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
圖1犯罪所得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犯罪行為人透過犯罪行為所直接獲得的利益,又可以分為:因為犯罪所獲得的報酬,例如收錢買命的殺手所取得的酬金、販賣猥褻物品或毒品獲得的財物。由犯罪行為所獲得的利益,例如詐騙集團騙到的財物、搶銀行得到的財物。為了避免犯罪行為人可以保有因為犯罪行為而取得的利益,犯罪所得依法會被沒收,稱為「利得沒收」。延伸閱讀:王聖傑(2020),《沒收制度介紹》。註腳最高法院107年度台上字第3554號刑事判決:「又『犯罪所得』,係指不法行為所得,乃與犯罪有直接關連性之所得、所生之財物及利...
問答
近期公司居家作業只針對我個人進行全程8小時開啟視訊上班且視訊時是只有我開啟鏡頭4主管對1員工進行查看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有相關法條可以參考呢?
問答
部門長官有時為了辦公室的運作有時會寄信通知同仁,該日有誰請假,但信件內容包含該名請假員工的請假別、請假緣由、剩餘天數、請過哪些假等隱私部份,而且只有該請假員工沒收到該通知信,公布也沒有取得其同意,是否有涉及個資法問題??想詢問其適法性~~~
問答
今年的1/1最低薪資已調成25250元,但公司將非工資性獎金納入為基本底薪計算,告知員工如此領的錢就有超過基本工資,且原本領薪日以及獎金日為分開領取,為規避法規就將日期調為同一天發放,但非工資性獎金是依照業績表現領取,每個月有多有少,公司還表示如果獎金領了之後不到25150元,會補齊給員工,但這與當初面試的說法都已不相同,請問公司這樣是否有違法?
問答
身邊友人於某保全業工作,但其職位為行政管制人員,於工時計算時,該保全公司並未以保全法之計算方法,而是以每日超過八小時部分為加班的方式計算,但實際拿到薪資明細後加班費卻被大幅減縮了將近8成,詢問該保全公司之主管後得到的答案卻是,該薪資是採用保全法去計算的,所以加班費用部分並無問題;首先於面試時該公司主管與我友人之口頭約定為用時薪制度去計算薪資,並且是以新制168工時去計算,但後來起爭議後,該公司主管卻說薪資是以月薪計算,但即使如此,加班費用部分該保全公司仍然無法給出任何合理之計算方式,最終突然又扯出了...
問答
我在某賣場上班,上級交代平日每日需推銷某產品達100件,如未達標,則當班員工分擔業績差,這合理嗎?雖然沒有因為未達標扣我薪水,也沒有拿該項產品來抵我薪水,但要員工自行掏錢來購買公司滯銷產品,不就等於拿我的薪水來補足業績差嗎?這樣能檢舉該公司嗎?
問答
美商人資高管強迫員工簽屬自願離職單,也不准員工寫下離職原因,請問人資高管受台灣法律管轄嗎?請問人資犯下甚麼法條?員工是否可以主張回到原來職位?謝謝
問答
2021/12/18週六是公投日,是《勞動基準法》第37條所說的放假日,勞工可以放假前去投票嗎?如果是服務業輪班制,選舉當天排班的員工可以要求放假,或是上班並請求加班費嗎?
問答
主管要求員工複製客戶數據給某家台灣特定公司,雖然員工禮貌性拒絕並且告知公司規定,但主管多次要求,最後生氣.進而演變主管向人資投訴員工不支援業務,最後在員工紀錄留下長久負面紀錄.員工試圖跟人資說明,但沒有得到正面的回覆.想問員工可以怎麼從法律上得到協助?謝謝.
問答
請問,如果在公司簽的工作條約,因為工作,只要不要違規就好,簽了算雙方合意「但是合約只說明,勞方違反規定罰50萬」。因為規定是在客戶公司施工時,不能違反的規定。如果(資方)公司叫全員工,對客戶做當時簽約違規罰50萬的事項,我能求償50萬嗎?
辭典
多數人包含特定多數人、不特定多數人,法院實務曾有見解,三個人以上的場合,就可以算是多數人;但也有法律直接規定多數人是指超過10人。刑法上,多數人是「公然」的要件之一,最常見的就是公然侮辱。法律立法的例子還有:不特定多數人的利益、被害之多數人。延伸閱讀:1.李侑宸(2021),《公然侮辱罪的「公然」是什麼意思?在網路遊戲聊天室、社群媒體等網路空間裡罵人是所謂的「公然」嗎?》。2.蔡文元(2020),《什麼是公然侮辱罪?》。3.紀欣宜(2020),《線上遊戲中亂罵人是否成立公然侮辱?》。註腳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易字第2...
問答
員工的私生活引來其友人對該員工不滿憤而刻意於網路商店下訂商品後透過其與此員工個人的聯絡方式私下詢問商品備貨進度此員工因討厭其友人而態度不佳的回應其友人商品相關問題導致其友人至本商店公開評論區留言負評並提及其因雙方之間的私下爭執,導致該員工工作態度不佳此情形店家可以提告買家誹謗嗎
問答
近期提離職後遇到下述三個問題:1.員工告知主管請假用補休方式請,主管卻自己用該同仁特休幫忙請假,且未告知。2.公司事假規定請假最小基數為10分鐘,告知主管後主管未經同意又隨意用特休方式幫忙請了一個小時。3.提離職後,主管卻告知公司強制要我休完所剩的補休。請問以上三點是合法的嗎?我又該如何保護自身權益?
問答
我是一名在電子公司上班的員工,本來在公司擔任組長一職,但因加班回家途中發生車禍,導致左邊肩膀鎖骨骨折,因此意外公司藉由我在外兼差而將我降級為技術員,但又因我受傷在復健期間,產能未能達到公司標準,叫我簽下簽呈並同意公司考核將我評分低下的同意書,想問問這樣我是否可以申訴?
問答
在之前的公司手機貼膜店,不小心將保護貼弄破,公司要求售價的0.7倍賠償(售價600成本不到10塊台幣),之前有簽過員工條約損壞商品須以0.7倍售價賠償,但因為賠償金額高於成本60倍以上,公司總共提出6000求償,所以想請問一下因為有簽員工條約所以一定要照0.7倍賠償,還是可以主張應填補受害人受損利益為限(主張員工條約違反損害求償原則)根據民法損害賠償,除法律另有規定或契約另有訂定外,應以填補債權人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為限。
問答
您好我是剛要創業的小型公司想要詢問1.關於員工上下班遲到,未打卡,我該如何處置?遲到按造政府規定依照工作比例去扣薪那未打卡的部分呢?可以視同曠職扣特休半天嗎?或是三次未打卡就扣特休半天?2.關於員工事項未完成或是未按照時間繳交報表該如何處理?可否案件數計算扣100元或是其他合法的扣薪方式或是當月獎金直接扣除不發放如果有其他建議的方式也歡迎提供謝謝您撥空看我的信件謝謝
問答
公司原本皆是依週年制計算給予特休日數,後因作業方式調整於2020年1月起將週年制算法轉換為曆年制,故於2019年12月底有將員工所剩餘之特休天數全數結算為現金。承上因素,有一員工於2018/5/7到職,於2022/4/8離職,2022年度之特休若按曆年制計算,可先取得年資第四年之14天特休,員工離職前已休7.5天,因公司於2019年12月底已結清週年制轉換曆年制前的剩餘天數了,請問已休的7.5天是否為超休?
問答
我目前在A公司兼職,非正職員工,期望找性質相似的工作增加收入,但發現當初與A簽訂的契約中,包含受任期間競業禁止條款(非經A事前同意,不得從事性質相似的工作),並如果違反,契約即行終止,且要付高額懲罰性違約金且負其他民刑事責任。想請問這樣的條款是否有實質效力?並沒有要揭露A公司的商業機密,只是純粹想找另外工作,但擔心如果按照合約乖乖告知A公司,公司就會直接禁止並被關注。
問答
公司強迫員工參加員工旅遊,並規定連續不參加者將開除,請問這樣有違法嗎?
問答
確診員工於5/11確診沒來,直到5/20上班。5/11~5/19共九天(含六日)。公司以1個月30天,只發21天薪資,請問六日公司不給薪,這樣是正確的嗎?有條文能夠參考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