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 刑事犯罪 / 侵害生命、身體、健康 什麼構成傷害? 輕傷 傷害 文:吳景欽(認證法律人) 刊登於 2018-10-24 最後更新於 2022-11-29 A與B發生口角,A拿美工刀刺向B的上半身,B快速閃躲所以沒有受傷,卻因此受到驚嚇,而至精神科看診,並於吃藥數日後才痊癒。則A有無觸犯輕傷罪? 一、故意輕傷罪的成立要件 (一)傷害罪的類型 除了主觀上分為故意、過失外,針對傷害結果,又區分為輕傷罪[1]、重傷罪[2]。 圖1 傷害他人會被處罰嗎? 資料來源:吳景欽 / 繪圖:Yen (二)故意輕傷罪的要件:(見圖1) 故意傷害人的身體或健康者,就可能構成輕傷罪[3]。所以,是否構成輕傷罪,取決於傷害行為是否造成受傷的結果。如果有傷害行為,但沒有產生受傷結果,就屬未遂,因為輕傷罪不罰未遂,原則上不罰。但如果對象是直系血親尊親屬(如父母),則此等傷害未遂之行為,仍可能成立對直系血親尊親屬暴行罪[4]。 至於傷害的結果,除有形的生理受損之外,也包括無形的健康受損。只是對於健康受害的狀態,較難從客觀判斷。 二、A是否構成普通傷害罪 (一)A拿刀故意刺向B,屬於傷害行為,只是因B躲開,才沒有對B之生理造成傷害。 (二)B因此受到驚嚇,必須至精神科就診及吃藥,出現所謂創傷後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於司法實務上,肯定此等精神上的重大打擊,屬於傷害人之健康[5]。 (三)所以A即便沒有造成生理受傷的結果,仍對健康造成無形傷害,成立輕傷罪。 三、法定刑 (一) 輕傷罪的法定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00元以下罰金[6],且本罪為告訴乃論之罪[7]。 (二) 若傷害致死,法定刑為無期徒刑或7年以上有期徒刑;若傷害致重傷,法定刑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8]。 (三) 輕傷罪為法定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及告訴乃論的犯罪,如果達成和解,被害人就會撤回告訴,案件就終結。而對輕傷罪,檢察官可為緩起訴處分[9],法官也可為緩刑[10]或判處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而可易科罰金[11]。 (四) 輕傷罪的法定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屬不得上訴第三審的犯罪[12],但第一審判決無罪、第二審判決有罪,例外可為上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