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涉及買賣物之瑕疵擔保責任這個問題,要看當初賣家販售的時候是否有保證畫作是真跡。如果賣家確實有保證畫作是真跡,那代表畫作的實際價值與買家購買時的認知有落差,會涉及民法上物之瑕疵擔保的責任。發現物有瑕疵,要早點通知,而且解除權或請求權也有一定的行使時間不過要提醒大家的是,買家收到物品後,有檢查通知物品的義務喔,如果發覺買到的東西怪怪的,價值、效用或品質有欠缺的話,買家不能拖延症發作置之不理,還是必須早點跟賣方表示物品有瑕疵,否則法律上會視為買家已經承認這個瑕疵了。通知之後,接下來買家必須在接下來6個...
問答
我在合法的遊戲帳號買賣網站上買了一個帳號,但是後來發現那個帳號是被別人盜來賣給一個賣家的,而那個賣家又賣給我,請問我需要負什麼責任嗎(我是拿到帳號過一些時間才知道是贓物的,我應該怎麼處理
問答
如果有直系親屬目前在銀行工作,那他的一等親、二等親是否會受到法律約束而不能買賣股票?在銀行工作的親屬本人又會受到哪些法律制約呢?
問答
請問輔助人利用擔任受輔助人之輔助人名義,將受輔助人名下之不動產進行買賣,該如何進行不動產買賣契約不成立。
問答
原先被贈與的土地就知道有10坪土地公廟(簽約已標示)土地有一邊有高低落差有建圍牆與道路區隔,已跟買方簽約賣地,但土地鑑界發現有畫到將軍廟(簽約不知未標示),進而發現地籍圖與認知不同,當初土地是曾祖父購買,所有知道此土地的長輩都表示圍牆內的才是我的土地,去地政查詢只有約10年前道路徵收時有土地鑑界過,要怎麼舉證地籍圖可能錯誤,若真的尋找到證明,地籍圖可以申請更改嗎?有法條依據嗎?還有因農地上10坪土地公廟、2坪將軍廟,所以無法申請農業使用證明,快500坪的農地若要賣,要付高達40幾萬的土地增值稅,10坪土地公廟...
辭典
所謂「行政私法行為」指的是國家以私法方式直接達成行政任務的行為,且該行政任務通常是促進人民福利的給付行政,可能的型態有以下兩種:國家直接與人民締結買賣、消費借貸等私法契約,例如:在經濟不景氣時提供廠商紓困貸款,來落實國家的經濟政策。以私法組織型態與人民締結私法契約,例如:臺北捷運公司與乘客訂定運送契約,提供人民交通服務,以達成增進公共福利的目的等。 註腳最高行政法院93年度裁字第1172號裁定︰「次查行政機關為達成行政任務,固得採取強制手段之公權力行政以達行政目的,惟亦可以私經濟方式達成,即學者所稱之...
問答
我媽已經亡生,我媽媽生前的並沒有口頭𠄘諾要把房子賣給孫女,當房子被偷過戶到孫女後二三星期,兒子媳婦孫女又錄影我媽的影當做買賣合約,這樣事後補合約是合法的嗎?有那一個法條可以適用事後補合約是合法的?
問答
不行。實際點會發現,土地所有人取得價金,且該徵收補償金,但買受人之土地卻遭政府徵收,此其不合理之處。在法律上的論述,如下︰一、土地之買受人得依照民§225第二項之規定,向出賣人請求交付該補償金︰(一)債務不履行︰1.按稱買賣者,謂當事人約定一方移轉財產權於他方,他方支付價金之契約。在不動產買賣中,出賣人具有交付該不動產與移轉該不動產所有權之義務,其中關於移轉所有權,依照民§758之規定,土地出賣人應為一法律行為(讓與合意)並辦理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2.本件,出賣人尚未移轉土地所有權於買受人,並未履行其契約上...
問答
針對假新聞,臺灣已有規定刑事、民事、行政責任,立法院也提出國家安全法、社會秩序維護法修正草案以為因應。相關資料可參考立法院網站公布的「網路散布假新聞、假消息之法制研析」。依目前現行的法律:刑事責任有刑法第310條毀謗罪、第309條公然侮辱罪、第151條恐嚇公眾罪、第153條煽惑他人犯罪或違背法令罪等,而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104條尚有意圖使人當選或不當選而誹謗罪。此外,尚有其他特別刑法定有刑責,例如傳染病防治法第63條散布或傳播不實疫情消息罪、證券交易法第155條第1項第6款、第171條第1項及第2項意圖影響有價證券交易...
問答
(本題由法律百科編輯彭雅立回答)先簡單告訴大家結論:刑事上,如果買家網路下標的時間點並沒有明確真心想要讓賣家受損,或是沒有使用詐術,或是賣家財產上並沒有受到損害的話,買家一般不至於成立刑事犯罪喔。至於民事上,網路賣家面對遲延取貨造成自己運費損失的買家,通常最多只能主張侵權行為損害賠償,或是解除契約並請求損害賠償。區分刑事與民事責任說明如下:刑事責任刑法怎麼說?由於刑法對人民侵害程度甚大,沒有必要的話盡量不要動用到刑法來處罰人民,刑法禁止的行為多半會是比較嚴重的行為(像是剝奪行動自由或是偽造文書)...
問答
商品買賣退貨糾紛如題買方退貨後因商品有包裝毀損、滅失的情形發生,造成我方損失,我方依據民法第259條第6款規定索賠包裝的價額,但對方卻說因合約未提及此事宜因遵循採購合約內容不予以賠償,請問合約內容可凌駕法律之上嗎?
問答
本件,如經查證屬實,案例事實為:行為人甲利用電擊器電擊夾娃娃機,使該機器系統錯誤,形成「保夾狀態」。後甲投入10元進行夾取,順利取得A物。試問,甲觸犯什麼罪?一、甲可能成立刑法第320條之竊盜罪:    (一)所謂竊取係指未經原權利人允許,改變持有關係,即未經同意,破壞舊持有,建立新持有。本案中,必須討論:通常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娃娃機業者會同意顧客取走禮物。         1、此「什麼樣的情況」應指成立一有效的買賣契約。也就是說,娃娃機業者設置機台等待顧客,係為一種要約,由顧客投入零錢的行為,係為一種承諾,雙...
問答
露天拍賣以往在買賣雙方皆同意取消訂單後便可申請取消訂單。現在新的取消公告為超過15天後不再受理向平台取消交易申請。露天明明在提倡預購訂單制,因此會有很多超過15天無法供貨需要取消訂單的情況,然後在買家、賣家都同意取消訂單的條件下露天還拒絕取消訂單,無法完成的訂單還強制向賣家收取手續費不退還,向客服反應後只會裝沒看到,我問A他一直答B,請問這是否牽涉刑事相關問題?
問答
爸爸有三個子女(我、哥哥、弟弟),爸爸名下有五棟房子一片400坪土地,在10年前分別把其中四棟房子以買賣的名義過戶給哥哥、哥哥的兒子、弟弟、弟弟的兒子,現在只剩下最後一棟房子。爸爸說要把這棟一樣以買賣的方式給我,但有附加條件是要簽署放棄繼承其他土地跟財產,想請問如果我簽下去房子拿到了,到時候其他遺產我也無法拿到應繼分嗎?還有想問這份放棄書有效力嗎?如果我不簽署,讓這棟房子一樣成為遺產,到時候是不是連同那片400坪的土地跟一棟房子三個人平分?因為爸爸非常重男輕女,我也怕爸爸在遺囑中提到把土地給兩個男生把我...
問答
再通訊軟體上(LINE),說明需求量,也告知會跟此廠商拿貨,但跟廠商多次要批價始終不給,也不給規格,想說應該沒有後續買賣動作,且沒有簽任何合同合約,我就想說沒有想要與他合作,我也把跟他對話紀錄也刪除了,事後打去我公司鬧,公司請我留職停薪把這件事處理完後,再來上班,對方就說我跟他訂購商品棄單,說要吿我詐欺,請問我要怎麼做呢?
問答
您好這邊想提問一下因為我在臉書社團販賣動漫商品但是我是從一個貨源那邊買了10件每件提高500賣出出貨前都有拍照給買家請買家卻在收到貨後紛紛要求退款目前我是有說要退的都退了但是有人去報警說我蓄意詐騙但其實這個小娃娃誰也說不準是正版還是盜版因為真的長得一模一樣而且這種中國製造的也沒有辨認真偽的防盜標籤純粹就是買家上網看一些小紅書或抖音的什麼打假傳言我的貨源賣家是賣給我並且保證是正版商品但我也不知道是盜版的(因該說現在誰也沒有辦法客觀的說明是盜版的)不過現在提供匯款的銀行帳戶被凍結了已形成刑事案件了嗎那法...
問答
目前有房子繼承問題,我母親與她前夫有三位小孩,母親前夫外遇才離婚,母親離開那三個小孩時,最小的已經上小學了,並未撫養過他們。多年後,我母親與我父親重組家庭,在我讀專科時,共同買了這間公寓,母親年老時卻失智了,我妹妹吸毒,我有家庭無法妥善照顧母親,迫不得已在102年2月將母親送至安養院,104年8月母親往生,其所有開支、醫療、日常用品、喪葬費等皆由我支付,那三位兄長不曾探望、不聞不問,直到我母親去逝,這三位接到房子的繼承權狀(公同共有),他們只想變賣房子,那些年我所支付安養費一毛都不給付,對方未曾付出,卻要...
問答
1.首先應該討論契約成立與否︰(1)按法律行為,違反強制或禁止規定者,無效。民法第71條參照。本條所稱之法律行為,係指債權行為,亦即契約行為而言,例如買賣契約、租賃契約等等。另按任何人不得供應菸品予未滿十八歲者。菸害防制法第13條參照。(2)本件,該買賣香煙之契約,其買受人為未成年,違反法律之規定,該契約無效。因此當事人間並未成立任一契約關係,即不生權利與義務。商家就此並無契約上得以向買受人請求支付價金之權利。2.然而,此並非表明商家沒有其他權利可以主張。(1)按無法律上之原因而受利益,致他人受損害者,應...
問答
適用人工生殖法進行人工生殖的人,有資格限制在臺灣,規範管理生殖技術的法律,以人工生殖法為主。所謂的人工生殖,「指利用生殖醫學之協助,以非性交之人工方法達到受孕生育目的之技術。」適用這部法律進行人工生殖的人,只限於不孕夫妻,且經過人工生殖機構評估適合,而且必須至少一方有健康的生殖細胞,而不適用在雙方都必須接受別人捐贈精子或卵子的情況。可知,必須經過層層關卡,才能在符合法律的要求下,進行人工生殖。人工生殖法沒有明文規範「代理孕母」制度運作雙方嘗試過自己精卵結合或是使用夫妻一方的精子或卵子與他人精子或...
問答
有關客戶持續訂料逾4個月部分本案中,季合約於7月31日到期,也就是說8月至11月您沒有與該客戶簽訂書面。既然如此,若是在4個月期間內「客戶有下訂單」且「您直接依訂單需求出貨」,可能依照民法第161條意思實現的法則,雙方已經成立一個「以舊議價進行買賣」的契約。根據契約嚴守原則,雙方當事人都應該要被「舊議價」的約定拘束。有關客戶要求退還貨款部分客戶要求退還貨款,必須要有法律依據才行,例如:「對方認為有情勢變更,而行使民法227條之2的權利」或者「對方認為供貨有瑕疵,而行使民法第359條的權利」等等。否則,客戶原則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