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文章 / 勞動‧工作 / 職場平權 遇到職場霸凌,除了訴訟,還可以怎麼作? 職場霸凌 霸凌 職業安全衛生 蒐證 申訴 文:侯嘉偉(認證法律人) 刊登於 2021-07-16 最後更新於 2025-03-17 上一篇《什麼是職場霸凌?遇到職場霸凌可以怎麼作?》一文,說明了職場霸凌的定義,以及面對職場霸凌可以透過訴訟保障法律上權益。但要主張法律上權益,大多要透過司法或行政機關等外部單位介入,如果想先嘗試在單位內部處理時,可以採下列的作法: 一、盡可能蒐集證據 保障自己權益的難處,有時就在於缺乏明確的證據,尤其進入訴訟,每項主張都講求證據證明,所以蒐集相關的證據非常重要,例如工作上往來的電子郵件、通訊軟體對話紀錄、書面、錄音或錄影等,或曾經有因此反應、申訴或心理諮商、就醫治療等紀錄,要盡可能蒐集、妥善留存相關證據,當自己嘗試內部處理的作法仍無法改善的時候,有留下證據,將來才有機會成功地為自己發聲。 為了證明自己遭職場霸凌而錄音蒐證,如果是錄下非隱私性的對話(例如在多人參與的會議上遭到言語霸凌,而用手機錄音),法院實務認為是合法的、證據可以用在法庭上證明自己有被霸凌[1]。同時,如果在有多數人活動、出入的廠區、辦公室等公共空間錄音,也較不會有刑法妨害秘密罪[2]的問題。 二、向專責單位提出申訴 根據勞動部公告的「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的規定[3],當申訴單位收到申訴後,建議在3日內成立處理小組展開初步處理。以下是受理申訴單位要執行的流程說明: (一) 受理與初步檢視 申訴人填具事件通報表[4]並附上相關佐證資料後,受理單位(通常為人資部門或職業安全衛生單位)應立即對申訴內容進行初步檢視,確認案件是否屬於需進一步處理的範疇。 (二) 成立處理小組 為確保調查與處理過程的公正及保密,建議受理單位在3日內成立處理小組,由跨部門專業人員所組成。小組成員除了包括人力資源、職業安全衛生、勞工代表等,還有法律、醫護或心理等外部專業人士,藉此確保各角度專業意見的納入。 (三) 初步調查結果通知 受理單位應向申訴人通報案件處理進度或需要補充的資料,並在2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可以延長1個月),告知調查結果和後續可能的處理步驟。 這樣的內部處理流程,目的在確保所有疑似職場不法侵害案件能夠及時、妥善且公正地進行調查與處理,並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保護與後續支援。 三、小結 除了上述方法、機制,政府亦有提供勞工及工作者與職場壓力有關的免費心理諮商服務[5],也有企業有提供員工協助方案(EAP)[6],可以提供員工關於工作、法律、心理、醫療等諮詢服務。在面對職場霸凌的同時,也要維持心理健全才能保護自己,所以受害者可以透過相關資源諮詢或看精神科、心理醫師,減輕自己的壓力及負面情緒,保持冷靜不要回應霸凌者的挑釁,並循單位內、外的合法途徑尋找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