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前往待答
選主題
在網路上發生言語糾紛,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有公然侮辱罪、誹謗罪等妨害名譽案件的問題,而目前網路上常見身分不明的匿名帳號,在不知對方身分的情況下該如何提告呢?以下簡單說明: 涉及刑事案件可以向警察報案 被罵的人可以自行截圖、準備相關證... (more...)
什麼是搜索? 一般常聽到的搜索,是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當中,是針對刑事犯罪進行調查、偵查的手段。針對可能犯罪的人、可用來證明犯罪的證據,原則上都需要由法院核發搜索票,由檢警進行搜索。這是因為搜索會影響到受搜索人的居住安寧或隱私,所以... (more...)
未滿14歲的人沒有「責任能力」 首先先談責任能力的概念。要用到刑法來處罰一個人,必須要這個人對自己的行為具有充足的認知,可以知道自己是否違法、並控制自己不要違法。所是一個心智成熟健全、可以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就會具有「責任能力」。而我國針對... (more...)
什麼是「收押」? 「收押」並不是法律上的正式用語 法律條文其實沒有「收押」這個用語,通常是用來表示「一個人遭到羈押了」,而羈押是指「為了確保這個人一定可以接受刑事偵查、審判,所以暫時把他關在看守所」的意思。 為什麼要「羈押」? 羈押是... (more...)
不起訴處分與悔過書 職權不起訴 提問中所問到的職權不起訴,是一種檢察官認為被告有罪,但仍然可以在考量被告所犯的罪名及各種情況後,不起訴被告的一個制度。2001年的舊法規定,檢察官可以在告訴人(被害人或被害人的家屬,實際上有真的去提出告... (more...)
提問人您好: 您的問題涉及到具體個案的情況,以下將簡要就法律層面的部分作討論。 至於涉及到個案情形的部分,以及在您的個案中是否及如何訴諸具體的法律行動。例如如何撰寫法律書狀、如何舉證,以及過程中可能有需要注意法律上時效、費用的問題,這些都需... (more...)
什麼是污點證人? 污點證人其實並不是正式的法律名詞,而是一個俗稱。法律上對於問題中所提到的狀況,是用證人保護法去做規範。 身為犯罪的共犯,但只要在刑事偵查當中,供出與案情有重要關係、而且有助於檢察官偵查犯罪調查的資訊、或其他嫌犯涉案的證據,... (more...)
謝謝品毅的回答,覺得提問人的問題偏向專業的國考題或者實務見解的討論,但又蠻有趣的。編輯嘗試用較白話的方式補充回應,希望讓更多讀者可以理解這個問題: 刑事再審制度簡介 屬於「非常救濟程序」 所謂的再審,是說當判決確定(俗稱的定讞)之後,... (more...)
其實,學者已經提出批評,認為案件單一性與同一性是相同的概念,僅作用在不同的訴訟階段而已。 所謂案件單一性,指得是在「起訴-審判」程序中,檢察官所主張起訴的「兩個罪」是不是「一個案件」。 所謂案件同一性,指得是「判決公佈後」,檢察官「另外」想... (more...)
所謂的「監聽」,在法律上稱為「通訊監察」,只要是利用電信設備所發送、儲存的各種訊息,都可以依法進行通訊監察。目的是要調查犯罪的證據。 但目前的法院見解認為,監聽是針對「現在或未來」的通話內容,而不能夠針對過去已經留存的影音記錄來監聽。所以如... (more...)

更多法律知識:請搜尋關鍵字,或看文章
一、什麼是訴訟參加? 一般來說,民事訴訟是處理當事人雙方(即原、被告)... (more...)
一、犯罪被害人「不一定」是刑事訴訟的當事人  刑事訴訟案件的當事人,依... (more...)
遊戲有遊戲規則,在民事訴訟裡也有民事訴訟專屬的規則,「當事人進行主義」...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