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電子報
訂閱推播
訂閱電子報
登入
/
註冊
關於我們
關於法律百科
法律百科 Q&A
媒體報導
講座活動
品牌書
網站使用指南
網站.隱私條款
聯絡我們
專區
法科!輕鬆點︱Podcast 頻道
圖文包
法律百科故事館
文章
法律入門
救濟與訴訟程序
房子‧土地‧鄰居
消費‧借還錢‧契約
損害賠償‧保險
家庭‧父母子女
性別
健康‧醫療‧銀髮族
勞動‧工作
公司‧企業‧法人
智慧財產權
刑事犯罪
基本人權‧政府
車‧交通
環境‧衛生
國際法
其他
問答
法律入門
救濟與訴訟程序
房子‧土地‧鄰居
消費‧借還錢‧契約
損害賠償‧保險
家庭‧父母子女
性別
健康‧醫療‧銀髮族
勞動‧工作
公司‧企業‧法人
智慧財產權
刑事犯罪
基本人權‧政府
車‧交通
環境‧衛生
國際法
其他
辭典
熱門辭典
法律翻譯機
範本
法律入門
救濟與訴訟程序
房子‧土地‧鄰居
消費‧借還錢‧契約
損害賠償‧保險
家庭‧父母子女
性別
健康‧醫療‧銀髮族
勞動‧工作
公司‧企業‧法人
智慧財產權
刑事犯罪
基本人權‧政府
車‧交通
環境‧衛生
國際法
其他
登入
/
註冊
我要寫文章
寫作主題清單
文章
最新文章
法律入門
53
救濟與訴訟程序
112
房子‧土地‧鄰居
84
消費‧借還錢‧契約
55
損害賠償‧保險
19
家庭‧父母子女
90
性別
22
健康‧醫療‧銀髮族
36
勞動‧工作
108
公司‧企業‧法人
25
智慧財產權
43
刑事犯罪
131
基本人權‧政府
50
車‧交通
13
環境‧衛生
10
國際法
5
其他
7
刑事犯罪
問答
全部領域
法律入門
救濟與訴訟程序
房子‧土地‧鄰居
消費‧借還錢‧契約
損害賠償‧保險
家庭‧父母子女
性別
健康‧醫療‧銀髮族
勞動‧工作
公司‧企業‧法人
智慧財產權
刑事犯罪
基本人權‧政府
車‧交通
環境‧衛生
國際法
其他
選主題
刑法原則
竊盜、強盜、搶奪
詐欺
毒品、賭博
網路犯罪
妨害自由
侵害生命、身體、健康
妨害名譽
妨害秘密
妨害性自主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
妨害婚姻及家庭
妨害風化
公共危險
贓物
偽造文書
偽造貨幣及有價證券
毀損器物
損害債權
妨害公務罪
妨害投票
偽證
滅證
誣告
其他犯罪
刑罰
真的不是故意的嗎?故意犯跟過失犯差在哪裡?
楊舒婷
(認證法律人)
4
2022-12-30
刑事責任因為涉及生命刑(死刑)、自由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等處罰,對於人民權利的影響甚鉅,所以不只應該作為處罰的最後手段,在適用上也必須謹慎以對,只有法律上有明文規定...
(more...)
罪刑法定原則
劉立耕
(認證法律人)
31
2022-12-09
圖1 什麼是罪刑法定原則? 資料來源:劉立耕 / 繪圖:Yen 一、罪刑法定原則的目的(見圖1) 觀察刑法第1條的規定,可以推論出,如果國家想處罰某個行為(例如殺人),前提...
(more...)
囤積口罩當心觸法!認識「空白刑法」
王琮儀
(認證法律人)
14
2022-12-23
一、防疫期間為了哄抬物價而囤積口罩,可能面臨哪些罰則? 行政院及下轄單位衛生福利部,因應肺炎疫情而公告口罩為禁止囤積的物品,若是非法囤積,將可能面臨以下刑責(圖1): (一)刑法 ...
(more...)
刑法效力問題(上)──外國人在臺灣犯罪,可以用我國刑法處罰嗎?
吳孟勳
(認證法律人)
12
2022-12-23
一、決定刑法效力的主要標準:屬地原則(見圖1) 圖1 中華民國刑法的效力範圍 資料來源:吳孟勳 / 繪圖:Yen (一)屬地原則的定義 我國刑法在判斷哪些人的犯罪可以被處罰的標準是...
(more...)
刑法效力問題(下)──在外國發生的犯罪,可以用我國刑法處罰嗎?
吳孟勳
(認證法律人)
20
2022-12-23
前一篇說到,根據屬地原則及法律規定,在中華民國領域內的犯罪都可以用中華民國刑法來處罰,無論犯罪者的國籍為何。這一篇,我們來談談其他的情況。 一、不論犯罪地或犯罪者國籍為何,都能適用...
(more...)
為什麼精神障礙者可以減輕刑罰呢?
李緻柔
(認證法律人)
6
2022-12-20
每當社會發生重大殺人案件,「教化可能性」、「精神障礙鑑定」等相關名詞總會在審判時冒出來。常聽到「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就是我們俗稱的兩公約,也引出...
(more...)
什麼是既遂?什麼是未遂?
楊舒婷
(認證法律人)
18
2022-12-09
在《犯罪階段的認識》中曾提到,犯罪階段可以分為五個階段:決意、預備、著手、完成行為、發生結果。而在行為人著手後,才會有既遂與未遂的討論。 當行為人著手後,發生犯罪結果,即稱為...
(more...)
一罪不二罰
劉立耕
(認證法律人)
9
2022-12-09
一、定義 刑法是針對行為人的「行為」進行處罰,一個犯罪行為不論造成多大的損害,也只能被處罰一次,這就是「一罪不二罰」。其理由在於,當行為人已因其行為受到處罰後,其身分就不再是「犯罪...
(more...)
行為後刑法修法,審判時該適用新法還是舊法?——從舊從輕原則
劉立耕
(認證法律人)
18
2022-12-09
一、行為後法律變更產生的問題 根據罪刑法定原則,要處罰一個行為,必須在行為當下法律已有明文的處罰規定。但如果行為當下的法律規定之後修法變更(例如甲在公眾場合罵乙是豬,觸犯刑法第30...
(more...)
什麼是既遂與未遂?既遂與未遂的關係、類型與效果
劉立耕
(認證法律人)
26
2022-12-09
圖1 從未遂到既遂 資料來源:劉立耕 / 繪圖:Yen 一、定義(見圖1) 既遂指的是犯罪結果已完成,而未遂指的則是行為人已著手於犯罪行為,但犯罪結果尚未發生。以殺人為例,假設A...
(more...)
‹
1
2
3
›
寫文章
寫作主題清單
寫作說明
×
謝謝您參與法律普及的行動。請留下您的資料,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絡寫作細節。
姓名
*
Email
*
所屬單位與職稱
*
寫作主題
*
參與動機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繼續瀏覽代表您同意我們的
使用條款
及
隱私條款
×
鼓勵您多舉例,讓法律名詞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