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在訂立保險契約時,會從訂約時的狀況衡量要承擔的風險以及保險費。 人身保險契約存續期間,退休人士轉職為漁民,可能會增加保險公司當初訂約時,對保險公司自己要承擔的風險和保險費的估計,這在保險法中稱為「危險增加」。因為這是由投保人造成的改... (more...)
民法第197條第1項規定的「二年」消滅時效,參照最高法院過往72台上738號判例,是從實際知道誰是賠償義務人之時起算。然而,依照民事訴訟法第277條規定,原告要負舉證責任。 (more...)
法律百科文章,「房子、土地、鄰居」領域,「和鄰居的關係」主題,有一篇標題是「公寓大厦的房屋漏水由樓上還是樓下負責」的文章,請您參考。法官判案是按照個別的具體事實作判斷,這不是「常」或「不常」的問題。但是水流是從上往下的,或許通常總是樓上問題... (more...)
依照教育部修正發布自111年2月11日生效的《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第30點第3項及第4項規定,教師發現學生攜帶違法或危險物品以外的其他物品,認為足以妨害學習或妨害教學時,可予暫時保管,等到沒有妨害的顧慮時,返還學生或通知... (more...)
提問內容所說的「連結現實」,如果是指不能確實證明罵人的人究竟是誰而言,既然無法列出誰是被告,不論民事或刑事訴訟,由於沒有起訴的對象,便無從提起訴訟。 (more...)
提問人您好,您的問題可能涉及到民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包含醫療費用、營業損失等法律問題,以下有2點建議: 您可以參考以下資料 林意紋(2020),《一般侵權行為(一)》。 林意紋(2020),《一般侵權行為(二)》。 雷皓明、張學昌(2020... (more...)
題目所詢的狀況較偏向公然侮辱罪 公然侮辱罪跟誹謗罪的差異 公然侮辱罪,是要在多數人或是不特定人有可能看見或聽見侮辱的情形下,對別人進行不涉及敘述事實的言語謾罵,或用動作、文字圖畫表達謾罵的意思,而且可能貶低被侮辱者的人格與社會評價。 ... (more...)
由於似乎有重複發問的狀況,請參考法律百科問答,《請問鄰居到雜貨店跟雜貨店老闆指名道姓說我們家全家都是(白痴)而且不指一次 請問我們可以告她公然侮辱嗎》的內容。 (more...)
破壞地磚、造成地磚毀損可能涉及的問題 刑事責任:毀損罪 如果用鋤頭打壞他人屋頂的地磚,讓地磚碎裂、行走不便,美觀功能受到影響,可能涉及刑法的毀損罪。 民事責任: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造成地磚毀損,則會侵害他人財產權,依法必須要負侵權行為損... (more...)
移動水塔造成毀損可能涉及的問題 刑事責任:毀損罪 5樓住戶移動水塔的過程中如果造成他人水塔破損、抽水蓄水等功能受到影響,可能涉及刑法的毀損罪。 民事責任: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造成水塔毀損,則會侵害他人財產權,依法必須要負侵權行為損害賠償...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