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典
圖1無償行為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在民事法律行為中,如果兩方當事人中,其中一方當事人,付出了民法上的物、權利或行為,而沒有得到相對應的代價,這時這一方當事人所作的,就是法律行為中的無償行為。而贈與是最典型的無償行為,例如送生日禮物給朋友,並不會特別要求朋友要付出相當的代價才能收禮(當然,朋友也可能回送生日禮物,但法律上沒有強制規定朋友要回送)。除了贈與之外,把東西單純借給別人免費使用(法律上稱為使用借貸)也是一種無償行為。跟無償行為相對應的概念是有償行為。註腳定義參考王澤鑑(2012),《債...
辭典
圖1商標識別性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商標識別性又叫「區別性」,是商標最重要的保護要件。指透過商標就能讓消費者獨立認識到是表彰商品或服務的標識,並且能與他人的商品或服務相辨別。又分為「先天識別性」與「後天識別性」:先天識別性指商標本身所固有,無須經由使用取得的識別能力。後天識別性指標識原不具有識別性,但經由在市場上的使用,而使相關消費者得以認識其為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標識,即具有商標識別性。註腳商標法第29條第2項規定:「有前項第一款或第三款規定之情形,如經申請人使用且在交易上已成為申請人商品或服...
辭典
指當事人內心想法達成一致。例如:經買賣雙方合意而簽下契約、經雙方合意成立借貸關係。
範本
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安養機構與消費者簽訂之安養定型化契約範本。有需要與安養機構簽訂安養服務契約的消費者,可以參考此範本。範本的來源衛福部安養定型化契約範本來自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03),《衛福部安養定型化契約範本》,下載Word檔(.docx)請點我,PDF(.pdf)請點我。
辭典
圖1不要因行為資料來源:本辭典內容/繪圖:Yen不要因行為(又稱無因行為),是指某項民事法律行為和作行為的原因可以分離,不以其原因為要件者而言。譬如張三簽發一張面額新台幣三萬元的支票給李四,向李四購買一只名牌手錶;李四把支票背書轉讓給王五還債。俗話說「認票不認人」,王五既然已經合法取得支票,張三就不能向王五主張「我沒有欠你的錢」,用雙方並無借貸關係的原因,而不負票據責任。所以票據行為是不要因行為;票據是無因證劵。
辭典
在非刑法的法規當中,出現了刑法的禁止、處罰規定,這些規定就稱為附屬刑法。舉例來說,智慧財產法規當中的著作權法、商標法就有刑事處罰規定;而屬於民商法領域的公司法、證券交易法也有刑事處罰規定。這些並不是刑事法規,但關於其中具體涉及刑事禁止、處罰的條文,也可能回過頭去適用普通刑法的規定。例如A、B、C等3人共同擅自重製知名電影,架設平台營利,會成立擅自重製罪的共同正犯。延伸閱讀:王琮儀(2020),《假貨out!販賣仿冒商品相關法律問題有哪些?(上)刑事責任篇》。註腳說明參考林東茂(2021),《刑法總則》,3版,頁...
範本
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想要購買人壽保險的消費者;販賣合法人壽保險商品的保險公司。這份範本只限於「傳統型」的壽險保單,不包括投資型等其他類型的壽險保單。而且這份壽險是「不分紅保單」,保險有效期間內不會分紅利;如果想要購買的是有分紅的壽險保單,可以參閱「傳統型個人人壽保險定型化契約條款範本(分紅保單)」。至於要怎麼確認想要購買的壽險保單是不分紅保單,依照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的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第102條後段,保險公司必須在銷售文件、保險單面頁及保險單條款的明顯處載明「本保險為不分紅保單,不參加...
範本
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想要購買人壽保險的消費者;販賣合法人壽保險商品的保險公司。這份範本只限於「傳統型」的壽險保單,不包括投資型等其他類型的壽險保單。而且這份壽險是「分紅保單」,保險有效期間內,保險公司會實際的經營狀況等,依照保單約定的分紅方式給付紅利。如果想要購買的是不分紅的壽險保單,可以參閱「傳統型個人人壽保險定型化契約條款範本(不分紅保單)」。至於要怎麼確認想要購買的壽險保單是分紅保單,依照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的人身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第102條前段,保險公司必須在銷售文件、保險單面頁及保...
辭典
多數人包含特定多數人、不特定多數人,法院實務曾有見解,三個人以上的場合,就可以算是多數人;但也有法律直接規定多數人是指超過10人。刑法上,多數人是「公然」的要件之一,最常見的就是公然侮辱。法律立法的例子還有:不特定多數人的利益、被害之多數人。延伸閱讀:1.李侑宸(2021),《公然侮辱罪的「公然」是什麼意思?在網路遊戲聊天室、社群媒體等網路空間裡罵人是所謂的「公然」嗎?》。2.蔡文元(2020),《什麼是公然侮辱罪?》。3.紀欣宜(2020),《線上遊戲中亂罵人是否成立公然侮辱?》。註腳臺灣高等法院100年度上易字第2...
辭典
是指當事人為了避免適用法律的強制規定,用迂迴、規避、鑽漏洞的方式,來達成法律禁止的效果。例如民法規定利率的上限是16%,超過部分的約定無效,如果這時候債主用預扣、重新約定契約等方式,讓實際超過16%利率的借據,看起來沒有超過,這就是脫法行為;為了保護經濟上的弱者,實務仍會認為實際超過16%的部分無效。註腳最高法院94年度台上字第362號民事判決:「所謂脫法行為係指當事人為迴避強行法規之適用,以迂迴方法達成該強行法規所禁止之相同效果之行為而言。」民法第205條:「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十六者,超過部分之約定,...
範本
誰會需要這個範本呢?想要為新生兒保存臍帶血的產婦(消費者);提供臍帶血寄存的生技公司、醫院。範本的來源臍帶血保存定型化契約範本,來自行政院全球資訊網(2011),《臍帶血保存定型化契約範本》,下載PDF檔(.pdf)請點我。註腳如果想要了解業者是否已經依法取得保存臍帶血的資格,可以到食藥署消費者知識服務網查詢,網址:https://consumer.fda.gov.tw/Human/CellLibrary.aspx?nodeID=377。
辭典
俗稱代言人。指廣告主以外,在薦證廣告中反映他對商品或服務的意見、信賴、發現或親身體驗結果的人或機構。廣告薦證者可以是知名公眾人物、專業人士、機構或一般的消費者。註腳公平交易委員會對於薦證廣告之規範說明第2條第2點:「本規範說明之用詞定義如下:……(二)廣告薦證者(以下簡稱薦證者):指廣告主以外,於薦證廣告中反映其對商品或服務之意見、信賴、發現或親身體驗結果之人或機構,其可為知名公眾人物、專業人士、機構及一般消費者。」
問答
關於小孩扶養費以每人每月平均消費計算,但是實際扶養方本身要工作又需租房子,小孩未滿一歲,有請保母照顧,才能安心上班,請問房租及保母費是否已經包含在每人每月平均消費中,還是額外計算呢?謝謝
問答
疫情期間餐廳、咖啡廳不能內用,推出外帶優惠禮券,但禮券使用期限是2個月,請問這樣合法嗎?1.有店家規定禮券逾期就不能使用2.有店家規定逾期的話,以原價計算已經消費的金額,如果有餘款則退還給消費者,也就是說已經使用的部分要用原價計算,不能用禮券優惠價計算。
問答
因為跟朋友有借貸關係幫朋友代收關於收foodpanda或是ubereast貨品與朋友沒有任何抽佣基於人情收貨物最近收到關於刑事局關於這兩筆交易異常這樣會犯什麼法嗎我該如何自保呢
文章
一、土地增值稅的意義、功能及性質土地增值稅是國家針對地主就土地自然增值所取得的部分課稅,讓地主不勞利得的部分歸公。土地的價值可以區分為自然增值與改良增值兩種,如果不是地主對土地改良所生的「改良增值」,而是因社會文明發展及進步,使土地的價值增加的「自然增值」,因為此部分不是地主個人努力所致,對地主而言是屬於「不勞利得」,所以應該「歸公」。在我國法制面不但明文於憲法第143條,規定自然漲價應由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與人民共享;也落實在平均地權條例第35條本文規定自然漲價應依同法第36條規定徵收土地增值稅。故土...
文章
一、親權是什麼?親權是指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在身分及財產上,以保護教養為目的所行使的權利和負擔的義務,具體的表現像日常生活中父母對於子女適當管教、同意訂約和指定住所等都是。至於我們常聽到的「監護權」,法律上的正確用語就是親權。所以常聽到有說法稱離婚的父母雙方想要爭取孩子的監護權,其實就是爭取這裡所說的「親權」,而從前面的說明可以知道,親權不只是權利而已,更多的時候是義務。二、誰能取得未成年子女的親權?(見圖1)圖1法院如何酌定離婚後未成年子女的親權?資料來源:黃蓮瑛、洪群恩/繪圖:Yen依照目前法律的規...
文章
在上篇文章中,我們花了很多篇幅討論房客A自殺後,房東B可能可以主張哪些規定,接下來要討論的是,即使B成功找到法律上的規定,但A已經過世了,B要怎麼獲得賠償呢?又或者B能不能在事前有一些措施,讓憾事不幸發生時,可以降低自己的損害呢?一、B是否可以向A的繼承人求償?本系列文章的案例事實,是承租人A在租屋處內自殺,造成房東B的利益受到損害,並不是A的繼承人(案例中,即A的父母)侵害B的利益,B真的可以向A的父母求償嗎?關於這一點解析如下:(一)民法繼承相關規定按照目前的民法規定,繼承人在死者(被繼承人)過世之後,會...
問答
想請教一下請求金錢損害賠償時除了週年利率5%以外可以計入通貨膨脹、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因素嗎?如主計處公布的CPIhttps://www.dgbas.gov.tw/point.asp?index=2105年時的物價是100的話111年3月的近期是106.33也就是如果債務人在105年就賠償給我100塊,我那時還可以買到100塊的東西但在111年3月的現在才賠給我100塊,已經沒辦法買到本來是100塊的東西了因為通貨膨脹及CPI上升了這個損害賠償可能是定期給付,如確認僱傭關係中的工資給付也可能是固定金額的,如積欠或短少的加班費不知道能不能計入通貨膨脹、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因素?或...
問答
賣家同意退款,但是多次跟賣家聯絡,表示倉庫貨品太多不用退回。擔心之後有消費糾紛,可是賣家不提供退貨地址和編號,想問有沒有相關條文可以保障?有查詢消保法20條,但是他是未經消費者要約,我是有要約,但也要退貨,對方也同意,但不知道有沒有符合條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