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本人於巨龍保全112/1/1任職於斗六明基擴場工地保全一職.由於112/2/3被安委會的趙威主任無顧漫罵.導致本人身心受創.所以當下本人就提離職了本人於112/2/4就沒有上班了我原本112/2/1-112/2/2號排休.但是公司之後只給我3600的轉帳算加班費..本人覺的公司隨便的亂算薪資.因為ㄧ天的加班費用×2的話差不多就3000多元了.還有公司還在本人領薪日2/10-/3/10號直接扣本人薪資一個月扣了1275連扣兩個月.本人製服離職後已全數歸還保全公司了.但是保全公司還是沒照法令規定直接扣本人薪資照勞基法本來休假日或是排休日上班不是算雙倍的工資嗎?連扣兩個...
問答
2023/5/1勞動節遇到週一,還可以補休嗎?會因為是輪班制或變形工時的勞工而有什麼不一樣嗎?
問答
在申請人身障補助的個人所得計算中,依照社會救助法及身心障礙生活補助發給辦法計算條件中無明確記載應列入勞保退休金,想請教依勞基法的法意上退休金應為保障勞工退休生活,在身障補助辦法中應列入個人所得中嗎?
問答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第十六條之一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符合勞工保險條例、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就業保險法或全民健康保險法所定資格者,學校應於聘約有效期間為其投保勞工保險、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就業保險及全民健康保險。何謂符合法所定資格者?校方以須滿授課12小時者才符合標準?
問答
請問倘若機關屬於公務機關,法定員額編制人員100人以上,其中6人為勞工身分,請問:(1)按照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第2條規定略以,「.....其事業場所勞工人數在三十人以上者,亦應分別舉辦之,...」,請問機關勞工只有6人,需要召開勞資會議嗎?(2)按照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第3條規定,「勞資會議由勞資雙方同數代表組成,其代表人數視事業單位人數多寡各為二人至十五人。但事業單位人數在一百人以上者,各不得少於五人」,請問公務機關屬於此辦法所謂的「事業單位」嗎?
專區 - Podcast
棒球在臺灣是相當受到關注的運動,尤其在國際賽事舉辦時,總會掀起一陣全民棒球熱。而隨著職棒聯盟成立,到旅外球員引起旋風,再因為令人痛心的假球案而受到重創,臺灣棒球運動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直到今天,棒球重新站穩腳步並且持續發展、帶給球迷歡樂。在這其中,「工會」作為職業團體,依法具有簽訂團體協約、處理勞資爭議、促進勞動條件、舉辦勞工教育、舉辦康樂活動、協助會員就業等任務,而中華職棒球員工會(TPBPA)在臺灣的棒球運動中,其實扮演著重要角色。雖曾一度陷入停擺,而後在危機下重振,中華職棒球員工會與臺灣棒球發...
問答
2021年6月上班途中發生車禍造成骨折撕裂傷,有住院半個月療養,在家休養八個月,其中勞保薪資已支付,團保尚未支付,之後詢問公司團保賠償事宜,配合態度非常消極,且團保期限已快過。故詢問第一個問題,公司若消極態度不配合申請團保賠償,是否有無違反之虞?另外,公司有去年八月請我簽一張和解書,告訴我說是團保的申請文件,但至今無下文,眼下團保期限已快過,公司若持續消極不配合,是否可請勞工局介入?最後一問,除勞工局外,我可透過怎樣的作法,獲得我應該有的團保賠償?
辭典
圖1休息日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雇主應以7日為一個週期,主動給予勞工2日的休息,其中1日為例假,1日就是「休息日」。休息日不一定在週六、日,可由雇主、勞工協調安排。休息日可以加班:雇主取得1.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2.個別勞工也同意,勞工可以在休息日出勤。勞工可領加班費或是選擇補休。休息日出勤的工時,屬於加班工時,會算入每月加班時數上限。延伸閱讀:林大鈞(2019),《在不同類型的假日出勤,如何分別計算工資?》註腳 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1項:「勞工每七日中應有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一日為休息日。」
問答
以前常跟同事講幹話說要叫人來勞檢公司都超怕勞檢,上網看網友們也都這樣說後來自己創業開公司後突然開始擔心員工會不會也這樣做(我都有遵守勞基法,但是怕遇到惡意報復的不良勞工)勞檢員真的都很麻煩嗎?
問答
2023年有很多補班日,而最近的「113年(西元2024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的補班日則少了很多。請問法律上,「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與「政府機關調整上班日期處理要點」到底是什麼層次的標準?這篇(https://www.legis-pedia.com/QA/question/698)有提到「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是命令,但需要被這兩個規定拘束的人,實際是哪些身分的人?是只有公務員還是包括其他人?為什麼實際上很多勞工的作息,也必須跟著政府機關的日曆表來進行呢?另外,對企業人資來說,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謝謝
問答
很常遇到雇主在工作當日完成,收取勞報單與簽單,但都要3個月後才給款,有時匯款還會扣除手續費?這個有法可管嗎?勞工局是否會介入這樣的公司?
問答
我是部分工時人員,公司因人力緊縮,在我上班時告知我排班至本期班表結束,就沒有我的班了,也告知我其他的點沒有缺人。我以為我會有資遣費。過了幾天,公司分店通知該店即將歇業,正職員工可選調職到他點或選資遣。主管突然又再次找我談,說明他店有缺部分工時人員,但上班時數可能是我現在的1/4,我希望直接資遣即可。主管卻說公司對於部分工時人員只有轉點或自願離職!這點我真的沒辦法接受,這是變相要我自己離職。我拿起合約書,上面是有一點提到:乙(勞工)方應在甲(僱主)方所指定之工作場所接受各項指派工作及甲方之指揮監督。乙方...
問答
請問一下,最近和院方主管和護理長(本人已表達是工會會員)開會有表達對於1.國定假日和休息日被排要出來上班,加班,白夜on-call是否可用白紙黑字同意書簽署認定勞資雙方認同,人資主任拿出當初簽署的不定期契約(2018)來回絕。2.在9月份班別一出來,在九月預班告知護理長我不on-call,但是被口頭警告這樣不能上夜班!3.九月班表一出來是白班,29號中秋節和30號連續兩天小夜班。跟護理長表示中秋節出來上班是之前抽籤決定,我就上中秋節的班。但30號我拒絕出來上班。九月份只休七天。九月的假護理主任在這次會議也提出要我配合單位,我沒...
問答
您好請問若勞工希望終止勞動契約,且還有許多特休假沒休的情況,為了符合勞基法預告期的要求,此時勞工能否實際上僅安排三到五天的實際交接時間,而之後的預告期間都採取把特休假用完的方式呢?特休可以拿來抵充預告期嗎?雇主可以不准許嗎?此外,如果雇主在這三到五天內,找不到人來交接的話,可以怎麼處理?謝謝
專區 - Podcast
暑假快到啦!對學生們來說,再撐過期末考就可以快樂的規劃一段充實的暑假,不管是要進修、學習新技能,或者來趟打工換宿壯遊之旅,都是很棒的選擇呢!打工換宿也不是學生的專利,不論是退伍、轉職後的空檔,或者是單純想給自己一個放空、享受生活的時間,都很適合。然而必須要注意的是,打工換宿其實有很多法律上該注意的事情,業主跟小幫手之間是什麼樣的關係呢?打工換宿時,雇主可以不用特別擔心員工安危嗎?包吃包住不給現金其實不一定OK?小幫手想放假時該怎麼辦?其實打工換宿這樣乍看之下輕鬆有趣的活動,從法律的角度來說,也需要...
範本
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非自願離職勞工有參加就業保險的非自願離職(失業)勞工或特定身分的失業者,向勞保局申請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時,要填這份申請書。勞工因為非自願離職,向公立就業機構登記求職,正接受全日的職業訓練時,就可以申請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補貼生活所需的支出。其他相關文件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時要提供離職證明文件,文件可以參閱「離職證明書」;如果失業期間還沒開始接受職訓,可以先向勞保局申請失業給付,文件可以參閱「失業給付申請書」。範本的來源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申請書的範本,來自勞動部勞工保險局(2019),《職業...
範本
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籌組工會或處理工會事務的人會需要。理事、監事名冊是籌組工會的文件之一,此外,工會在每年度決算後30日內要將理事、監事等人的名冊報請主管機關備查。同樣情形要提出的還有會員名冊,可以參閱「工會會員名冊範本」。範本的來源工會理監事名冊範本,來自臺北市政府市民服務大平臺(n.d.),《01、組織企業、產業、職業工會》,下載Word檔(.docx)請點我,PDF檔(.pdf)請點我。註腳工會法第11條:「I組織工會應有勞工三十人以上之連署發起,組成籌備會辦理公開徵求會員、擬定章程及召開成立大會。II 前項籌備會應於召開...
範本
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有參加就業保險的勞工,保險年資達到1年,在子女滿3歲以前請育嬰假(法律上稱為「育嬰留職停薪」),需要向勞保局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和勞保、就保續保時,需要這份申請書。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金額是留職停薪前6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的60%(2021年7月1日起政府加發20%育嬰留職停薪的薪資補助,與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合併發給,不用另行申請)。範本的來源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及續保申請書的範本,來自勞動部勞工保險局(2021),《育嬰留職停薪津貼及續保申請書》。下載Word檔(.docx)請點我,PDF檔(.pdf)請點我。下載勞保局...
辭典
圖1例假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雇主應以7日為一個週期,主動給予勞工2日的休息,其中1日就是「例假」,另1日是休息日。例假不一定在週六、日,可由雇主、勞工協調安排。例假加班有嚴格限制:只限於勞動基準法第40條所提的「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極特殊狀況,如果沒有這些法定原因,即使勞工同意,也不能在例假工作。加班工資要加倍發給,此外,事後勞工可以補假休息。延伸閱讀:林大鈞(2019),《在不同類型的假日出勤,如何分別計算工資?》註腳勞動基準法第36條第1項:「勞工每七日中應有二日之休息,其中一日為例假,一...
辭典
指個別勞工或雇主不組織團結體、不加入團結體,或退出團結體之權利;同樣地,也包括個別公會或個別雇主團體,不與其他工會或雇主團體結合為一(更大的)團結體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積極團結權的一體兩面。是為了對抗來自於同一方的不當或不法侵害。註腳楊通軒(2017),《集體勞工法--理論與實務》,增訂5版,頁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