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工作生活忙碌的現代人,多少會遇到這裡疲勞、那裡痠痛的問題,這時如果能來個馬殺雞「鬆一下」,不知道該有多好呢!甚至遇到筋骨疼痛的時候,如果能來個全套推拿整脊治療來處理久坐職業病,是社畜的一大福音。但是等一下!眼前幫你馬殺雞的這個人,真的可以合法從事治療嗎?其實法律上的醫療行為種類多樣,但共通的要點就是只能由具備專業資格的醫事人員才能進行,資格不符而擅自從事醫療行為,是會被處罰的!而例如常見的推拿整脊,其實很可能牽涉到物理治療中的「操作治療」、「運動治療」行為,這時就必須要注意,可不要不慎請密醫拿藥...
Podcast
近年來的中秋不同以往,疫情之下避免群聚,烤肉活動也會因此受到一些影響。撇除疫情因素不談,其實烤肉活動在法律上,包含地點的選擇、烤肉的過程與最後製造出來的垃圾,都會遇到法律規定,雖然內容乍看之下是常識,但多一分了解,就更能避免不慎踩到法律紅線,否則收到罰鍰,不僅過節氣氛蒙上陰影,也等於烤肉加價不加量,可就不划算了! 本集節目中,主持人Yt跟Henry將聊聊那些中秋烤肉的回憶,跟各種可能會遇到的法律小知識,歡迎各位聽眾朋友準備烤肉時,一邊收聽《法科!輕鬆點》,不管是一個人過、兩個人過,或是很多人一起過,都有...
Podcast
延續《S4EP11︱精神疾病等於有權犯罪嗎?談刑法第19條的難題》,針對精神疾病患者涉嫌犯罪的爭議,我們檢視了刑法關於責任能力的規定,並試圖說明法律的處理邏輯。但後續還有很多需要被處理的問題,而「判無罪之後要怎麼辦?」、「走在路上都要擔心被精神病患攻擊」的懷疑仍然沒有停歇,這時有什麼法律可以來處理呢? 政府推出「社會安全網」的政策計畫以來,常受到「說好的社會安全網呢」的批評,但其實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照顧、就醫,後續的處理與關懷,乃至於當涉及刑事案件時,如何在程序上加以保障/監管,以及希望精神疾病患者能夠...
Podcast
近年來,精神疾病患者涉嫌犯罪,尤其當發生涉及重大犯罪的憾事時,往往受到社會極大的關注,而其中主張「不該用精神疾病當理由而無罪」、「法律都是在保護壞人」的呼聲不斷,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上也有意見主張「廢除刑法第19條」,意思是呼籲廢除「當一個人因心智障礙或缺陷而無法或難以辨識自己行為時,減免刑事責任」的規定。 與此同時,處理精神疾病患者犯罪後的刑事保全程序、監護處分等規定也經過了修法,在法律的原則和醫療資源分配之間,同樣引起了專業意見的相當討論。對於如何處理精神疾病患者在涉嫌犯罪後的種種問題,包含...
Podcast
諜報電影是一種可以表現出時空背景的電影類型,其中被譽為一代經典的《007》,還有《不可能的任務》、《神鬼認證》等系列電影,以及《亞果出任務》、《間諜橋》、《超危險特工》、《紳士密令》、《紅雀》,以及多到不勝枚舉的其他作品,都有緊張刺激的氛圍與動作場面,讓這些電影大受歡迎。而諜報電影的故事背景也與時俱進,主角們的任務一路從冷戰時期諜對諜,延續到如今阻止激進份子毀滅世界,當然還少不了國與國之間的角力。 諜報電影也帶有相當的浪漫與超現實元素,例如《金牌特務》裡面的多功能雨傘和暗藏玄機的牛津鞋,都滿足了大家...
Podcast
在媒體報導中偶爾會看到因為細故發生口角後,演變成雙方battle的場面,在拳腳不長眼的情況下,相關法律責任怎麼算?就可能牽涉到我們怎麼去理解法律上「正當防衛」的概念。 粉絲朋友們或許對正當防衛的概念很陌生,比較認識它的人會覺得「要成立正當防衛好像很困難」,就像蒐集7顆龍珠才能召喚神龍一樣,正當防衛也需要滿足法律上的條件才會成立,大致包括: 1.面對「現在不法侵害」,也就是違反法秩序,而且迫在眉睫或已經開始的侵害。2.為了保護自己或他人的「權利」,例如生命、身體、財產等權利。3.採取能有效阻止侵害、造成侵害相對...
Podcast
《法科!輕鬆點》第4季開播以來,終於迎來首位來賓啦!法科很榮幸邀請到愛戶外也愛法律的凹豆律師,來跟我們聊聊登山活動可能遇到的法律問題,以及登山健行的各種經驗分享,喜歡戶外活動的朋友們快點按下收聽鍵吧! 想到要登山,一般人的登山前準備可能是籌備行程,決定要帶多少食物、穿什麼服裝,但法律人登山,居然會想到這些事?在山上想吃熱食,怎麼煮其實大有學問?藝高人膽大所以不想買保險,其實很毋通?揪團上山前,要確保團隊裡面有合格補師? 本集節目將由Henry與凹豆律師對談,深入聊聊步入山林之美以前,上面這些法律問題的答...
Podcast
2022年夏天掀起一波法庭劇熱潮的《非常律師禹英禑》,不知道各位粉絲朋友們有沒有跟著追起來呢?(但錄音當時還來不及聊這部🥲)或者還有哪部法庭劇是你最喜歡、會一看再看的,歡迎留言分享給我們~~ 同時,《法科!輕鬆點》第4季節目,也已經來到一半的時程了,真的真的非常感謝各位聽眾朋友們的支持與愛護,喜歡我們節目的話,也歡迎分享給身邊親朋好友,好聽鬥相報喔!Yt與Henry在本集節目開頭,蒐集了聽眾朋友貼心寫下的小紙條,簡單跟聽眾朋友們聊聊,有留言給我們的朋友,歡迎收聽節目找彩蛋~~ 回到節目正題,法庭劇裡面會有許多...
Podcast
各位聽眾朋友們有沒有從學生時代就跟著你的綽號呢?以前會跟同學一起盡情打鬧嗎?那些畢業紀念冊上的簽名、寫著同學資料的小本本,都是獨一無二的回憶。 然而,長大後回想起來,會發現有些事情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同學之間取的綽號好難聽,居然可能出問題?學生之間打打鬧鬧,一旦出事怎麼辦?玩笑開過頭就不再是玩笑,而會演變成需要釐清法律爭議、確認責任歸屬的問題。然而法律能解決的事情有限,學生間的相處並不歸法律管,而對於做錯決定的孩子來說,單純處罰可能不是最好的方式,這些都讓校園中的法律問題格外困難。 本集節目中,Yt...
Podcast
「等你1分鐘,等於全班40個人被你浪費了40分鐘知道嗎」、「來,東西拿過來我沒收」、「全班把書包拿出來給教官檢查」、「手伸出來,少一分打一下」,這些句子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熟悉的感覺呢? 學生時代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老師,有的老師或許會給學生很多啟發,但也有老師會給學生很多體罰。學生時代或許因為懵懂而敢怒不敢言,也可能覺得守規矩就不用怕,或者有人會挺身而出,質疑老師的作法。那這些大家或多或少經歷過的日常,背後到底有哪些法律問題呢?老師可以因為管不動學生,就祭出那些可能違法的方式嗎? 本集節目當中,Yt與Henry將從...
Podcast
去年立法院通過民事訴訟法修正案,法院對濫訴的原告、法定代理人,或原告所找的律師,可處最高12萬元罰鍰,還可能要負擔被告的律師費。「為什麼要處罰提告的民眾,憲法不是有保障人民的訴訟權嗎?」、「未來遇到有冤屈想提告,法官是不是就可以輕易判我『濫訴』,然後罰我錢?」消息一出,這類迷思常出現在新聞報導底下。「哎呀~這種事告不成啦,小心變濫訴!」「都敗訴了,再上訴的話就是濫訴了喔!」這集裡,我們會聊聊到底怎麼樣會被稱為「濫訴」,以及為什麼要處罰這樣濫訴的行為,最後也會舉出3個實際被法官判定濫訴的案例,跟著大...
Podcast
專題企劃來啦!繼第4季開頭的情人節特企之後,我們隆重推出「法科劇場」系列,從走入婚姻後的生養孩子、扶養義務,乃至於繼承問題,一共製播3集節目,要帶大家從常見八點檔的劇情、對白出發,進一步認識現實中遇到親情掙扎時,會關乎什麼法律規定。法律在家庭糾紛中並不是萬能的工具,那它到底可以處理哪些問題呢? 在法科劇場第三部,可以看出法律是如何糾纏人的一生😱,Yt與Henry將從繼承人的資格出發,聊聊什麼是「應繼分」、「特留分」,以及常見的疑問。誰需要經過認領跟收養才能繼承遺產?就是不想讓某人繼承遺產可以嗎?讓不孝子女...
Podcast
專題企劃來啦!繼第4季開頭的情人節特企之後,我們隆重推出「法科劇場」系列,從走入婚姻後的生養孩子、扶養義務,乃至於繼承問題,一共製播3集節目,要帶大家從常見八點檔的劇情、對白出發,進一步認識現實中遇到親情掙扎時,會關乎什麼法律規定。法律在家庭糾紛中並不是萬能的工具,那它到底可以處理哪些問題呢? 在法科劇場第一部,Yt與Henry將聊聊,如果步入婚姻、生養孩子之後,卻發現婚姻關係無法繼續維持時,未成年的孩子應該怎麼辦?影劇中提到的「監護權」該怎麼爭?對方不讓我「探視」孩子,可以告他嗎?離婚之後孩子的「扶養費...
Podcast
在新聞媒體或網路討論中,大家可能看過許多法律名詞,但其實有些並不是法律上的正式名詞,或者可能容易遭到人們誤解,而這些名詞也是大眾對於法律印象的其中一部分。 有時候誤用這些名詞,或者誤認法律上的情況,可能會增加在法律案件中溝通的成本,或者是來不及行使自己的權利。退一步說,在參與關於法律議題的公共討論時,正確使用這些法律名詞,也能讓討論聚焦、避免誤會。 「法官隨便自由心證才會判成這樣」、「為什麼要採毒樹果實理論,程序正義有那麼重要嗎」、「犯這條是公訴罪」、「對於這個事件,本公司保留法律追訴權」,這些話...
Podcast
過去曾有新聞報導,有位民眾因為聽信電視廣告,花費超過20萬購買能提升身體能量場的項鍊、手環,但配戴了幾年運勢還是沒變好,認為自己受騙並向商家提告要求賠償。你認為商家應該要為不靈驗的改運手環負責,還是只能歸咎於買家個人的主觀感受而已呢?你也有過因為宗教或民間信仰花錢的經驗嗎?小從花幾十塊求祈福籤,大到花幾萬元贊助廟宇修建,宗教團體是如何利用善男信女們的捐款,法律對宗教信仰又有什麼管理方式呢?對有些人來說,宗教及民俗信仰不僅帶給他身心靈的安定,也是在面臨困境或低潮時,指引他出路的方向。然而當事件爭議牽...
Podcast
聽這集節目歡迎佐以下推薦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少年吔,安啦!》、《發條橘子》、《母子情劫》、《飛行少年》今年金馬奇幻影展即將在4月8號陸續上映多部好片,包含臺灣黑幫電影經典《少年吔,安啦!》。內容描繪正值年輕氣盛的兩位少年流連於卡拉OK與撞球間,打架吸毒是家常便飯,「小混混」是他們在人們眼中的樣貌。兩人原本無所事事的生活因為兩把手槍,一步步深陷盤根錯節的幫派惡鬥中。從電影中可以窺見那些現實中少年暴力與街頭犯罪的問題。在臺灣,12到18歲的少年做了壞事、或者是有偏差行為的時候,就會進入少年事件處...
Podcast
先前電玩遊戲《原神》抄襲《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的爭論還沒結束,就又出現新遊戲《夢幻島傳說》疑似抄襲《原神》的事件。電玩遊戲公司彼此抄襲的爭論戰有時比遊戲本身還精彩,偶爾還能看到用心的偵探玩家將不同遊戲的遊戲畫面定格一一比照作為抄襲證據。然而法律上怎麼認定是抄襲呢?遊戲玩法、故事框架雷同就算嗎?使用同個歷史人物作為遊戲角色,僅微調造型外觀而已呢?我們會蒐集在遊戲圈裡幾個被抓包的真實案例,並從中梳理「抄襲」那條看似模糊的界線。除了遊戲公司互相抄襲的問題,遊戲實況主開臺直播玩遊戲也是容易產生著作權爭...
Podcast
玩遊戲紓壓在今天是非常流行的事,人手一機、網路發達的情況下,各種手遊也應運而生,有些玩家願意當默默耕耘的「無課群」,有些玩家則把錢錢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用金錢購入各種武器裝備或籌碼,讓自己在遊戲場上無往不利,捨得課金的玩家被戲稱為「課長」。 根據報導,2020年統計下來,臺灣玩家課金的金額在全球手遊市場中排進了前10名,顯示手遊在臺灣的商機相當可觀。然而玩家願意花錢,也相應的希望遊戲公司提供的商品或機會公開透明,這集節目會先聊聊天堂M與知名實況主丁特之間的愛恨情仇,以及「轉蛋法」是怎麼一回事。 願意課金...
Podcast
常見於媒體版面的肇事逃逸事件,是大眾普遍感到反感的違法行為,但對於到底怎麼樣算是肇事逃逸、媒體報導的文字是否完全精確,都有再進一步斟酌的空間。其實「肇事逃逸」包含了不同面向的法律責任,車輛駕駛人如果不謹慎處理,往往會不慎踩到肇事逃逸的法律紅線。即使平常我們再怎麼小心,出門在外總有交通風險,萬一不幸遇上了交通事故怎麼辦?一方面怕別人肇事逃逸,但另一方面可能也擔心自己肇事逃逸。社群網站或通訊軟體上可能會流傳一些教戰守則,例如只需要撥打電話給對方、留下手機通聯記錄就不算是肇事逃逸。這個撇步是真的嗎?在...
Podcast
從無名小站到今日的IG、Twitter,每位上傳照片的帥帥水水都可能遭受盜圖冒名之苦,自己的美照被親友或粉絲喜歡當然值得開心,但被盜用去交友、代言,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可就傷腦筋了! 每個人的肖像(露出五官的人像),在法律上被認為是個人人格的展現,而受到保障。如果自己沒有同意的情況下,肖像遭到他人非法製作、公開、挪作他用(尤其是商業用途),可以主張權利受到侵害,提起民事訴訟,要求撤照與損害賠償。 侵害肖像權的民事糾紛,不管是拍別人或是被別人拍,都有許多難題,例如賠償金額到底多少比較合理?在公眾場合被拍就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