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意識

圖1 不法意識||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 / 繪圖:Yen
圖1 不法意識
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 / 繪圖:Yen

不法意識是一種個人的認知,指的是一個人知道自己的行為違反法律。它在檢驗一個人是否成立犯罪的時候,會放在「罪責」這個層次。也就是一個人必須要知道自己的行為違法,才會用刑法去處罰他,白話來說就是「不知者無罪」。

犯罪者不需要明確知道自己違反了什麼法,第幾條第幾項,只需要知道他的行為違反法律就可以了,例如知道偷東西是不對的,但不需要知道刑法竊盜罪是哪一條。
一個人如果缺乏不法意識,在學理上稱為「禁止錯誤[1]」,視個案情況可能減輕或免除刑責[2]

延伸閱讀:
蘇國欽(2020),《簡介刑事判決書中判斷一個人是否犯罪的流程——三階層理論》。

註腳

  1.   最高法院109年度台上字第5405號刑事判決:「行為人客觀上實施違法行為,但行為人自認為行為合法,此時行為人乃欠缺不法意識(即欠缺違法性認識),即為學理上稱之禁止錯誤。又所謂不法意識,意指行為人認識或意識到其行為違反法律規範或社會規範而與社會共同生活秩序維持之要求相牴觸之意,乃獨立之罪責要素,……。」
  2.   中華民國刑法第16條:「除有正當理由而無法避免者外,不得因不知法律而免除刑事責任。但按其情節,得減輕其刑。」
找不到相關法律用語嗎? 我要許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