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我家有另一棟房子是爸爸生前專門買來給阿嬤住的,現在房子是我媽的名字。阿嬤現在走了,名下沒有任何財產,只有些許遺物(都是不值錢的生活用品)。阿嬤除了我爸(二子)過世,還有一個長子及兩個女兒(已嫁)在世。上述情形,身為直系孫子(房屋持有人的兒子)的我可以將他的遺物作清理嗎?是否需要得到我大伯及兩位姑姑的同意?若得不到同意,可以直接清理嗎?
問答
那時候在KTV唱歌,A先生喝醉兩次進來我們包廂,但我們雙方不認識,我朋友已經跟他說過2次不要來我們這亂,最後A先生嗆我朋友單挑跟我朋友在包廂外走廊起口角,朋友進來包廂跟我們說這件事後,我們有幾個人跑出去跟被害人爭執,那時候都有喝酒A先生也有,A先生最後什麼也沒表示就直接走掉,後面我自己氣不過衝上去找他理論,但沒有動手打他,最後A先生說他頭部後方有受傷,他當天有驗傷警察有給我看照片,我自己也很清楚我沒打他,做筆錄去看攝影機拍到過程也沒動手打他,前陣子收到刑事傳票要開庭,請問這樣對方吿的成嗎?或是我有什麼需...
問答
未成年人經校方媒介接受學術研究邀請受訪並在簽訂合同後被攝錄訪問過程,惟在未經同意下被公播,製作人與校方是否有刑責抑或民事責任?因此好奇而來訊問台灣的情況: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bJrj98-Gw在香港,最近一則未成年人權益遭中學校方、教職員與校友一併侵害的「公映事件」正鬧得沸沸揚揚。事前,此片涉事的學生受邀作社會學或教育方面的研究而應邀受訪並攝下上述影片的片段,亦有跟研究方及校方訂下書面合約訂明播放空間與對像,事後校方與攝製團體反口並作電影公映使有關學生的未成年人權益被踐踏之餘,更遭受道德勸...
問答
日前可能因在論壇平台黑特賣家,故被賣家封鎖,但並非惡意捏造,皆講述事實。但官網內還有因之前退貨,無法直接退現金,只能轉為購物金,尚有新台幣1000多元的購物金,但現在被賣家IG封鎖,無法得知其新品上架資訊,亦無法參與其IG直播+1之購買行為,想請問這樣是否合法?是否有損消費者之購買權益?謝謝
文章
圖1當離婚證人要做哪些事?資料來源:劉嘉宏/繪圖:Yen一、協議離婚,需要至少2位證人在書面上簽名並且向戶政事務所登記(見圖1)我國民法規定離婚方式有兩種,第一種是裁判離婚,也就是由法院依法審理,然後作成是否准予離婚的裁判;第二種則是協議離婚(又稱兩願離婚或合意離婚)。依民法第1050條規定:「兩願離婚,應以書面為之,有二人以上證人之簽名並應向戶政機關為離婚之登記。」由此可知,協議離婚除了夫妻雙方要有離婚的意思外,更需要有2位以上的離婚證人簽名,並且離婚雙方當事人再一起親自向戶政事務所辦理離婚登記。二、離婚...
問答
在上班的時候因為跑服務先被他用門撞然後我有摔門的動作關門了就直接走了對方衝出來從後面進行了正面被鎖喉的動作有監視器畫面完整的影片本人本身具有憂鬱症的症狀但是被打完到目前沒有去複診的情況有診斷證明因為害怕也有休息很多天想爭取最大化的賠償
問答
想請問使用警槍時,所發生的法律性質應屬於行政處分、行政事實行為、即時強制,抑或是直接強制?
問答
我目前在A公司兼職,非正職員工,期望找性質相似的工作增加收入,但發現當初與A簽訂的契約中,包含受任期間競業禁止條款(非經A事前同意,不得從事性質相似的工作),並如果違反,契約即行終止,且要付高額懲罰性違約金且負其他民刑事責任。想請問這樣的條款是否有實質效力?並沒有要揭露A公司的商業機密,只是純粹想找另外工作,但擔心如果按照合約乖乖告知A公司,公司就會直接禁止並被關注。
問答
我代購的商品都是由買家自行上海外平臺選擇再交由我下訂,近日遇到一位請我代購商品,商品費用也由我墊付的買家,在商品寄出後卻以沒錢為由不取貨,包裹退回後買家拜託我再幫她寄出一次,以為買家是真心悔改所以又再次寄出,經過多次提醒後也是以未取收場,現在買家不願出面解決此事,商品為買家自行選擇也很難再賣出去。想詢問以下問題1.請問由買家自行選物的代購模式算不算"客製化委託",此模式是否不適用消保法第19條內的七天鑑賞期保護?2.一般網購未取貨不會有刑事責任只有民事,可是這個代購模式是否能涉及刑事的詐欺,買家承諾"會...
問答
家裡附近於3月多新開一間燒烤店,後門在我房子的側邊,每日不定期會飄入烹飪異味進到家裏面,經了解亦有鄰居投訴環保局要求裝設設備改善,卻不見效果,至今每日皆有環保局人員來稽查,想詢問:1.是否可以提出民法第793條提告,嚇阻或請求精神及健康損害賠償?2.因為家人曾直接當面告知他們問題,故此之後有他人檢舉就會來我們家半夜尖叫發出怪聲擾亂睡眠,踢我家外牆辱罵三字經等,目前心生恐懼,備感威脅,請問這可以怎麼樣錄影才能有效蒐證,或提告?
問答
您好我是剛要創業的小型公司想要詢問1.關於員工上下班遲到,未打卡,我該如何處置?遲到按造政府規定依照工作比例去扣薪那未打卡的部分呢?可以視同曠職扣特休半天嗎?或是三次未打卡就扣特休半天?2.關於員工事項未完成或是未按照時間繳交報表該如何處理?可否案件數計算扣100元或是其他合法的扣薪方式或是當月獎金直接扣除不發放如果有其他建議的方式也歡迎提供謝謝您撥空看我的信件謝謝
問答
管理委員會3月份發布公告,告知依照管委會例會決議事項,區分所有權人不得將房屋出租給有犯罪紀錄者或是無法出示無犯罪紀錄證明者,已遷入的租客於隔年在出示其證明即可;5月份又發布公告:入住中的租客需在一周內提供良民證,否則將依規定暫停一切服務(包含通行磁卡等)。不是提供不出來,只是覺得這樣運用多數決執行部分人群歧視並且剝奪其權力非常不合理。想請問的是:1.管理委員會有權向承租戶要求提供良民證嗎?2.管理委員會在去年12月才開第一次的區分所有人會議,而我們已在去年10月份與屋主簽訂條約及入住,並且直接預繳整年份租金,不...
問答
公司採紙本簽核,申請請假需求,需附上戶籍謄本,近期老闆不在辦公室,故發mail通知,想詢問可不經員工本人同意,除申請單外也將個人戶籍謄本直接掃描附上,並發送給其他同仁(不同階級主管與人事部同仁)嗎?因戶籍謄本上有諸多家裡的隱私,故想詢問公司這樣的行為可行嗎?有可保障員工隱私的相關規範嗎?
問答
因被告在無具體證據下對原告提出恐嚇及妨害名譽告訴,經檢察官裁定不起訴;原告提供監視器畫面及證人作證,對被告提出妨害名譽,並由檢察官提起公訴,但被告於法庭上卻直接向法官說原告毆打被告,請問這樣被告的行為構成毀謗嗎?另外,被告針對同件不起訴案件,再次向地院提起訴訟,這樣被告會構成誣告嗎?以上兩點,可以用損害賠償要求被告賠償嗎?
辭典
圖1國定假日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內政部訂定要放假的紀念日、節日,例如:除夕、初一、初二、端午節、中秋節;以及各中央主管機關指定要放假的日子,例如:勞動節。延伸閱讀:1.湯官翰(2021),《一般公司企業可以直接適用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嗎?》。2.法律百科問答(2020),《公司的工作規則關於請假只寫「依照勞動相關法令辦理」,想知道有哪些假別,規範的法令依據分別是什麼?》。註腳勞動基準法第37條第1項:「內政部所定應放假之紀念日、節日、勞動節及其他中央主管機關指定應放假日,均應休假。」紀念日及節日實施...
文章
一份「判決書」的作成,代表一個審級的結束,而這回合究竟是誰贏誰輸?要不要賠償?准不准離婚?能不能上訴?等諸多爭議,都可以在判決書內找到答案,所以看懂判決書,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不過,因為民眾比較常碰到的是民事與刑事訴訟,所以本文範圍僅限縮在民事與刑事訴訟判決書的介紹。首先,依據民事訴訟法第226條規定,民事判決書上應記載的事項包括以下:一、當事人姓名及住所或居所「網路公開的判決書」跟「當事人收到的判決書正本」,在這部分的記載上會有些微不同。(一)姓名透過網路公開的判決書中,在過去有段時間,當事人的姓...
文章
在筆者撰寫介紹作為犯與不作為犯的文章中曾提及,不作為犯可依「是否只能以不作為的方式完成犯罪」分為「純正不作為犯」和「不純正不作為犯」兩種型態。其中,「不純正不作為犯」的成立是以具有「保證人地位」為前提。(見圖1)圖1什麼是保證人地位?資料來源:楊舒婷/繪圖:Yen 一、「保證人地位」的意思保證人地位指的是「有防止犯罪發生的義務」。也就是當我說「你有保證人地位」時,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你有防止犯罪發生的義務」。我國刑法第15條第1項規定:「對於犯罪結果之發生,法律上有防止之義務,能防止而不防止者,與因積極行為...
問答
近日找工作時,錄取一家科技公司簡稱A告訴我是做app錢包功能,負責出入金功能開發(但應該沒有直接碰到真的錢,頂多就單純開發功能而已)入職後我被分派到這間公司的分公司簡稱B主管跟我說我是負責做A公司的工作但被分派到B公司我發現B可能有在做博弈業的營運(公司開到很晚)但我並沒有參與營運,我只有單純的開發錢包app功能有幾個問題1.請問這樣我會觸法嗎?2.如果有的話會觸犯甚麼法律呢?3.如果離職後公司出事我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問答
大家好:社區管委會為一辛苦之職位,為維護社區生活品質,定期開會決議事項。但社區停車場出現亂停車位之住戶,該住戶本身已有車位,但汽車停不夠,常會佔用其他住戶的車位。問題如下1.區權人會議召開恐緩不濟急,管委會可否用開會決議,限制該住戶不能進入停車場,但又不確定管委會的決議有無效力或是侵害基本人權。2.若召開區權人會議做成社區規約,可否直接針對該住戶車輛禁止進入或是施以違約金,不知此規約是否牴觸基本人權。
文章
一、酒類的產製、銷售、標示及促銷皆受菸酒管理法的拘束(一)菸酒管理法第1條規定就有提到「為健全菸酒管理」。因此,對酒類的產製、銷售、產品標示及促銷,菸酒管理法皆定有相關規範。(二)至於哪種類型的「酒」才會受到菸酒管理法的規範呢?依據菸酒管理法第4條第1項規定,原則上就是酒精含量超過容量0.5%的飲料、其他可供製造或調製這類飲料的未變性酒精及其他製品。因此如果符合規定,無論是啤酒、水果酒、蒸餾酒(例如白蘭地、威士忌)或料理酒等,都會受到菸酒管理法的拘束。二、酒類廣告、促銷必須加註警語為避免刺激過量或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