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過年前家父反應有一透由朋友認識的友人,突然硬賴他欠他10萬,但因家父很確定並沒有這件事是被對方誣賴,沒有金錢往來也沒有借據本票這些東西,因為是莫須有的事情。但對方背景不單純有黑道背景,之後在過年期間到現在都會在門口堵人,之前家母在門口還被對方恐嚇,家母拿出手機攝影存證被對方推倒把手機敲碎,後來家裡裝監視器對方比較收手但仍常常出現在家裡附近,疑因沒有錢所以硬拗。這幾天家父出門,對方在監視器照不到的範圍開車追人,導致有一點碰撞仍繼續追人,最後家父開到派出所,一下車對方(誣賴者的兒子)就說家父肇事逃逸,...
問答
您好,請問一下前妻在沒有任何告知我的狀態之下就偷拿我的健保卡去診所冒用看診簽名領取管制藥品,而且在107年一年內連續三次,這期間我們是已經沒有婚姻關係了,第一我不知道她是如何盜取到我的健保卡的,第二我去診所瞭解時據診所的醫生她說她是還有帶一位男士冒充是我,所以診所才開立管制藥品給他們順利領走的,想請問一下在民事和刑事我能對他採取什麼訴訟呢?謝謝
問答
請問警方目前要如何使用偵查技巧證明聚眾鬥毆有主觀有故意?
問答
如果他是救生員,他看到泳客溺水但沒有救人,可是泳客最後被別人救起,請問他有刑事上的罪嗎?
問答
陳錦生1、現行「公務人員因公涉訟輔助辦法」係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第二十二條第三項規定:「公務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涉訟時,服務機關應輔助其延聘律師為其辯護及提供法律上之協助。前項情形,其涉訟係因公務人員之故意或重大過失所致者,應不予輔助;如服務機關已支付涉訟輔助費用者,應予追還。第一項之涉訟輔助辦法,由考試院會同行政院定之。」而輔助辦法第5條謂:「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一項所稱涉訟,指依法執行職務,而涉及民事、刑事訴訟案件。」直接排除行政訴訟,是否超越母法之意旨?
問答
請問,我女兒是小學一年級,她身上被班導抓瘀青,且還被老師罵蠢蛋,隔天去學校反應後,又被其班導拿書用力砸胸口,學校表示要調查,且需花2~3個月的時間,才能判奪是否可以讓其轉班,但這段期間,我就得繼續把小孩放在該導師班級,我感到很不安,是否有法令可以保護小孩的安全?
問答
要跟別人聯絡的方式有很多,例如Line、FB的messenger,或者打電話,甚至傳真,那監聽可以監聽哪些內容呢?
問答
本文就提問者的問題,簡要答覆如下︰ 為什麼刑法會規定第246條呢?保護法益作為刑事立法的目的原則︰〈刑法〉的設立是為了禁止「任何人造成他人法益的侵害」,這也是刑事立法的要求,即刑法的每一個法條必須要有想要保護的「法益」(保護法益成為立法的目的),這樣才能把特定行為(例如,殺人行為)予以限制。例外︰然而,我國刑法典中有若干條文(或章節)難以鉤勒出立法者想要保護的法益(或根本欠缺保護法益),或立法者訂立出來的條文,沒辦法去保護他(指立法者)想要保護的法益。欠缺保護法益的刑法規定是過度侵害人民基本權利,應...
問答
本文中,A說出實情之情形,為審判外(非於法庭上)自白,而由他人轉述者,本質上並無異,故應受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第一項自白法則之規範。故,假裝成可信任之人而取供,謂詐欺取得,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第一項之規定。自然不得作為證據。但實務上,除非被告後已受充分告知其權利(如不自證己罪、緘默權等等)且無外力干預時,肯認該陳述,或有可信之特別情況、已經給予被告充分詰問之適當機會,以確保該陳述之真實性,方為合法證據。或依刑事訴訟法一百五十八條之四條權衡理論,由法官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個案判斷。毒樹果...
問答
室友趁本人不在宿舍期間不經本人同意拿走我的物品,而且是挑著拿,本人回宿舍發現物品短少報警處理。警方抓到嫌疑人(真的是我的室友)將案件移送法院,地檢署開偵查庭,本人以證人身分被傳訊,到庭後陳述事件經過,檢察官訊問被告,被告坦承所有遺失物品都是她拿走,接著辯稱都將物品丟棄,隨後檢又問妳都把它們丟掉了齁丟到垃圾桶了齁?那是毀損罪,妳承認毀損罪?被告答承認,本人不同意被告說詞,檢則道,無法到她家搜索。最後問本人是否同意和解,本人說物品中有極珍貴物品無法釋懷,也問如何證明妳都丟掉?有誰看到?並給出不願和解...
問答
警察人員瀆職,民事消費契約後的私法自治暨民事變更契約的消費20元爭議事件,竟爁用刑事法條(詐欺取財)恐嚇,妨害自由強制民事爭議事件及受刑事案件被害的被害人。尚未起訴判決是否可以先提出國家賠償?!
問答
滅證罪條文中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刑事被告案件」,因此湮滅的必須是刑事案件證據。因債務糾紛屬於民事案件,自始即不該當本罪構成要件。詳細請參考:什麼情況可能成立刑法滅證罪?
問答
除了檢警機關的即時庇護、保護令的隔離手段以外,性侵案件的偵查、審理過程中也有其他保護被害人的措施。包括陪同偵查、取證保密、媒體保密、審理保密、隔離訊問及加害者禁制措施。詳細請參考法律百科文章:在法律程序中,有哪些保護性侵被害人的措施?
問答
因您未說明所稱「已交給司法處理的案件」為何(民事、刑事或行政),且未說明目前進度是否已在法院繫屬中,以下僅以您所提問推斷前案涉及刑事案件且已繫屬於法院進行討論:前案涉及刑事案件,可否在前案訴訟程序進行中,針對被告其他違法行為補上新罪證逕行提告?刑事訴訟的流程原則上分為「偵查、起訴、審判及執行」四個階段。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28條,檢察官只要知悉有犯罪嫌疑,就可以展開偵查程序。但實務上除非重大案件,基本上刑事犯罪都由人民自行提出告訴、告發之後,案件才會落入檢察官手中進行偵查。偵查後檢察官依其職權及心證...
問答
請參考法律百科文章:警察在人民車輛上裝設GPS偵查是否合法?
問答
公訴與自訴的不同處,是在「當事人」、「偵查階段」和「舉證責任」。因此,選擇公訴或自訴,在訴訟流程會有不同。詳細請參考文章:黃于玉(2019),《什麼是公訴?什麼是自訴?》、黃于玉(2019),《提訴訟時,選擇公訴或自訴有什麼不同?》。
問答
台灣網路公審、肉搜、霸凌、造謠一直以來都是層出不窮,而媒體記者也很愛上網複製文章來做新聞,甚至連這些公審、霸凌……等劣質文章也一字不漏的複製貼上當新聞。而事後調查出來是假的,造謠者、加害者及媒體記者完全沒有出面道歉,而是急著刪文章。假設:1.今天A發公審/肉搜文,又被媒體給做成新聞大肆報導,請問這樣A跟媒體有違法嗎?如果有B要怎麼提告A跟媒體以及跟風加害的人,B該使用哪些法條?2.如果是造謠文章要怎麼提告A跟媒體及跟風加害的人?
問答
一我國刑法採屬地主義為原則然而在一定之刑度(三年以上)以上兼採屬人主義     刑法第七條是為一種積極屬人的規範,雖犯罪之行為或結果皆不在國內     然而仍是有遵守國家法律之義務。另若犯罪地不罰者,我國即無追訴權。    本題未述明是否具該情勢。二依照槍砲彈藥刀械管理條例第七條之規定   (一)未經許可(二)製造、販賣或運輸(三)同該條第四項,未遂犯應罰之三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理條例第七條之罪得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三千萬元以下罰金。      另未遂犯的減輕其刑之。註腳本法於中華民國人民在中華民國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