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
學說上提到,不純正的身分犯或己手犯都是概念上的廣義身分犯,都在構成要件上要求要有人的特殊屬性(身分),因此不具備廣義身分犯者,應當不能與身分犯成為共同正犯,或為身分犯的間接正犯。然而我國刑法第31條第一項卻說沒有特定身分者也可能與有特定身分者成立共同正犯
問答
是因為刑法31條第1項沒有擬制間接正犯嗎?課本上的例子是甲操控乙在法律上作偽證,乙成立偽證罪的正犯,但甲只能成立偽證罪的幫助犯,卻不是間接正犯。我去查過間接正犯及幫助犯的定義,間接正犯要立於優勢地位才可成立。幫助犯是透過物理、心理的方式去協助行為人達成犯罪行為。在查資料的過程中看到這篇:https://www.legis-pedia.com/QA/question/2365其最後一段有提到己手犯的否認,但無細述。不好意思,我還是剛學習刑法的入門小白,如有問錯的地方,還麻煩指正!
問答
幾年前錢包不見,身分證跟著不見,因此去戶政事務所申請補發新的身分證。最近接到電話,電話裡提到請早日與對方聯絡,不然身分證會遭到冒用的通知。但懷疑電話那頭的人就是詐騙集團,而且我都已經換了新的身分證,因此就沒有特別採取什麼行動。請問:1.補發新的身分證後,我還需要擔心舊身分證被冒用嗎?2.如果希望萬無一失的話,我在跟戶政事務所申請補發身分證的時候,需要特別說明什麼嗎?3.另外,接到這類疑似詐騙電話的來電,我需要特別繼續採取什麼行動嗎?還是說把電話掛掉就好?謝謝
問答
您好,現行身分證之性別判定標準以個人的第一性徵為準,並且規定除非完成性別重置手術(俗稱變性手術),才可以變更身分證上的性別。然而跨性別者的性別表達與其身分證上並不相同,目前台灣在各方面(工作,甚至是法律規定)等的性別判定以身分證性別為主,會讓人家根據證件一眼看出你是跨性別從而受到嚴重的歧視。行政院的行政命令,是否有侵害人民基本人權(性別表達的自由)?如是,於法庭具體如何主張?
問答
好不容易等到解封可以報復性出遊沒想到業者卻要求登記我的身分資料我只住一個晚上就走了也表明可以先付錢他們不用怕賴帳為什麼還堅持要登記身分?業者就是提供房間和打掃服務,頂多附個早餐這些都跟我到底是誰沒有關聯吧?
問答
每半年或一年會去牙醫看診洗牙。最近去的診所,規模很大,牙醫人員時常流動,會遇到不同的牙醫。請問要經過哪些程序,才可以擔任牙醫開始執業呢?病人患者要怎麼樣才可以判斷對方有合格牙醫身分?謝謝
問答
請問旅居國外的臺灣人收到法院傳票,要求以證人身分出庭作證,一定要回國開庭嗎?請教現行法是怎麼規定的?可否以視訊會議取代?如果一定要回國,支出的機票錢、工作請假的損失可以請求誰補助或補償嗎?
問答
結婚登記日如為假日,提前三天辦理一定會換發身分證嗎?這樣換發日是否可以更改為登記日?
問答
請問,在Facebook上有一些出國技術移民的網站,但是要參加他們的講座要提供自己身分證以及證書字號,這樣是對的嗎?他們是說可以浮水印,但是號碼還是看的到,請問這樣是違法的嗎?
問答
我國人民可以領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身分證嗎?如果確實領到,是不是一定會被廢止中華民國的戶籍?戶籍被廢止會有什麼後果?
問答
2023年有很多補班日,而最近的「113年(西元2024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的補班日則少了很多。請問法律上,「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與「政府機關調整上班日期處理要點」到底是什麼層次的標準?這篇(https://www.legis-pedia.com/QA/question/698)有提到「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是命令,但需要被這兩個規定拘束的人,實際是哪些身分的人?是只有公務員還是包括其他人?為什麼實際上很多勞工的作息,也必須跟著政府機關的日曆表來進行呢?另外,對企業人資來說,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謝謝
問答
有知道民法有應繼分與特留分的制度,去提供繼承人一定的生活保障。但如果被繼承人希望自己所有財產都不給繼承人,因此把目前所有財產都捐贈給繼承人以外的其他人或是其他組織,讓自己沒有遺產好給繼承人,是合法的嗎?此時繼承人可以主張什麼權利嗎?謝謝
問答
想請問因為當初爸媽的關係小孩子報戶口沒有報到男朋友的小孩戶頭父親欄位是不詳想請問後續不詳這個欄位是可以更改的嗎?還是要等到我們登記了才可以做更改
問答
桃園市有一名男子A,持菜刀、開山刀、西瓜刀等凶器,對自己的親生母親B瘋狂砍殺,一共砍的37刀,即便母親B已經倒下,他還不放過,砍下母親B的頭部,自12樓住處往外拋出,頭顱因此掉落在1樓社區中庭,嚇壞目擊的鄰居。警方趕抵現場,另在屋內發現其母B的遺體與被砍下來的手臂。一審桃園療養院認定梁男行兇時,辨識行為違法能力降低,男子A的2個姐姐也求情,強調弟弟是受到毒品的影響,希望法官不要判死刑,法官最後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判處該男子A無期徒刑。高等法院審理時,於2月間曾指派台大醫院替男子A進行精神鑑定,其患有「思覺...
問答
(A)除非是純獲法律上利益或者適合其年齡身分之所需,否則不可單獨為法律行為。(B)若非是純獲法律上利益或者適合其年齡身分之所需,則不可單獨為法律行為。(C)假若是純獲法律上之利益或者適合其年齡身分之所需,則可單獨為法律行為。(D)若非是純獲法律上之利益而且適合其年齡身分之所需,則不可單獨為法律行為。上列四種陳述情形如何?何種陳述符合我國民法規定之內容?當採用不同之陳述作為規定方式時,對於所謂的中性行為在法律適用方法上,可能的影響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