的態度,就妥協了看似不太合理的要求,事後發生糾紛時,回頭看看當初約定的內容也只好自認倒楣,苦惱著怎麼樣才能跳脫這樣的迴圈。租屋的過程中,除了需要一些運氣,更需要點毅力,在了解彼此的權益後,列出理想中租屋的「不可退讓清單」,或許可以幫助自己離未來理想小窩靠近一些。從看過陽台隔出馬桶的詭異房型,到面對堅持合約全手抄的房東,同樣身為租屋族的Henry跟Yt,身懷各種...
Podcast
玩遊戲紓壓在今天是非常流行的事,人手一機、網路發達的情況下,各種手遊也應運而生,有些玩家願意當默默耕耘的「無課群」,有些玩家則把錢錢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用金錢購入各種武器裝備或籌碼,讓自己在遊戲場上無往不利,捨得課金的玩家被戲稱為「課長」。 根據報導,2020年統計下來,臺灣玩家課金的金額在全球手遊市場中排進了前10名,顯示手遊在臺灣的商機相當可觀。然而玩家願意花錢,也相應的希望遊戲公司提供的商品或機會公開透明,這集節目會先聊聊天堂M與知名實況主丁特之間的愛恨情仇,以及「轉蛋法」是怎麼一回事。 願意課金...
Podcast
先前電玩遊戲《原神》抄襲《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的爭論還沒結束,就又出現新遊戲《夢幻島傳說》疑似抄襲《原神》的事件。電玩遊戲公司彼此抄襲的爭論戰有時比遊戲本身還精彩,偶爾還能看到用心的偵探玩家將不同遊戲的遊戲畫面定格一一比照作為抄襲證據。然而法律上怎麼認定是抄襲呢?遊戲玩法、故事框架雷同就算嗎?使用同個歷史人物作為遊戲角色,僅微調造型外觀而已呢?我們會蒐集在遊戲圈裡幾個被抓包的真實案例,並從中梳理「抄襲」那條看似模糊的界線。除了遊戲公司互相抄襲的問題,遊戲實況主開臺直播玩遊戲也是容易產生著作權爭...
Podcast
你有收過法院的裁定或判決書嗎?一般來說,收到法院的裁定或判決,是表示與自己切身有關的法律案件有了一些變化,或甚至有了最終的結果。 以判決書而言,會記載判決當事人的基本資訊,再來就是判決的結果、事實經過、雙方主張,最後則解釋法院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判決。原則上都會是與這個案件有關的人、事、時、地、物。 然而,如果法官在裁判書當中,透過「附記事項」或者是在文字中夾帶案件以外的內容,甚至是自己的想法、心情,或借題發揮對於制度的批判,這些內容是合適的嗎? 例如前陣子在一起家事事件中,法官最後寫了一段長長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