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目前在教育類NGO組織工作,今天於網路上發現有人使用本協會具辨識度的名次作為暑期營隊的標題宣傳。將NGO的產出用在商業模式上是有辦法追究的嗎?在名稱、介紹的文字內容、教材方面有可能會有不同程度侵害到協會權益的地方嗎?另外如果有侵害到權益,有辦法追究對方嗎?謝謝
問答
我有天要上網購買28吋的RIMOWA行李箱,發現網路上有賣家標榜提供「德國代購」服務。我聯繫賣家後下訂並付清款項。之後我收到貨物,發現是它是ROWANA行李箱。所以想趁著七日內解約,但賣家回覆「代購」沒有適用消費者保護法,而且他的拍賣網站已將商品下架了,還說我下訂時一定是眼殘看錯了,付ROWANA的錢還想買RIMOWA,所以不給退貨。請問消費者保護法是怎麼規定「代購」的?
問答
仇人跟蹤我去買模型(他們有錄影),並說因為我是退休公教人員的子女,浪費公帑,所以他們跟蹤無罪,真的嗎?他們跟蹤我時我沒用手機錄音(影)。但他們並未把跟蹤我的影片上傳到網路。他們是否觸犯無故跟追他人罪和妨害祕密罪?謝謝。
問答
爬了網站的文,大概知道提告有分成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好奇告人有基本的流程嗎?民事、刑事有無不同?在一開始提告的時候就要決定我是要走民事或刑事嗎?預備提告的人必須本人到法院?如果決定提告,要去哪一級的法院、以及哪一間法院才是正確的?可以選擇離對方很遠的法院嗎?提告要花的錢每個案子都一樣嗎(或是依循什麼規則)?再上訴還要再花錢?提告之後我要怎麼知道案件有順利進入法院?看新聞,有人在網路上辱罵他人,被辱罵的會備好證據去警局報案,請問這個報案就等於提告對方嗎?
問答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有趣的貼文:父親因小孩月考不佳,於是上網出售小孩的PS4。設小孩已取得PS4的所有權,父親在未得小孩同意的情況下出售給甲。請問父親在民事及刑事上有何責任呢?
問答
您好,本人在某日於網路評論店家食物難吃並給一顆心,但實際上我當天沒有消費而是在半年前和同事一起吃的。不過隔天店家把我個人的照片和FB轉到自己的網頁頁面,並遭人轉載到公開社群,另外也上新聞。而在近日我聯絡店家,他們說已經告我妨礙名譽,我也回告回去妨礙名譽了,請問接下來我該如何處理呢?我真的犯法了嗎?謝謝
問答
我家樓上的住戶每天晚上都因為打網路遊戲而大聲罵髒話,大聲對話,每天都要吵到半夜兩三點才會停止,向管理員反應後,感覺越故意了,現在還有小狗叫聲,還不時有桌椅撞擊地面的聲響,我已經快要瘋了,請問有法可管嗎,有想要報警,可是聽說警察不太愛理,請大大為我解答,謝謝。
問答
例如youtube上鬧的沸沸揚揚的gino,脖子事件。三人原先共用一個帳號進行網路創作,若現在三人得拆伙,那之前的影片的所有權/智慧財產權歸誰?影片帶來的流量收益也因此分配嗎?
問答
曾經在中國的網路報導上看過,有一些遊民或是流浪漢會躲在車子的底盤下面,然而駕駛在一般的狀況下,並不會在啟動車子時檢查車體的下方,當因如此,而輾傷甚至是輾斃車體下的人,被控訴過失傷害/致死罪時,有沒有其他可援引的法條可加以為其辯護(例:當時路權的歸屬)
問答
自己有在網路買賣東西的習慣但是今年家裡事情很多奶奶突然重病住院後面病危最後過世幫忙家裡忙前忙後後面朋友要拉我成立工作室結果換這邊也出事朋友搞自殺後面沒死但是乾脆不做了結果本來是說好先幫我分攤一萬多租金的工作室和押金等事前開銷後面不做了變成工作室只有我住過以上費用都要自行負責導致有幾件買賣造成消費糾紛簡單說就是忙和收入不夠沒錢忙到該出貨給賣家的東西弄丟了或是該出貨忘了後面退款部分不是沒錢就是忙到忘了退款後面去警局作筆錄才知道有這幾位沒退到錢被告詐欺請問這樣有機會像圖片說的那樣不起訴的可能性就會很高...
問答
網路常見○○產生器,例如:Meme梗圖倉庫、藏頭詩產生器等,以藏頭詩產生器為例,若產生器是由A所製造,但由B輸入相關詞彙,產生器所生成的詩詞之著作權應該歸誰?
問答
在新聞或網路上有看過補習班老師性騷擾學生的惡行,而且被害人有女生也有男生。萬一遇到,或朋友遇到,被害人這邊要怎麼辦?
問答
若於園遊會擺攤時,販賣以知名動畫電影公司「正版授權」之造型模具製成餅乾、吐司、蛋糕等甜點,是否涉及著作權與商標權侵害?於網路檢索的過程中亦發現相關新聞:「雞蛋糕拚有型侵權卡通模具恐挨告」,文中提及:「若模具未經代理商授權,要是認定有侵權行為,業者恐怕會挨告。」但若以原公司「自身正版授權」之模具所製成之產品,進行販賣或發放的行為是否涉及著作權法之「重製」、「散布」或涉及商標侵權爭議呢?
問答
如標題,我是自學法律的新手,看到書上有提到這兩種憲法,想請問各位,實質意義的憲法是否包含形式意義憲法呢?因為網路上說實質意義憲法不問形式、名稱,只看內容,那形式意義的憲法似乎也符合,只是更嚴格?謝謝。
問答
有法令明確規定:如果調動工作地點,「增加多久的通勤時間」雇主需要提供必要協助?我有看到網路文章說超過「30公里」就需要協助,但是沒有參考來源。雇主應該給予以必要協助包含哪些呢?像是補助車資?配車?如果是從台北調到高雄,雇主需要準備宿舍或補助房租全額嗎?不知道是否有法令明文規定,或是主管機關函釋說明!
問答
根據職安法第14條及第50條,雇主應對公務車進行每日出車前及三個月的定期檢查。請問這如果是一般的小客車也是一樣嗎?是否有規定要檢查到什麼程度?因為看網路上的每日車輛檢查表,包含很多窒礙難行的項目,例如檢查煞車總泵及分泵、發電機皮帶及發電量等。這些一般小公司其實很難在每次出車前都檢查。謝謝!
問答
新媒體藝術創作常以軟體、系統、電腦網路為基礎。也常包含複雜的表現方式,如:非完整現成物、聲音...等,有時需依藝術家原本構想現地製作,使作品能在不同展場有最好效果。如果美術館想典藏新媒體藝術,可否典藏「藝術創作的方法」,取代創作完成的物件?是否就變成「著作權」而不是「物件」的收錄?
問答
您好,想詢問關於網路上跟別人購買的電子講義轉傳友人之行為,講義上僅有標示抄襲翻印必究,但未標注不可轉傳,所以想詢問1.私下用通訊軟體(非多人群組)是否違法?講義原作者是否可提吿?2.由於講義內未提到不可轉傳轉載僅說抄襲翻印必究,那如果我分享到群組(不限人數)與友人分享一下是否違法,原講義編輯者是否可提吿?還請開示
問答
看到聖誕節促銷onsale活動在網路購買隱形眼鏡,我購買了賣家標示的特價一盒新台幣$25元隱形眼鏡,因為覺得很便宜加上滿千才能享有免運(賣家由香港出貨香港寄送運費160up)所以直接下單40盒共$1000台幣下單當天我的信箱有收到賣家通知成立訂單,且廠商也有回傳收到匯款填單紀錄,第二天也收到廠商收款確定,結果在第三天突然來email給我說問題早前把兩項商品價錢弄錯了。要我補差額$18200有搜尋消基會網站說的但書,有一條寫違反誠信原則大量購買有可能訂單不成立。我想說,隱形眼鏡是「日用消耗品」平時我都是10-20盒再買,看到特價就會...
問答
司法院判決查詢系統可以查到民、刑事當事人姓名,是否侵害個人隱私?判決資料公開的公益性是什麼?輕微犯罪經過10後,判決資料仍公開在網路中是否合適?人民是否有被遺忘的權利?http://jirs.judicial.gov.tw/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