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問題
我們去過哪
媒體報導
最新成果
登入
/
註冊
關於我們
願景與任務
計畫故事
網站.隱私條款
網站使用指南
常見問題
品牌書
聯絡我們
文章
法律入門
房子‧土地‧鄰居
消費‧借還錢‧契約
損害賠償‧保險
家庭‧父母子女
性別
健康‧醫療‧銀髮族
勞動‧工作
公司‧企業‧法人
智慧財產權
刑事犯罪
基本人權‧政府
車‧交通
環境‧衛生
國際法
其他
問答
法律入門
房子‧土地‧鄰居
消費‧借還錢‧契約
損害賠償‧保險
家庭‧父母子女
性別
健康‧醫療‧銀髮族
勞動‧工作
公司‧企業‧法人
智慧財產權
刑事犯罪
基本人權‧政府
車‧交通
環境‧衛生
國際法
其他
辭典
範本
法律入門
房子‧土地‧鄰居
消費‧借還錢‧契約
損害賠償‧保險
家庭‧父母子女
性別
健康‧醫療‧銀髮族
勞動‧工作
公司‧企業‧法人
智慧財產權
刑事犯罪
基本人權‧政府
車‧交通
環境‧衛生
國際法
其他
寫文章
寫作主題清單
文章
最新文章
法律入門
55
房子‧土地‧鄰居
55
消費‧借還錢‧契約
38
損害賠償‧保險
12
家庭‧父母子女
82
性別
20
健康‧醫療‧銀髮族
30
勞動‧工作
97
公司‧企業‧法人
18
智慧財產權
36
刑事犯罪
153
基本人權‧政府
28
車‧交通
11
環境‧衛生
4
國際法
2
其他
4
勞動‧工作
問答
全部領域
法律入門
房子‧土地‧鄰居
消費‧借還錢‧契約
損害賠償‧保險
家庭‧父母子女
性別
健康‧醫療‧銀髮族
勞動‧工作
公司‧企業‧法人
智慧財產權
刑事犯罪
基本人權‧政府
車‧交通
環境‧衛生
國際法
其他
選主題
勞工
外籍勞工
軍人
公務人員
教師
職場平權
求職
勞動契約
工作規則
工時
工資、福利
勞資會議
職業安全衛生
職業災害
勞工保險
終止勞動契約、失業
退休
工會
勞資爭議、調解、訴訟
雇主以業務性質變更為理由解僱勞工,是否合法?需不需要先預告?勞工該如何主張權利?
黃胤欣
(認證法律人)
6
2020-11-20
圖1 以「業務性質變更」為理由解僱勞工,合法嗎? 資料來源:黃胤欣 / 繪圖:Yen 雇主依勞動基準法第11條第4款規定終止與勞工間之勞動契約,除須具備業務性質變更外,還須符...
(more...)
什麼是職業訓練生活津貼?
侯嘉偉
(認證法律人)
5
2020-11-06
我國有關勞工的社會保險權益,除了一般常聽到的勞工保險相關給付(如生育、傷病、醫療、失能、老年給付)保障外,其實還有另一個叫做「就業保險」的保障。就業保險給付的項目有5種...
(more...)
被雇主資遣了,勞工有哪些權益可爭取呢?資遣費又要怎麼計算呢?
匿名(認證法律人)
5
2020-10-16
勞動關係如何結束? 勞動關係的開始需要勇氣,結束需要智慧。而勞動關係的終止,可以各從勞、資雙方的立場來看。 雇主終止勞動契約的情況 由雇主提出的終止又分兩類情況,一類俗稱資遣...
(more...)
謀職假是什麼?該怎麼請?
張學昌
(認證法律人)
8
2020-07-15
找工作不像買速食,需要搜尋適合的工作、準備資料以及面試,整個過程曠日廢時。 我國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勞基法)為了保障人民可以在被解雇的時候,與新工作之間可以「無縫接軌」,因此有俗稱...
(more...)
離職、請辭要遵守什麼程序?
雷皓明
(認證法律人)
、
張學昌
(認證法律人)
6
2020-07-03
原則上勞工辭職應該提前通知雇主,不可擅離職位,除非符合勞動基準法的例外條件,才不須提前通知。 勞工辭職原則上應提前通知(見圖1) 圖1 勞工想離職怎麼辦? 資料來源:雷皓明、張學昌...
(more...)
什麼時候可以解雇?應提前多久通知?
雷皓明
(認證法律人)
、
張學昌
(認證法律人)
6
2020-05-26
依照勞動基準法,雇主「無法繼續聘任勞工」,或是「勞工造成雇主損害」時,雇主可以終止勞動契約(俗稱解雇、資遣)。只要符合以下介紹法定終止事由,並遵循法定終止程序,就屬於合法資遣;如果...
(more...)
我可以請公司發給服務證明書或非自願離職證明書嗎?為什麼要區分是不是自願離職?
康立賢
(認證法律人)
9
2020-05-26
雇主依法須提供服務證明書(即離職證明書)給勞工 按勞動基準法第19條明文規定:「勞動契約終止時,勞工如請求發給服務證明書。雇主或其代理人不得拒絕。」此條文規定的「服務證明書」...
(more...)
什麼是大量解僱?——談談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
黃蓮瑛
(認證法律人)
、
張祐寧
(認證法律人)
6
2020-04-13
根據我國勞動部統計,2019年第一季大量解僱的件數與人數分別為45家、3,357人,截至2019年4月底止,大量解僱案件數更快速累計達到63件,直至同年9月底止,累計已達14...
(more...)
寫文章
寫作主題清單
寫作說明
×
謝謝您參與法律普及的行動。請留下您的資料,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絡寫作細節。
姓名
*
Email
*
所屬單位與職稱
*
寫作主題
*
參與動機
親愛的法律百科夥伴,您好!
歡迎成為網站的一份子。
法律百科是知識分享平臺,不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網站及作者對內容不負保證責任。如您有個案需求,敬請洽詢專業律師。
我們的
網站條款
.
隱私條款
鼓勵您多舉例,讓法律名詞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