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為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因不當的短期舉債進行長期投資,於是出現了資金調度的問題,導致A公司陷入財務困難及停業危機,而債權人(銀行團,包括管理銀行及其他債權銀行)認為A公司仍有浴火重生的希望及可能,於是向法院聲請對A公司准予重整的裁定。
到底什麼是公司的重整?法院准予重整的裁定有什麼效力呢?
所謂股份有限公司的重整,依公司法第282條第1項規定,是指公開發行股票或公司債的股份有限公司,發生了財務困難、暫停營業,或有停業之虞等情況,但這家公司又還具有重建更生的希望及可能,此時這家公司本身或利害關係人可以向法院聲請對公司裁定准予重整[1]。而重整的目的在於協調債權人、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的利益,是一種使陷於困境中的公司得以維持與更新事業的制度。
依公司法第282條第1項之規定,除了公司本身可以聲請以外,以下的利害關係人都可以向法院聲請公司重整[2]:
依公司法第282條第1項之規定,必須同時具備以下要件,才可以向法院聲請公司重整[3]:
當法院准予公司重整的裁定送達公司之後,公司的業務經營、財產管理處分權都會移交給「重整人」,過程則由「重整監督人」監督交接,並向法院聲報,此後公司股東會、董事及監察人的職權,都應停止[4]。
交接的同時,公司的董事及經理人也應將和公司有關的一切業務及財務帳冊、文件,與公司的所有財產都移交給重整人[5]。而公司的董事、監察人、經理人或其他職員,對於重整監督人或重整人提出關於業務或財務狀況的疑問,有義務答覆[6]。
另外,公司的董事、監察人、經理人或其他職員,如果有以下行為,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6萬元以下罰金[7]:
依公司法第294條規定,公司經法院裁定重整之後,公司的破產、和解、強制執行及因財產關係所衍生的訴訟、非訟事件等各項程序,均當然停止[8]。
法院在准許公司重整之前或之後,都可以依公司、利害關係人的聲請,或依職權,裁定做以下各項緊急保全處分[9];
包含在法院准許重整裁定前就成立的「重整債權」;依法享有優先受償權的「優先重整債權」;對公司有抵押權、質權或留置權等擔保債權的「有擔保重整債權」;以及對公司沒有以上擔保債權的「無擔保重整債權[10]」。這些債權的債權人,只能在重整程序中行使權利,例如向重整監督人申報;而上述的債權人如果沒有進行申報,則不得依重整程序受清償[11]。
回到前面的案例,由於A股份有限公司已面臨財務困難及停業的危機,如果A公司的債權人(銀行團)認為A公司仍有重整更生的可能,可以向法院聲請裁定A公司重整,但前提是這些債權人必須持有相當於A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金額10%以上的債權[12]。
如前面介紹的,在法院對A公司做出准許重整的裁定後,A公司的業務經營及財產管理處分權就須移交給重整人,原A公司的股東會、董事、監察人等職權均停止,交接過程則由重整監督人加以監督[13]。而A公司的破產、和解、強制執行及因財產關係所生的訴訟、非訟事件等程序,也都當然停止[14]。
此外,法院還可以依照利害關係人或重整監督人的聲請,或者依職權,對A公司發出緊急的保全處分[15]。
註腳
廖家儀(2022),《公司的最後一哩路(一)——有限公司的解散與清算》。
廖家儀(2022),《公司的最後一哩路(二)——公司沒錢可以破產嗎?破產程序如何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