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法科人物誌專欄/路是自己選的,累了就換下一個人接手 — 專訪法律百科讀者 Rich

文章主圖
刊登日期 2025-04-16

法科人物誌專欄/路是自己選的,累了就換下一個人接手 — 專訪法律百科讀者 Rich

刊登日期 2025-04-16

每個人的經歷都是一頁值得書寫的篇章。在法科人物誌「讀者故事」系列中,我們親身訪談讀者的真實經歷,或許是初探法律領域時的好奇,或許是參與司法程序的心路歷程與體悟。透過這些故事,讓我們看見法律與生活的多重面向,激發更多思考與理解。

生活中,我們經常在不同角色之間轉換,每個角色在我們心中佔據著不同位置,每個階段也都有值得我們努力的目標。

 

長期關注法律百科的Rich,正是不停在多重身分切換的人。現年50多歲的他,在家中是個盡責的先生與父親;在職場,他是一名保險業務員,除了盡心盡力為客戶服務外,也加入企業工會,參與處理工會會員的勞資爭議,致力於改善保險業務員的工作條件。如今,他是台大法律學分班的學生,而這也是他認識法律百科的起點。

從不懂法律到在法律的路上

1998年,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為勞動部)將保險業納入勞動基準法的適用範圍[1]。Rich所屬的保險公司因此成立企業工會,剛踏入保險業的Rich也隨即加入工會。2016年10月21日,大法官作出司法院釋字第740號解釋,認為保險業務員與所屬保險公司所簽訂的保險招攬勞務契約,其法律性質應該審酌個案中雙方的關係。若保險業務員對所屬公司具有高度從屬性,則該契約就屬於勞動基準法上的勞動契約,保險業務員也會被認定為勞工,而享有相應的法律保障[2]

 

由於保險業務員是否屬於勞工身分,必須回歸到個案判斷,實務上陸續出現許多相關的訴訟爭議與討論,作為工會幹部的Rich也加入了相關的行動。「當時每天清晨5點起床,開始蒐集相關資料,8點與工會成員開會,討論下一步該如何抗爭與行動,自己的業務都沒辦法跑,而且加入工會是沒有額外報酬的,結果搞得老婆都快翻臉了(笑)。」Rich那時候經常困惑為什麼同一個勞資爭議的案件,地方法院與高等行政法院會作出不同的的判決結果,覺得法律很難讓人理解。

 

因為想了解法律的邏輯結構,並運用在自己的生活與工作,去年他開始就讀台大法律學分班,由於學分班的課程比較緊湊,Rich經常跟不上進度。考量目前沒有要準備律師考試,所以Rich並未額外購買補習班函授,只好自己動手搜尋資料:「我會去看判決書,有些專有名詞看不懂,就到法律百科網站查辭典解釋,後來發現你們的文章與專欄對我的工作很有幫助;客戶經常遇到車禍相關爭議,我會去你們網站看一些相關文章,就能大概知道一個方向。」

生活中的法律指南,從遛狗的意外談起

有時候以為不會降臨的意外,卻在平凡的日子中發生了,Rich分享他的客戶遛狗時,脫韁咬人的案例:客戶一天騎車載著小狗,小狗卻突然掙脫牽繩衝向馬路,導致其他駕駛人摔車,被撞傷的小狗瑟縮在路旁,一名路人見狀上前去安撫小狗,卻被剛受驚的小狗咬傷。沒想到這場意外,演變成一場索賠風波,摔車的駕駛人、被咬傷的路人相繼向客戶求償,並提出過失傷害罪的告訴。

 

Rich說:「我的客戶求助於我,後來我在法律百科看到一篇介紹『特殊侵權行為』的文章,讀到動物占有人的侵權責任[3];也在網站上看到關於刑法上過失、相當因果關係等法律名詞的介紹[4],給了我一個方向去跟客戶討論如何和對方談和解,再請律師來協助,最後客戶獲得不起訴處分,很有成就感,很開心啊!」

 

法律百科文章對於法律知識的介紹,經常從常見、實際發生過的案例切入,幫助民眾建立對法律問題的基本認識。當民眾接下來需要尋求律師的專業協助時,這些基礎知識可能可以使雙方的溝通更加順暢。

從知識到實務,只要能幫助到一個人,我們就繼續做下去

「做保險業務的人,互相幫助是很重要的,有些保單這個不保、那個也不保,所以跟對方解釋清楚很重要,有時候幫對方分析完,會發現他根本不需要買了。」Rich就是憑著一股熱情與正義,幫助真正有需要的人,加入工會的這 27 年,他感觸良多:「所以啊,路是自己選的,後來也因為其他人看見我們在工會這麼認真,願意一起加入。就這樣一棒接一棒,有人先上去奮戰,累了就換下一個人接手,而我始終在旁邊。無論是法律問題還是工會的大小事,我們都會去了解、去協助,只要能幫得上忙,我們就盡全力去做。以前擔任幹部,現在是工會代表,我一樣抱持同樣的信念——盡自己所能,讓這條路走得更穩、更遠。」

 

很開心法律百科的文章能幫助到 Rich,這也是我們致力推廣法律普及的初衷,讓每個人上網就能獲得正確、易懂的法律知識。法律百科的文章務求內容白話、可靠,對於法條適用範圍的拿捏,都需要編輯與作者的來回確認,希望能在專業性、可讀性間取得平衡,讓讀者真正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Rich 說:「要解決生活方面的問題,我就會去法律百科看文章、看專欄,最棒的是你們的註腳很清楚,案例連結點下去可以連到司法院的『裁判書查詢系統』,直接看到參考的判決書,很貼心。」

 

最後,Rich 補充:「以前沒有接觸法律,我都會想說事情不是這樣就是那樣,後來才發現有太多不同、不同的案例了,而且因應時代或環境,法律會不斷修正,所以做法律普及不容易,真的也是要有熱忱啊!」

 

在法律普及的路上,我們很榮幸能與社會大眾、法律百科的作者們一起前進。Rich 的故事,希望能鼓勵大家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我們依然相信,理解法律知識,能讓每個人在面對大小問題時,懂得保障自己的權益。

  1.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6)台勞動一字第 047494 號公告
  2.   司法院釋字第740號解釋
    關於保險業務員是否屬於勞工身分,詳細說明可參見法律百科文章:陳俊愷(2022),《保險業務員、醫師或律師,是勞工嗎?》。
  3.   參見法律百科文章:林意紋(2022),《特殊侵權行為(三)──其他特殊侵權行為類型侵權責任》。
  4.   參見法律百科文章:楊舒婷(2022),《真的不是故意的嗎?故意犯跟過失犯差在哪裡?》;法律百科辭典:《相當因果關係》。
法科人物誌

法科人物誌專欄

法律百科邀請各行各業的朋友分享生活經驗,從故事裡,看見法律如何融入我們的日常,形塑我們的社會。

  • 本文為專欄文章,係作者針對特定主題、時事,就其法律專業發表相關意見,內容可能與現行法規實務有所不同,請讀者留意。作者言論不代表法律百科立場。
  • 專欄與文章區不同,關於更多的法律知識介紹,歡迎隨時參閱文章區
perso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