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A在課業之餘,也積極從事公益服務活動。有一天,A在參與公益團體的街頭義賣活動時,在地上撿到現金1000元。但A無論如何詢問,都無法找到1000元的失主。在旁的同伴B建議A可以直接把1000元捐作團體的公益基金,但A依稀記得以前公民老師有提到,撿到東西必須送到警察局。請問A應該如何處理?
撿到東西時,如果這個東西是別人的,也就是有其他人對它享有所有權的時候,除非這個東西的所有人拋棄所有權,否則就算東西遺失,所有人不再持有這個東西(一般稱為「遺失物」),但所有人對遺失物所享有的所有權並不會因此而消失。
正是由於所有人對遺失物的所有權並沒有因為東西的遺失而消滅,法律規定,撿到東西的人(一般稱為「拾得人」)必須儘速通知遺失人、所有人、其他有受領權的人,或報告警察、自治機關,而報告時,應一併交出遺失物[1]。警察或自治機關會依相關規定進行通知或招領[2]。例如拾得人把遺失物送到警察局,警方會清點遺失物後開立「受(處)理案件證明單」給拾得的民眾並查找失主,如果找不到失主,就會在「拾得招領網路公告」網站上公告招領[3]。
所以撿到遺失物除了送到警察局,也可以選擇用儘速通知所有人、遺失人、其他有受領權的人,或向警察局、自治機關報告並交付的方式。但如果沒有通知、報告交付給這些機關,而擅自挪作他用,無論是收到自己的口袋或捐作公益團體的基金,都可能會構成刑法上的侵占遺失物罪,最重可處15000元的罰金[4]。
除了可以送到警察局或自治機關以外,如果是在機關、學校、團體或其他公共場所撿到遺失物的時候,為了使拾得人可以更簡便地就地進行失物招領,並且讓失主更容易找回遺失物,拾得人也可以將遺失物送交這些場所的管理機關、管理人或負責人[5],由他們暫時保管,並以公告、廣播或其他適當方法進行招領[6]。
舉例來說,如果在百貨公司撿到東西,除了可以送到警察局以外,也可以把東西直接交給百貨公司的服務台,由百貨公司的服務台暫時保管並進行失物招領。
不過,這些場所只是為了失物招領的方便,暫時保管而已。如果已經招領了一段期間,失主卻遲遲沒有來領取,這時候還是應該要把撿到的東西,交給警察或自治機關保管。警察或自治機關收到遺失物後,認為有必要的話,還可以再次招領[7]。
拾得人將東西送到警察局後,已經通知失主前來領取而沒來領,或經過招領卻一直無人認領,這時如果從通知或最後一次招領的那天開始起算,已經超過6個月都沒有人前來認領的話,那麼拾得人可以取得遺失物的所有權。警察或自治機關會通知拾得人前來領取[8]。
又為了避免拾得人也一直沒有前來領取,造成警察或自治機關處理上的困擾,法律也規定,拾得人在接到警察或自治機關的通知或公告後3個月內沒有前來領取的話,那麼遺失物就會歸保管地的地方自治團體所有[9]。
另外,如果遺失物的價值在新臺幣500元以下,因為財產價值比較低,考量到招領成本以及遺失物價值的效益,民法特別定有簡易招領的程序[10]。也就是在知悉遺失人、所有人或其他有受領權的人的情況下,儘速通知後,如果自通知或招領之日起超過15天無人領取,或在不知或無法通知遺失人、所有人或其他有受領權的人時,自拾得的那天起算超過1個月的時候,拾得人就可以取得遺失物或變賣所得的價金。
但請注意,如果是不具有財產價值的遺失物,例如疫苗接種的小黃卡、學生證等,則不適用這邊簡易招領的規定,仍需依照上述的一般招領程序進行招領[11]。
雖然A在街上撿到錢以後,無法找到1000元的失主,不過,因為失主對1000元的所有權並沒有因為遺失而消滅,所以A如果沒有把1000元送到警察局、自治機關或場所管理處,而任意把1000元挪作他用,即使不是收到自己的口袋,仍可能會構成侵占遺失物罪。
如果A依法將1000元送到警察局,經過警方通知或招領,超過6個月還是沒有人來領的話,1000元就會變A的,警察會通知A去領。
因此,如果您在路上撿到東西,建議您還是先將撿到的東西送交給警察局、自治機關或公共場所的管理處。千萬不要擅自私吞或把東西挪作他用,以免構成犯罪。
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