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前往待答
選主題
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無故侵入他人住宅是違法的,但其實刑法侵入住居罪所處罰的行為並不僅限於此。如果對房子有管理權限的人已經要求您們離開,您們卻仍無故逗留(法律上的說法是「受退去之要求而仍留滯」),確實有觸犯侵入住居罪的可能。 另外需留意的是... (more...)
減輕其刑究竟要減多少,要由法官按照個案情節裁量斟酌。司法院發布了「刑事案件量刑及定執行刑參考要點」(可在司法院官網查尋),提供法官作參考之用。提問所說的情形,或許是舉了個極端的例子吧,應當不會發生。在個別案件中,當事人如果認為判決減刑不適當... (more...)
除了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熟知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以外,現行法對於假訊息、謠言的規範其實相當多,有刑罰也有行政罰。背後大致上都有維持社會或經濟秩序、避免資源浪費……各種公共政策上的考量。 以下只是簡單舉例幾項... (more...)
請參閱法律百科文章:刑事犯罪領域,妨害性自主主題,《與未滿16歲的人合意性交成立犯罪嗎?》相關解説。 (more...)
依照刑法第76條前段的規定,緩刑期滿而緩刑之宣告未經撤銷者,其刑之宣告失其效力。提問所述情形,緩刑既然未被撤銷,原案判決的宣告刑早已失效,不會構成前科。假如別無報考簡章規定的消極事由,就有報名資格。 (more...)
刑法第337條所處罰的侵占遺失物罪,必須是侵占「並非出於本意而脱離本人持有的物品」才會成立犯罪。大樓住戶當作垃圾丟棄的物品,既然不是「遺失物」,便不會構成犯罪。尤其是裝在垃圾袋或丟進垃圾桶裏面的東西,顯然已被拋棄,足以證明物主不要此物。假如... (more...)
妨害名譽罪的提告期限(法律名詞叫做「告訴期間」)是六個月,被害人在六個月內隨時可以提出告訴。雖然已經公開道歉了,如果對方不肯原諒的話,仍有提告的可能性。 (more...)
提問人您好,關於這個問題,會牽涉到竊取能源的法律問題。但另一方面又涉及到學生權益的問題,除了釐清其中的法律問題以外,若天氣確實酷熱而難以上課,建議用各種方式向學校或者地方主管機關反映,以維護師生權益。以下單純就法律面的問題進行討論: 接電可... (more...)
您好: 從您的問題來看可以感受到您的焦慮,不過首先還是要提醒,若您的描述為真,此事件並非您的問題而是錯在對方,所以向父母或師長求助並沒有不對,有成人的協助或許更能妥善處理,是否需要害怕父母知情,可能可以再考慮。至於您的疑問,以下簡單討論相關... (more...)

更多法律知識:請搜尋關鍵字,或看文章
成為殺人案件的律師為被告辯護時,很容易遭來質疑或撻伐,諸如「他是壞人,... (more...)
一、A威脅要將杜撰B違法的影片寄給公司,讓B沒工作的行為,可能觸犯恐嚇... (more...)
說到加密貨幣您會想到什麼呢?在多數人腦海中肯定是「詐騙」這兩個字。確實...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