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一、想善終,你可能需要預立「醫療決定」依據病人自主權利法第9及14條規定,人們依法定條件完成預立醫療決定的手續,就可以在特定如末期病人、植物人等臨床狀態下,避免急救或延命醫療而自然的邁向生命終點,尊嚴的死去,詳細規定如下說明:(見圖1)圖1預立醫療決定的方式資料來源:紀岳良/繪圖:Yen(一)經醫療照護諮商並認證案例中的A,必須協同二親等內之親屬,如爸媽、兒女或祖父母一同至配合衛福部辦理醫療照護諮商的醫療院所,聽取醫護人員說明預立醫療決定相關效果,讓A及其親屬瞭解在例如病危、不可逆的昏迷、植物人、極重度失...
專區 - Podcast
身分證作為重要的證件,常伴我們左右,但是關於身分證,你認識多少呢?實際上它有什麼用途?如果身分證就可以用來證明身分,那為什麼要拿「雙證件」哩?關於身分證還有很多問題,例如上面記載很多資料,被別人看到的話不只會感到害羞,還會覺得自己的資料被看光光,那究竟寫了些什麼?這些資料都記載在上面合理嗎?最後,不曉得聽眾朋友是否曾看過網路上流傳諸如「太可怕了!身分證影本給別人前沒加這『幾個字』,很可能會傾家蕩產...」之類的文章,讓人看了不禁緊張起來,那這些內容是真的還是假的?法律有規定交出身分證影本之前一定要...
專區 - Podcast
俗話說「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但世事往往難以預料,有時借出去的錢恰好是讓友誼小船翻覆的那座冰山。如果事先沒有做好準備,當遇到親朋好友欠錢不還時,除了傷心之外還會大傷荷包,那有沒有什麼方法,讓自己在借錢出去時妥善留下證據、遇到萬一時能合法追債成功呢? 因為金錢而衍生的民事法律紛爭相當常見,而其中有很多觀念是需要釐清的。例如借錢時沒有簽紙本契約,真的不算數嗎?LINE截圖到底能不能證明對方借錢?面對不還錢的人,可以直接去告他詐欺嗎?這些大家會好奇的問題,本集一次報你知! 話說上集播出後收到粉絲朋友許願製播...
專區 - Podcast
各位聽眾朋友們有沒有從學生時代就跟著你的綽號呢?以前會跟同學一起盡情打鬧嗎?那些畢業紀念冊上的簽名、寫著同學資料的小本本,都是獨一無二的回憶。 然而,長大後回想起來,會發現有些事情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同學之間取的綽號好難聽,居然可能出問題?學生之間打打鬧鬧,一旦出事怎麼辦?玩笑開過頭就不再是玩笑,而會演變成需要釐清法律爭議、確認責任歸屬的問題。然而法律能解決的事情有限,學生間的相處並不歸法律管,而對於做錯決定的孩子來說,單純處罰可能不是最好的方式,這些都讓校園中的法律問題格外困難。 本集節目中,Yt...
文章
除了規範在「工會法」的「不利益對待」與「支配介入」以外,第三種不當勞動行為的行為類型規定在「團體協約法」,一般學理及實務稱作為「違反誠信協商」。回顧當初「團體協約法」在立法階段的時空背景,是因為考量到基於私法自治及團體自治的精神,國家公權力原則上應該採取較為低度的干預,國家的介入只是在確保協商雇主與工會雙方有雙向對等的實質協商空間,接下來運用以下篇幅,來說明什麼是「違反誠信協商」:(見圖1)圖1什麼是「違反誠信協商」的不當勞動行為?資料來源:匿名/繪圖:Yen一、雙方於團體協約協商過程中應負誠信協商義...
範本
一、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受到家庭暴力的被害人,或者當被害人有未成年、身心障礙被害人、因故難以委任代理人的情況時,法定代理人、三親等以內之血親或姻親,會需要這則聲請暫時保護令範本。但請注意,緊急保護令只有檢察官、警察機關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才可以聲請,被害人必須透過這些機關向法院聲請緊急保護令。受到家庭暴力時,前面所提到的被害人或與被害人相關的人,可以依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定,向法院請求發暫時保護令,保護被害人之權益,免於再度受侵害。至於通常保護令的聲請,可以參考「家事聲請狀(聲請民事通常保護令...
專區 - Podcast
隨著集合式住宅越來越普遍,跟鄰居之間的空間利用就會是許多人在意的問題。平常大家或許對走廊上、樓梯間的幾雙鞋不以為意,但公共空間可能出現的雜物千奇百怪,當遇到鄰居堆置或擺放的物品妨害到其他人的居住品質時,法律上可以怎麼處理呢? 曾經有人在公寓樓梯間擺出自己親人的遺照,嚇壞了其他的住戶;或者也曾有住戶會堆放如山的雜物、垃圾,讓其他住戶在空間跟氣味上都受到打擊。這時候能直接把東西清除掉嗎?還是得要先經過一些程序呢? 鄰居爭議第二章,主持人Yt與Henry將來接續聊聊那些鄰居相處時,關於空間利用的麻煩事,希望聽...
專區 - Podcast
你會不會也好奇那些轟動一時的社會事件在失去鎂光燈追逐後,案件裡的人物後來怎麼了?在這集中我們找回兩個當時眾所矚目的社會案件:南港小模姦殺案與媽媽嘴命案,回顧事情發生的經過與後續。在兩個案件偵辦過程中,媒體捕風捉影的操作,與民眾排山倒海的輿論,讓案件中無辜者變成了人人喊打的殺人犯,而在真相揭曉後,他們則成為了無人在乎的受害者。「與論就是一場社會公審。你自以為是的正義,可能把另一個人推向地獄。」《我們與惡的距離》劇場版中曾如此說道。為了避免案件偵辦過程中資訊洩漏,使得社會輿論未審先判,讓無辜被公審的...
文章
圖1銷毀、塗改證據,或者把證據藏起來,會犯罪嗎?資料來源:楊舒婷/繪圖:Yen一、什麼是湮滅證據(見圖1)刑法第165條規定:「偽造、變造、湮滅或隱匿關係他人刑事被告案件之證據,或使用偽造、變造之證據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須特別注意的是,條文所規定的構成要件是「他人」、「刑事被告案件」,因此行為人湮滅的客體必須是「他人」的案件證據,並且以「刑事案件」存在為前提。如果湮滅自己犯罪的證據,或是(不論自己或他人的)民事、行政案件的證據,均不在刑法滅證罪範圍內。二、幫共犯滅證不會成立滅...
文章
一、現行法令(指跟蹤騷擾防制法正式施行前)對於他人無故騷擾、跟蹤等行為的保障不夠充足針對他人無故騷擾、跟蹤的行為,可以參考社會秩序維護法的規定,依照該法第89條第2款的規定,無正當理由跟追他人,經勸阻不聽者可處新臺幣(下同)3,000元以下的罰鍰或申誡,不過這樣的規定屬於行政裁罰,是否能夠確實有效嚇阻他人不法行為,令人存疑。雖然我國刑法也設有妨害自由罪、強制罪以及恐嚇危安罪等規定,不過在刑事責任的要件以及認定上較為嚴格,除非達到一定妨害自由之程度,否則很難透過刑事程序給予行為人懲罰。至於家庭暴力防治法為...
範本
一、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觸犯了最重刑責5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而且被判決6個月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受刑人,或者是他的配偶、特定親屬會需要。易科罰金是一種變更刑罰執行的方式,當符合前面易科罰金的要件時,會依據個案情形,用刑期再乘上1000、2000或3000元計算金額後,用罰金代替6個月內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必須要注意的是,受判決人收到判決後,還要向執行檢察官聲請,而不是說一定可以易科罰金。二、範本的來源請求准予易科罰金聲請表,來自臺灣新北地方檢察署(2022),《聲請易科罰金》;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2019),《請求...
範本
一、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性騷擾事件的加害人或被害人,原則上都可以使用這個範本向各直轄市、縣(市)政府申請調解,但如果加害人因為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係,而監督、照護或指導被害人,也就是加害人具有權勢關係,此時就不可以申請調解。二、範本的來源性騷擾事件調解申請書範本,來自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2024),《性騷擾05性騷擾事件調解申請書》,下載Word檔(.docx)請點我,PDF檔(.pdf)請點我。註腳性騷擾防治法第2條:「I本法所稱性騷擾,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
範本
一、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一)事件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當「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性霸凌事件」發生時,被害人或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填寫「申請/檢舉調查書」,向行為人所屬的學校申請調查;如果學校未依法處理,或者行為人就是學校校長的話,可以填寫「向教育主管機關申請調查書」,直接向學校所屬的主管機關申請調查。(二)其他得知事件發生的人除了被害人與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外,任何人得知事件發生,也都可以循上面的方式,填寫這兩份範本來檢舉。二、範本的來源(一)申請/檢舉調查書範本來自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
問答
我們因為旅遊時跟旅行社發生糾紛,進入了調處程序。調處時,旅行社承諾賠償『王品牛排餐券』6張(等值現金8,100元),調處紀錄表卻將「王品牛排餐券」記載為「西堤餐券」。之後我們收到旅行社寄送的「精選套餐乙客518元」西堤餐券6張(價值3,108元)。我們告到法院,法官說這叫「處分權主義」,只問我們要不要和解,卻不告訴我該怎麼爭取,最後還判我們敗訴。請問法官算是有「曉諭當事人」或「行使闡明權」嗎
範本
一、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在法律程序當中,因為聽覺或語言障礙,或者不懂中文,需要翻譯來協助溝通的人會需要。訴訟當事人、證人、鑑定人及其他有關係之人,如果無法使用中文的話,需要由通譯傳譯。而法院也應該事先告知,若有通譯需求的話,可依法向法院聲請使用通譯。二、範本的來源法院使用通譯作業規定及聲請書的範本,來自司法院全球資訊網(2021),《法院使用通譯作業規定及聲請書》,下載Word檔(.docx)請點我,PDF檔(.pdf)請點我。註腳法院組織法第98條:「訴訟當事人、證人、鑑定人及其他有關係之人,如有不通曉國語者,由通譯傳...
辭典
指法律上有利害關係的第三人,針對已經判決確定的法律關係,因為某些不可歸責於自己的因素(沒受到通知因此不知道訴訟進行等)導致沒有參加到那個「已經判決確定的法律關係」在尚未確定時的訴訟程序,造成該確定判決的結果,對此第三人法律上的權益有所損害,而且此第三人手上握有足以影響那個判決的關鍵性證據(攻擊或防禦方法),此時依照法律規定,該第三人可以把該確定判決的原、被告都當成被告,向法院提出「要撤銷該確定判決中對自己不利的部分」的訴訟,因為是由第三人所提起,所以稱為「第三人撤銷訴訟」
文章
一、勞動關係如何結束?勞動關係的開始需要勇氣,結束需要智慧。而勞動關係的終止,可以各從勞、資雙方的立場來看。(一)雇主終止勞動契約的情況由雇主提出的終止又分兩類情況,一類俗稱資遣(法律上叫做經濟性解僱),是指資方因為某些原因所以無法繼續聘僱員工,員工本身並沒有犯錯的情況;另一類俗稱開除(法律上叫做懲戒性解僱),屬於勞工有重大違約的情況,必須是員工的行為導致資方沒有其他手段處置員工,只有開除員工一途時,才可以開除員工。(二)勞工終止勞動契約的情況至於從勞工立場出發,也有「自請離職」,以及面臨其他「...
範本
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當行政程序的證人,擔心自己作證說出來的內容,可能會讓自己、配偶等親屬或是監護人或受監護人,面對刑事偵查起訴或是蒙受恥辱時,可以向法院表示拒絕作證。拒絕證言的時候,要把拒絕的原因、事實,說明到讓法院相信大概是真實的程度。範本的來源行政訴訟證人拒絕證言陳明狀,來自司法院全球資訊網(2019),《證人拒絕證言陳明狀》,下載Word檔(.docx)請點我,PDF檔(.pdf)請點我。註腳行政訴訟法第145條:「證人恐因陳述致自己或下列之人受刑事訴追或蒙恥辱者,得拒絕證言:一、證人之配偶、前配偶或四親等內之血親...
文章
立法目的:補充法定成年監護制度的不足成年監護制度,是指當一個成年人因為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不能與他人溝通或不瞭解他人表達的意思,已經喪失意思能力時,透過聲請人向法院聲請的程序。法院會為這位喪失意思能力的成年人選定一個或多個監護人,擔任他的法定代理人,這就是所謂的法定監護制度。過去只有法定監護制度,所以法院只能從受監護人的配偶、四親等內的親屬、最近一年有同居事實的其他親屬,以及主管機關、社會福利機構或其他適當的人之中選任監護人。但在實務上,這樣的法定監護制度,有時卻淪為繼承人爭產的工具,或實際...
辭典
請見辭典「小額訴訟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