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一、什麼是「言論免責權」憲法第73條:「立法委員在院內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院外不負責任。」從文字上來看,賦予立法委員在立法院中所做的「言論」、「表決」等行為,可以不對立法院「院外」負責權利。(見圖1)圖1立法委員的言論免責權是什麼?資料來源:陳映彤/繪圖:Yen(一)目的賦予民意代表在言論上有「免責」的特權,並不是讓立委可以亂罵人,而是為了確保民意代表能充分表達意見,宣達民意,避免被其他政府部門干涉,以發揮民主政治中決策、論辯與監督的功能,達到為民喉舌的目的。(二)起源言論免責權源自於英國,14到16世紀下...
問答
想請問109條前段好像沒有規定以裁定做成,看文意是直接放人沒書面,或者是我有疏漏後段部分在121有寫明,另外316是分類再擬制撤銷,想問一下109前段好像被分類在法定撤銷的原因。或者是我搞錯了法定撤銷和擬制撤銷並非書面不書面去分類的,謝謝
問答
我朋友與朋友在某一家娃娃機店,他當時看到機台上有個贈品公仔直接拿走,我並沒有阻止他也沒有慫恿同意他拿走,這樣被抓到會被當成共犯嗎
問答
你好!我家有3個小孩,我最小,上面一個大姊跟哥哥,而從小父母會因為爭執,父親就會出手打母親,因此我大姊也有樣學樣,講不贏或是忤逆她,她就會出手,小時候最常拿冬天的厚棉被將我悶住等道我喘不過氣答應她的請求她才會放過我,在國中有次跟她吵架,她直接將我的課本跟制服用剪刀剪爛,到了現在23年了,她依舊一個樣,記得有次也是一樣不順她得意思去做,她就將氣撒在我養的貓身上,很大力的打在貓肚子上,而這次也是只要不順她的心意,她揚言要弄壞我房門將我房間裡的東西都弄壞,雖然我有用手機錄音,可是我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
文章
電視劇或電影情節裡,有時會以主角偷偷錄下的對話,作為逆轉劇情的關鍵。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不是公務員的一般人到底可不可以未經對方同意,偷偷錄下他人和自己的對話呢?(見圖1)圖1錄下對話過程會觸法嗎?資料來源:黃蓮瑛、劉怡君/繪圖:Yen一、錄下對話,可能觸犯什麼刑責?錄下對話,可能會觸犯以下兩種刑責:(一)妨害秘密罪首先,中華民國刑法(下稱「刑法」)規定如果無故以錄音竊錄他人非公開的談話,將成立妨害秘密罪,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用以錄音的工具,例如錄音筆或手機等等,也會被沒收;(二)違...
問答
合約雙方約定某條件成就時(開發方終止營運時)應將程式碼交付給買方,希望能約定條件成就開發方不履行時逕付強制執行,並辦理公證。程式碼算是無體財產權,公證法第13條第一項各款沒有可以直接適用的條文,可以類推適用哪一款嗎?如果約定將程式碼放進硬碟中(動產),該如何做才能(如:動產要能特定)符合公證法要求。或是否有其他解決方案?
文章
在生活中與他人訂立契約,會使當事人間因此產生權利義務關係。而民法債編規定的「契約」有許多形式,例如買賣、贈與、租賃、借貸等等,這些項目又可依照其契約性質區分成不同類型:第一種類型是要物契約與諾成契約,差別在於「要不要交付標的物來作為成立契約的必要條件」,第二種類型是要式契約與不要式契約,差別在於「法律是否要求須經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契約」。一、要物契約與諾成契約(見表1)表1諾成契約與要物契約比較表資料來源:楊舒婷/繪圖:Yen(一)定義要物契約又稱「踐成契約」,是指除雙方合意外,還需要做出一定的給付...
問答
我想請問,我的租屋地門鎖被房東給換了,然後房東跟警衛也還都進去了,之後我到派出所報了案,問題1:警察以一般刑案(妨害自由幫我做筆錄是正確的嗎?)第2個問題:警察找不到房東,而警衛室也拒絕提供房東資訊給警方!而警方說會寄單請房東報案說明,之後就無下文(那我只能做等待的動作?)問題3:我現在遇到的是我已經報了案,而房東沒去到案說明,一直避不見面,卻直接發律師函給我,要我跟律師事務所聯絡協商租屋處的事,我該理會他嗎?因為房東已經換了鎖,我沒辦法進入,而且他還是在我承租的期間,已經和警衛大樓管理員進入我的...
問答
近期家人接到一堆電話打來說我們有沒有在徵人之類的…就在臉書各大社團上看到有人在po徵人,但他上面的電話號碼是我家人的!有私訊po文者告知他電話打錯!他一開始以為我要應徵,回應了:「好的謝謝!(還傳了一個Line要我聯絡洪先生)」是因為我再次告知他文章上的電話號碼打錯了!才再收到他的答覆:「不好意思,他最後一個號碼打錯!」但我再次請他更改後,他不但沒更改還封鎖我…後續還是一直在臉書上po出徵人文而且電話號碼依然是我家人的!這幾天一直被尋找工作者打電話來…po文者又封鎖我不改文章上的電話號碼!請問這能去報警嗎?要...
問答
社區皆是屋齡30年老舊房屋近日發現有鄰居直接在住家門口(的外側)也就是他家鐵門外(屬於公共樓梯的區域)進行燃燒蚊香的行為又因味道往上樓層飄;故味道隨著門縫飄進屋內濃濃無法散去而我的住家有一個六個月大的寶寶基本上每天我們都是在家裡即便客廳打開空氣清淨機依然無法改善蚊香的味道因此導致我與寶寶開始出現呼吸不舒服而咳嗽一事!也擔心於樓梯間燃燒蚊香帶來危險例如不小心導致火災或污染空氣品質受污染使人長期聞下來身體健康被影響想知道目前可以利用什麼條規約制這樣的惡鄰居?我有拍到在門口點燃蚊香的照片(也可錄影但目前...
文章
一、什麼是職業工會職業工會,顧名思義是一種「結合相關職業技能勞工的工會」,依據工會法規定,職業工會以縣市、職業為一個單位,一個縣市僅能有一個同種職業工會,例如若已有新北市護理師工會,則新北市不能再成立一個護理師工會。只要具備勞工身分,即可加入相應的職業工會,而目前教師可以組織並加入工會,只有軍火業勞工、軍人與其他公務員不得成立與加入工會。職業工會與一般民眾生活相當貼近,在臺灣有許多人加入職業工會,會員數量龐大,但是許多人加入職業工會主要不是為了跟資方有對等談判爭取勞動條件的力量,而是為了方便辦理...
問答
假設我垃圾場撿了一個確定被丟棄沒人要的全新物品~而同事知道這是我撿的物品然後隔一陣子他也沒有詢問我要不要~我就看著他拿走直接放進他的袋子裡~雖然這東西不是我買的~但我確定是被丟棄且不要的~同事這樣的行為算是偷竊嗎?
問答
現在很多應用程式會有「免費試用」的選項,然而在試用期過了以後很多程式並不會另外通知而會直接讓用戶變成付費訂閱,用戶在收到電信帳單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多了這筆花費。如果在付費期間取消訂閱(例如以年計費而用戶在超過試用期的一個月內取消訂閱),是否有辦法退回部份金額?
文章
為了「促使原權利人善盡積極利用其財產之社會責任,並尊重長期占有之既成秩序維持占有的公信力和保障交易安全」,當長期占有他人所有的動產,例如:A把B的筆帶回家持續一段時間,同時又符合民法第768條與第768條之1規定的要件時,占有人可以主張時效取得該項動產的所有權。至於具體應符合哪些要件,才能主張時效取得動產所有權呢?(見圖1)圖1怎麼樣才能時效取得動產?資料來源:鍾秀瑋/繪圖:Yen一、以所有的意思占有占有人主觀上把自己當作所有權人,以「對於自己所擁有物品進行支配」的意思占有動產,就開始計算取得時效;如果一開始...
問答
應徵時間是9點至晚上7:30但常常會有加班問題,但因公司未了省去加班費用直接更改同仁上班時間會加班那天更改下午上班這是合理的嗎!如果時數不夠在以其它天正常加班時間來補足想詢問一下當初是說正常上班但公司卻為了省加班費更改下午上班謝謝回答
文章
圖1住宿業者是私人企業,可以蒐集、處理、利用我的個資嗎?資料來源:黃蓮瑛、黃彥倫/繪圖:Yen一、什麼是個人資料?隨著臺灣社會的進步,對於「隱私權」的意識也逐漸增加,人們漸漸體會到有關個人重要的資訊,其他人不能任意蒐集、處理和利用。目前臺灣針對個人資料的保護,也有「個人資料保護法」做規範。個人資料保護法所定義的「個人資料」內容有很多,其中的關鍵在能不能看到資料就可以辨認知道是誰。在各種個人資料中,其中部分比較敏感的個人資料(通常合稱「特種資料」),包含病歷、醫療、基因、性生活、健康檢查及犯罪前科,原...
文章
報章雜誌上常會看到許多我國演藝圈或政商界名人浪漫至國外舉辦婚禮的新聞。如果這些人之後並未回臺辦理結婚登記,他們的婚姻在國內是否有效?而倘若之後兩人決定離婚,要不要在國內辦理離婚登記(圖1)?圖1儀式婚與登記婚的施行日期資料來源:編輯協助繪製。一、婚姻是否有效,應視是否符合我國或結婚地國家的法律來判斷(一)在舊民法第982條規定為:「結婚,應有公開儀式及二人以上之證人。經依戶籍法為結婚之登記者,推定其已結婚。」這即是俗稱的「儀式婚」。換句話說,在2008年5月22日前(包含5月22日當日),結婚只要有經過不特定...
問答
你好,本人是一名大學生,有一門課程,期末被判不及格。經詢問TA,被告知期末Google表單上傳超時。但我回頭查看Chrome歷史記錄顯示並無24點後也就是次日的瀏覽記錄,故當然不可能超時。此後經友人告知,Google表單url末尾如果出現“?usp=form_confirm”為提交後的確認頁面。而當日的瀏覽記錄中有出現,可以直接證明。然此TA教全程拒絕提供我超時的證明,一口咬定是我遲交,並且伴隨一些令人不適的言論。我在經歷了四五天,精神身體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下,詢問許多友人,各種途徑,gmail寫信二十餘封幾千字,才換得此助教和老師“基於相信同學...
問答
目前有一店面出租中,大樓建商目前尚未設立管委會,卻在店面後門設置垃圾桶,建商表示此為公共區域不淮租客傾倒垃圾在垃圾桶,只給三樓以上的住戶倒垃圾,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如果限制倒垃圾的住戶是否應詢問住戶是否同意放在我們店面後門,如此造成店面惡臭,是否可以直接檢舉建商有違廢棄物處理法,或是依哪一條法規要求建商移走垃圾桶
文章
上篇請見《從法律觀點淺談藝術家、藝術產業與藝術欣賞者面對著作權可以有的思考方向(上)》。一、著作權法中對藝術家的保護(一)著作人格權創作對藝術家來說,是自我實現的過程。藝術家不一定在意取得報酬,反而在乎所創作之作品,在畫作公諸於世人面前時,是否能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呈現。因此,著作權法中賦予藝術家著作人格權之保護,包括:公開發表權(著作人向公眾發表其著作)、姓名表示權(表示本名、別名或不具名及禁止醜化權(禁止他人以損害其名譽之方式利用其著作)。一旦第三人改變藝術作品之內容、形式或名目,顯已影響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