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請問:公司沒有上下班打卡,員工經常性於早上起床頭暈頭痛無法上班必須於中下午過後才能到公司上班以致工作時間難以與他人配合已經影響工作進度及損失,需要另聘員工分擔工作,已告知請員工就醫調整好自身狀況,卻回覆這是老毛病無藥可醫。員工已任職近10年,近兩年請假情況越是經常。如公司希望以不適任解雇,能以不付資遣費或是扣除工資以平衡損失嗎。
問答
上個月教招5天,跟公司請公假5天.這個月看到薪資單被扣5天延長工時的錢。月休8天,上班11個小時。問公司會計,對方說教招只會給基本工資,會扣延長工時的錢。想問一下這樣是對的嗎?
文章
有關勞動契約認定的判斷標準,目前有以勞動從屬性,以及以民法債篇各論勞務契約類型定性的角度來處理二種作法。一、具體勞動法相關問題如何適用勞動基準法,受到勞動基準法法條文字影響,有兩種提問形式:人是不是勞工;契約是不是勞動契約勞動基準法(一般簡稱「勞基法」)第2條第1款及第6款規定:「一、勞工:謂受雇主僱用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六、勞動契約:謂約定勞雇關係之契約。」勞動基準法以定義「勞工」來劃設適用範圍,而「勞工」受雇用之契約基礎為「勞動契約」,條文這樣的規定結構使得具體勞動法相關問題如何適用勞動...
文章
刑法第210條:「偽造、變造私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偽造文書,但可能無法直接從字面上判斷什麼叫做文書,其實並不是所有紙本文書都是刑法上所稱的文書,必須符合刑法上文書的特性才算喔,以下將一一說明介紹並舉例。(見圖1)圖1偽造文書的「文書」到底是什麼?資料來源:黃郁真/繪圖:Yen一、文書的特性刑法上的文書是用文字或符號(如盲人點字)記載特定意思的有體物,能在法律與經濟交易上作為證明,並可得知是誰表達了此意思。將上述分別拆開來討論,學說上認為文書應具備下列五...
文章
一、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制度之建立在2011年5月1日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前,因參與工會事務或擔任工會幹部而遭雇主解僱,勞工如要爭取回復工作權,大多數是向民事法院提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訴訟。但因法院訴訟審理期間漫長,且勞工需負擔為數不低的裁判費用,因此在2011年月1日以後,我國參照美、日二國制度,在勞資爭議處理法增設裁決制度,並在勞動部設置「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負責審議不當勞動行為裁決爭議。二、不當勞動行為的具體規定以及分類我國目前的不當勞動行為,分別是指在工會法第35條規定及團體協約法第6條第1、2項規定的情...
文章
一、D可以向B跟C主張出租的管理行為不合法(一)共有物出租要經過多數決因為D為繼承人之一,在完成遺產分割前,會和其他繼承人處於公同共有遺產的狀態。在公同共有物的法律關係下,如果要管理共有物,也就是改良、保存跟利用共有物,須經過共有人多數決同意。而出租共有房屋就是一種管理共有物的方式。(二)管理必須出於為全體共有人管理的意思共有人雖然可以用多數決的方式管理共有物,表面上共有人3個人裡B和C已經有2個人、潛在應有部分合計2/3,兩者都過半,好像可以不管D,直接用多數決將共有的房子出租給E。但是有實務見解認為,管...
問答
提問人您好:公司是否一定要發年終獎金、年前離職能否領年終獎金這兩個問題,都涉及年終獎金的性質屬於「恩惠性給與」或「工資」。「恩惠性給與」是指雇主出於嘉獎或體恤員工等動機而單方面發放,並非員工付出勞力工作的對價(例如年資獎金、進修補助);「工資」顧名思義則是員工付出勞力所換來的、通常可期待會領到的報酬(法律上的說法是「具有勞務對價性的經常性給與」)。如果年終獎金具有工資的性質,公司就有義務要發放。但這通常須個案判斷,無法一概而論,可能會涉及工作規則、團體協約,或當初到職時簽的勞動契約內容,如有個案...
文章
案例中的法院,應該主動職權調查被告能否有效的參與審判與接受審判,亦即被告是否具有在「審判程序中」為自己辯護,進而保護自己利益的能力,這樣的能力稱為「就審能力」(又叫作受審能力)。如果法院認為被告不具備就審能力,那麼依照刑事訴訟法第294條第1項或第2項的規定,法院應停止審判。而判斷被告有沒有就審能力,主要有「心神喪失」、「因疾病不能到庭」兩種原因,以下分別介紹。一、心神喪失關於刑事訴訟法第294條第1項的「心神喪失」,過去刑法上行為人責任能力有無的判斷曾經同樣以「心神喪失」作為標準,但是因為這個用詞是法...
問答
你好,針對問題簡要說明如下:勞動條件的變更需要經過勞資雙方同意/協商,雇主不可以單方面變更。 參考勞動部109年3月20.日勞動條2字第1090130271號函的說明:依勞動基準法第22條第2項規定,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同時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7條規定,工資的議定、調整、計算、結算與給付之日期及方法等有關事項,應由勞雇雙方於勞動契約中約定,並依約履行。工資是勞工因工作而獲得的報酬了,勞工上班遲到的時間,因未提供勞務,雇主得不發給工資,惟應依遲到時間比例扣發當日工資,不得溢扣。至於,雇主是否可以透過片面修改工作規則,...
問答
詢問人你好:依照勞動基準法第2條規定,勞工因工作而獲得的報酬泛稱為工資。勞工有實際提供勞務的事實,雇主即應給付工資。至於元旦是否應出勤,則須檢視貴公司工時制度,如:一般工時、變形工時,以及是否採行輪班制度等進行判斷。此外,勞工因婚、喪、疾病或其他正當事由得請假;請假應給的假期天數及事假以外期間內工資給付的最低標準,則以勞動基準法、勞工請假規則辦理。如有相關疑義,建議向貴公司經辦人員詢問,或檢具勞動契約、工作規則向所轄勞動行政主管機關洽詢。其他相關文章請參考《在不同類型的假日出勤,如何分別計算工資...
問答
當初買房時候y先生的母親希望用兒子的名義去貸款,貸款年為30年,房貸繳款部分為母親與y先生.與y先生的妹妹三人每月平均分攤,並簽立了借名登記與預告登記,因為跟家人吵架不合想另外買房的因素想要更改為父親的名下
問答
雇主借錢給勞工,可以約定按月扣薪償還雖然老闆依法不可以隨便扣發工資,要全額發給勞工,但勞工如果有向老闆借錢,而且雙方當初也同意每個月從薪水中扣一部分來清償,這時候老闆可以依約按月扣薪,沒有違法。但如果雙方沒有約定要每個月扣部分薪水來還錢,老闆事後卻任意扣員工的薪水,可能已經違法。附帶一提,公司其實不能隨便借錢給任何人,包括員工,但是考量到員工與公司的依存關係,公司可以例外用預支、借支薪資的方式借錢給員工,並約定從員工的薪資中扣除借款金額。按月扣薪在員工自請離職後,雇主可以要求員工清償全部借支當雙...
問答
針對問題說明如下:如果是雇主強制勞工於工作日參加與業務頗具關連性的教育訓練,訓練時間應該計入工作時間,另外勞工因為訓練時間所提供的勞務,不同於一般正常工作期間,因此工資的給付可以由勞雇雙方另外商議,假設訓練時間與工作時間合計如超過正常工作時間,雇主應依法支給勞工延長工時工資。如果雇主於工作日舉辦的員工旅遊屬於自願參加性質,未參加的勞工仍有出勤的義務,如果無提供勞務時,勞工需請假或補休辦理,雇主得不發給工資。註腳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1)台勞動二字第33866號函。勞動基準法第24條。
問答
本題中,如果公司把商品包裝好、拿給員工,強制員工購買商品,公司跟執行這項措施的老闆、主管可能違法情況說明如下:如果公司強制員工購買商品,並將員工薪水扣掉商品費用,會違反勞動基準法勞動基準法第22條有規定,公司支付員工薪水要用法定通用貨幣(新臺幣),除非勞資雙方有在勞動契約中約定以商品代替部分薪水,而且要滿足兩個條件:商品代替的金額公平合理、商品是勞工及勞工家屬需要的。符合上面情況,公司才可以用商品代替部分薪水。本題中,如果公司把滯銷、快過期的商品包裝好、強迫員工收下,並將員工薪水扣掉商品費用,就會...
問答
公司原則上必須用新臺幣付薪水給員工勞動基準法(俗稱的勞基法)有規定,公司支付勞工薪水要用法定通用貨幣(也就是新臺幣),如果雇主跟勞工之間有在契約中約好,可以用部分商品代替薪水,雇主才可以用商品代替薪水。前提是,這些商品代替的金額必須公平合理、而且是勞工跟家屬會需要的東西。要求員工分攤過期商品應受罰從前面提到勞基法的規定來看,雇主如果是要求員工買下過期產品,甚至威脅說會有不利的後果,用已經無法販賣的過期商品來替代薪水是明顯不合理的,雇主這樣的行為極可能已經違反勞基法,依法將面臨2萬元到100萬元的罰鍰...
問答
詢問人你好依照勞動基準法第2條規定,工資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的報酬;包括工資、獎金、津貼等經常性給與。如果雇主未給付可能衍生勞動基準法第22條第2項規定,薪資未全額給付的問題。由於詢問案件涉及勞動條件變更、工資認定及給付等爭議問題,建議可以就相關事項,詢問所轄勞政主管機關或申請勞資爭議調解。
問答
你好,針對詢問內容簡要說明如下:依照就業保險法第11條第2、3項(請點選)規定:非自願離職,指被保險人因投保單位關廠、遷廠、休業、解散、破產宣告離職;或因勞動基準法第十一條(請點選)、第十三條但書(請點選)、第十四條(請點選)及第二十條(請點選)規定各款情事之一離職。另外,因定期契約屆滿離職,逾一個月未能就業,且離職前一年內,契約期間合計滿六個月以上者,也視為非自願離職。因此,詢問內容是否可以向雇主提出非自願離職,請參考上述說明。附帶一提,參考勞動部109年2月10日勞動條3字第1090044699號函(請點選)的說...
問答
根據詢問內容提供幾樣檢視的原則,供你參考:依據「職業安全衛生法」第20條第1項前段以及第6項的規定,雇主於僱用勞工的時候,應該施行體格檢查,勞工在雇主要求體格檢查,有接受的義務。再來,按照「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14條第3項規定,如果符合:1.年滿65歲者,每年檢查1次、2.40歲以上未滿65歲者,每3年檢查1次、3.未滿40歲者,每5年檢查1次,經勞工提出已檢查的體格證明時,以及符合「勞工健康保護規則」第14條第2項規定例如,屬於非繼續性、臨時性或短期性工作的勞工,可以免實施體格檢查。另外,根據「勞動基準法」第22條第3項規定...
問答
詢問人你好:依照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第6、7點規定摘要如下,供你參考:天然災害發生時(後),勞工如果有下列其中一種情況,雇主不得視為曠工、遲到或強迫勞工以事假或其他假別處理,且不得強迫勞工補行工作、扣發全勤獎金、解僱或為其他不利之處分:勞工工作所在地經轄區首長依「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以下稱作業辦法)規定通報停止辦公,勞工因而未出勤時。勞工工作所在地未經轄區首長依作業辦法規定通報停止辦公,惟勞工確因颱風、洪水、地震等因素阻塞交通致延遲到工或未能出勤時 。勞工工...
問答
你好:參考勞動部104年6月24日勞動條3字第1040130875號函修正發布「保全業之保全人員工作時間審核參考指引」(下稱參考指引)規範,本件詢問內容綜合說明如下:保全業(保全人員)屬於經勞動部核定公告為適用勞動基準法第84-1條規定(請點選)的工作者,勞雇雙方固然可以另外用書面約定工作時間、例假、休假、女性夜間工作等,但必須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承上,勞動基準法第84-1條規定的用意,在於使部分工作性質特殊者,與雇主間有合理協商工作時間的彈性,但並不是因此就可以使勞工的工作時間完全不受限制、無例假、休假及不另給予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