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
指依社會通常情況與認知,可以認為創作人有合理機會或可能見聞被抄襲的著作而言,例如擔任教授研究助理而有機會閱覽教授的著作,或與歌手租用相同錄音場地而有機會聽聞尚未公開發表的歌曲等情形。
問答
請問室內設計師離職後公開行銷任職期間的設計作品,會違反著作權法嗎?或者需要標註著作權人(前公司名)嗎?
問答
請問我網站的每個網頁,要出現在Google搜尋結果裡的話,是不是代表Google必須透過爬蟲,把我網站裡每個網頁都複製起來呢?如果是的話,是不是代表Google有著作權法的「重製」行為?那這樣是合法的嗎?Google會有什麼著作權法的問題嗎?還是說其實每個網站都希望Google多多重製自己的網頁,讓自己網頁被更多人知道,所以沒有什麼網站會覺得Google的重製有問題呢?
問答
想請問一首流行音樂的著作權是否可以分演唱者、作曲、填詞?還有其他的嗎?如果我是聽音樂自行編譜(沒有看過原本的歌譜),這樣的行為算是著作權法的改作嗎?如果想自行編譜並加上原來的歌詞,放上網路販售,要向誰取得授權呢?
問答
假如沒有事前取得原歌詞的著作財產權人的同意或授權,在社群貼文活動標語中使用多首改編過的歌詞、歌曲名稱、歌手名稱,不知道這樣會不會觸犯原歌詞著作財產權人的權益呢?
問答
電影播放中,發現有人使用手機偷拍照片或偷錄影,其他民眾可以等電影播放後再找影廳服務人員處理,還是最好立刻找影廳服務人員呢?什麼才是法律上最好的處理方式?電影播放中,偷拍照偷錄影,真的是犯罪行為嗎?(應該是著作權第91條?),如果真的是犯罪行為,而且是當場的犯罪行為,屬於現行犯,那真的任何人可以逮捕嗎?其他民眾跟影廳服務人員有權逮捕盜錄的人嗎?還是有其他事理上比較好的處理方式?這樣的行為,又有什麼民事責任呢?謝謝(先前問過看電影中途的光線與聲音干擾的疑問https://www.legis-pedia.com/QA/question/3057另...
問答
很多書的版權頁,都寫著「版權所有,翻印必究」。可是著作權法裡面好像沒有「版權」這兩個字。「版權」的用語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請問「版權」是正確的用語嗎?定義是什麼?
問答
假如無行為能力人與限制行為能力人的著作在經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同意後使得利用而後續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及利益分配權一樣要交由法代代理或同意之嗎?利益分配是屬法律上的純獲利益還是非純獲呢?
問答
手邊有歷史悠久的黑膠唱片,已經無法確定歌曲的著作權人是誰(創作者或是出版黑膠唱片的公司),我可以自行轉成數位檔案保存嗎?數位檔案可以上傳到Youtube,或是對外販售嗎?
問答
準備補習班,價格不便宜,如果選雲端授課,合購一組帳號一起觀看是否侵犯著作權或犯其他法律?補習班是否可以提告?類似netflix家庭方案那樣,共享帳號。謝謝
辭典
圖1犯罪主體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為求通俗易懂起見,先用一句句子的構造談起。以敘事句為例,有主語+述語+賓語三個部分(如同英文句子的Subject+Verb+Object)。在「張三偷李四的錢」這句句子裏,「張三」是主語。把這個敘事句和竊盜罪聯結,「偷」是犯罪行為,「張三」是行為人,他便是犯罪主體。刑法分則裏的各種犯罪,其犯罪主體以自然人(個人)為限。但是在特別法中,法人也可能成為犯罪主體。例如依照著作權法第101條第1項規定,對於法人(譬如出版公司)也要科處罰金。
問答
在社群網站上常常會看到貼文分享等等,如果不按分享直接引用圖片會不會有侵犯著作權的疑慮,又或者貼文下面常常有人會以有趣的圖片來回訊息,那些人用的圖片會有法律上的爭議嗎,還是說不用經過作者的同意就可以引用?這是合法又或者是合理使用的嗎?
文章
言論自由是我國憲法所保障的基本人權,而新聞媒體(尤其是網路媒體平臺)使得言論自由的傳播更加無遠弗屆,但同時也可能嚴重侵害他人的名譽權。本系列文章僅聚焦於媒體報導的內容是「事實的陳述」或「意見的表達」,以及有無合理的查證(下一篇)等問題,加以初步探討。(見圖1)圖1怎麼樣的媒體報導已經侵害名譽權,需要賠償?資料來源:喬正一/繪圖:Yen一、名譽權的侵害民事上對於侵害名譽權的認定,與刑法誹謗罪的認定並不相同,民事上判斷某人的名譽權有無受到侵害,應以社會上對這個人的評價是否有貶損作為判斷依據,但侵害名譽的不...
文章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代,臺灣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關鍵樞紐,屢次展示出令人自豪的突破與成就。而在這些令人矚目的進步背後,專利制度是不可或缺的支柱,它為創新的火花提供了保護的屏障以及運作的燃料,確保發明得以實現並推向市場,同時社會大眾也能接觸到新知,促進知識傳播,進一步推動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專利師」在這過程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他們憑藉專業知識和技能,將發明人的創意轉化為具有排他法律效力的專利權。更重要的是,當專利權遭遇挑戰或爭議時,專利師所提供的專業諮詢和鑑定意見,往往成為解決紛爭、判斷風險的關鍵...
問答
參加同學對於「答案」享有著作權嗎?模擬考試中心舉辦免費模擬考試,可以將參加同學的答案用作教師研習教材例子嗎?
問答
我在網路上聽到一首曲子,想將它當作我拍攝短片的背景音樂,但試過各種方式,還是查不到這首曲子的創作者是誰。網路上顯示曲子的上傳日期是2019年,應該還在著作權保護期限,在找不到創作者情況下,我可以直接利用嗎?或是該怎麼做才能合法利用呢?
辭典
圖1調解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發生紛爭(糾紛、爭議)的雙方當事人,經由調解委員居中調解(協調、勸解),互相讓步,達成共識,取得一項彼此同意接受的解決方案。這個和諧處理的方法及其過程,稱之為調解。調解的應用範圍很廣泛,散見在許多法律之中:詳見民事訴訟法第2編第2章,家事事件法第2編,商業事件審理法第2章,勞資爭議處理法第2章,勞動事件法第2章,著作權法第5章,刑事訴訟法第271條之4,消費者保護法第5章第1節,行政訴訟法第2編第1章第8節,鄉鎮市調解條例各該規定。
問答
您好!感謝抽空閱讀我的問題,我是一名日文老師,想開設日語教學的podcast會在podcast中朗讀日本新聞網站的新聞內文(如NHK/TBS等新聞網站),並解說內文使用到的文法跟中文翻譯,想請問這樣是否會違反著作權法?是否會侵權呢?若侵權,日本是否可跨海提出訴訟呢?謝謝您!
辭典
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保障人民生活所必須,不受國家侵犯且可以向國家請求利益,例如:生命權、身體權、財產權、人身自由等權利。以我國憲法規定來說,有明文保障的基本權稱為「列舉基本權」,例如言論自由、居住遷徙自由等;而另有「概括基本權」,是為了避免掛一漏萬,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在憲法當中,但透過概括條款與憲法解釋而承認的基本權,如隱私權。註腳中華民國憲法第11條:「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中華民國憲法第10條:「人民有居住及遷徙之自由。」中華民國憲法第22條:「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
問答
市面上有很多動物造型的商品,若兩款不同公司生產的動物造型抱枕玩偶顏色造型細節皆相同是否代表一定侵權呢?還是需要判斷先生產的公司方設計之商品是否具特別的特徵若是設計和自然界動物大多相同那是否還享有著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