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包
在網路世界有許多過去無法想像的事情,正在不停地發生。跟許多素未謀面的人在網路上對話、不用出門就可以直接下訂單買東西,乃至於不用埋頭於百科全書中,上網就能夠獲得許多知識,這些都是今日你我生活中的日常。然而,網路世界帶來便利,同時帶來新的問題,法律百科也是在今日網路世界中,傳遞法律知識的一份子。這個月,我們將與各位粉絲朋友一起來探討那些在網路上隨時可能發生的法律問題。本週就讓我們從「網路言論與妨害名譽」開始吧!-公然侮辱是網路言論中的常見犯罪類型,對別人公然侮辱,也會造成名譽權的侵害,而需要負損害賠...
Podcast
先前鄭家純跟知名歌手翁立友的性騷擾疑雲引起社會關注,事件發生後,鄭家純舉辦了一個名為38號樹洞的展覽,展覽中分享了許多手寫信,這些信件來自社會上不同角落的受害者,他們有著不同性別、年齡、身分,但卻訴說著相似故事—被性騷擾、性侵的經歷。這場展覽試圖提醒我們,性騷擾、性侵仍然無所不在,它正真真實實的發生著。整件事發展的過程中,我們看到有些意見討論著「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明明那麼愛露還怕人家摸」,這些批評聲浪讓我們想起女性主義中討論的「蕩婦羞辱」(slut-shaming),也就是當女性背離了傳統的貞操期待時...
Podcast
誹謗罪(不是「毀」謗喔)是一般人耳熟能詳的刑法罪名之一,不管是在日常生活或報章媒體中,都很常見到它。而在2023年6月份,憲法法庭作出了112年憲判字第8號判決,針對誹謗罪做出了合憲的解釋,也引起了法律專業人士的討論。大法官在判決中再次宣示了「合理查證原則」的重要性,認為發表言論者在發表足以毀損他人名譽、與事實有關的事情時,必須要盡合理查證義務、可以合理相信所發表言論是真實的,就不會觸犯誹謗罪。而這樣的意旨與2000年所做成的大法官釋字第509號解釋有什麼不同呢?誹謗罪經歷過2次大法官的審查仍然合憲,真的合理嗎...
Podcast
配合法律百科4周年企劃,本集節目很榮幸邀請到法律百科作者、碩士論文研究主題為假訊息的李侑宸律師aka補教之星柚律師,來跟大家聊聊「網路上的法律問題」中,最熱門也是最需要關心的「假訊息」,各位聽眾朋友不要錯過喔! 網路上訊息傳來傳去,但內容可能同時包含事實的描述和意見的表達,因為查證時間有限或者詮釋角度不同,第一時間往往很難有100%正確的訊息,但其中有些可能是不小心搞錯而發出的訊息,但另外有一些則是帶有惡意的不實訊息。尤其在資訊傳遞快速的今天,閱聽人獲知訊息後,不見得會針對每一則都做後續的查證、比對,在...
圖文包
上網搜尋需要的資訊,在今天是非常普遍的行為。然而搜尋到的結果究竟是不是值得信賴呢?尤其在社群網站、通訊軟體上有許多訊息傳來傳去,遇到假訊息除了可能會因此被誤導之外,轉傳還可能會踩到法律紅線喔!看到訊息該如何查核?怎麼決定要不要轉發呢?箇中玄機待法科報你知!- 法律裡面其實沒有「假訊息」3個字,而在目前的研究分析中,可能會使用假新聞(fakenews)、錯誤訊息(misinformation)、虛假訊息(disinformation)等詞彙,其中被認為最需要受到法律管制的,是刻意製造的「虛假訊息」,那它會有什麼特徵呢?1.假托使人信賴的外觀可...
圖文包
在網路世界有許多過去無法想像的事情,正在不停地發生。跟許多素未謀面的人在網路上對話、不用出門就可以直接下訂單買東西,乃至於不用埋頭於百科全書中,上網就能夠獲得許多知識,這些都是今日你我生活中的日常。然而,網路世界帶來便利、也帶來新的問題。法律百科身為網路世界的一份子,這個月,我們將與各位粉絲朋友一起來探討那些在網路上隨時可能發生的法律問題。本週就讓我們來研究「網路言論與個人資料保護」吧!-個人資料(簡稱個資)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從個資法的定義來說,例示如自然人的姓名、出生年月日、國民身分證統一編...
Podcast
⚠️前方警示⚠️為配合節目主題,內含部分不雅髒話,請聽眾斟酌收聽你有在網路世界中看過雙方互罵叫囂的吃瓜經驗嗎?或自己就曾是事件的當事人呢?網路使用越來越方便,能跨越時間空間的阻礙將各地人們串聯起來,但另一方面,網路帶給使用者的隱匿性,讓隔著螢幕敲打出來的文字,有時容易變得尖銳無情,各類論壇社群上,冷嘲熱諷、指責謾罵的言論常穿插在留言串中。每個人的言論自由與法律所規範的那條界線到底在哪裡呢?法律百科網站裡關於妨害名譽的內容一直都是很熱門的主題,我們也收到聽眾敲碗想了解群媒體上攻擊他人的文字,怎麼樣會構...
Podcast
🫶本節目由國家人權委員會贊助播出🫶「政治正確」、「社會正義戰士」(SocialJusticeWarrior,SJW)等詞彙在今日的公共討論中,帶有若干的批判色彩,是用來批評關注性別平權、多元文化、環境保護等議題的個人或群體,認為追求前述議題反而扼殺言論自由,造成社會的反向歧視。從公共議題的討論、職場環境的變遷、乃至於影視娛樂文化的選角與呈現,都會掀起政治正確的論戰。然而追求多元文化、避免歧視,真的會扼殺言論自由嗎?在推動價值之餘,如何避免流於形式,而真正達到消弭歧視的目標呢?臺灣社會的組成相當多元,然而也曾發生過許多涉及種...
Podcast
今天學測放榜了!同學們可能正在為填寫志願煩惱,我們也在這個時間點與法律百科的法律編輯-被法律耽誤的偽‧籃球新星C編,一起聊聊當年踏進法律領域的心路歷程,跟執業時在法庭上的所見所聞。C編!你說,法律系真的是一條歹路嗎?(免責聲明:聽完本集節目之後,若使您打消或興起想讀法律系的念頭,本節目將不負擔任何後續損害賠償責任。咳咳)如果你看到這裡,我們還想說......這一集是「法科!輕鬆點」的本季最終回,如果你們還對什麼主題有興趣,或有任何收聽感想歡迎填寫下方讓我們知道呦!(親愛的聽眾,你在哪裡,快出現吧!!!)...
Podcast
在影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經典電影《刺激1995》,敘述主角2人從身處監獄到獲得自由的過程,並強調人在苦難中仍抱持希望的信念。電影中相當篇幅描繪了監獄裡的生活,以及那些在牢獄中生存的群像,是值得回味再三的好作品。 電影中那些有血有肉的受刑人,在戲劇以外的現實生活中,卻是經常被唾棄的對象。「跟受刑人講什麼人權」、「做壞事活該關到死」、「花納稅錢養垃圾」,這些言論其實常見於跟犯罪、刑罰有關的新聞留言區。而法律到底是不是只保護壞人,或說是罔顧被害人的權益,也往往成為論戰的焦點。 雖然針對被害人的部份,有《犯罪被...
Podcast
今年8月發生知名藝人駕車時自撞分隔島的意外事件,當時有見義勇為的民眾協助將駕駛與乘客拉出來,這個事件引起了「要不要見義勇為」的討論,有意見覺得要小心,如果救人的時候出了事,出手救人者反而會被告,產生了正反的辯論,然而從法律的角度來看,到底是怎麼樣呢? 有人覺得應該引進國外的「善良的撒瑪利亞人法」,讓勇於救人的善心人士可以無後顧之憂的救人,但其實「法律上免責」跟「保證不會被告」不一樣?真的有一條法律可以讓人完全不會被告嗎? 讓主持人Yt與Henry從新聞事件或者常見的討論開始,跟聽眾朋友聊聊我們可以如何看待...
Podcast
鍛鍊武術、強身健體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在武術競賽當中,不幸發生意外的話怎麼辦呢?2023年初就發生了參賽者在參加拳賽後喪生的事件,引起討論。其中令人好奇的是,如果參賽者事先簽下了「生死狀」,對手和主辦單位是否就可以主張不負任何刑事、民事責任呢?你沒看錯!法科快報一週雙更,帶您從新聞事件、歷史懸案、影視娛樂作品中認識法律知識,本集節目將由Henry與聽眾朋友聊聊生死狀是怎麼一回事,什麼是「法益」?什麼又是「容許風險」?我們一起來了解!-【我們聊了這些】.01:29放棄你我做不到--法益是什麼?.02:22生死狀等同於...
Podcast
你常常看知名業配達人HowHow或者二師兄的影片或貼文嗎?會因為業配影片或文章,而引起想要購物的慾望嗎?(Henry先自首:會)還是堅守理性消費的底線,不受到代言人的影響呢?各種由偶像明星、專業人士、網紅、KOL代言商品或服務的廣告,可能有非常多的表現形式,但不管用什麼形式呈現,都可能是法律上的「薦證廣告」,而值得我們了解其中的法律規定。當商品有廣告不實的情況,其實不只業者,連代言人都可能要負責?想要多了解產品或服務,希望找到真心的經驗分享,結果買了不合意才驚覺是被業配文騙到,合理嗎?關於薦證廣告的內容呈現與...
Podcast
以揭露自身受害經驗、期待能抵制性侵性騷加害者,讓更多受害人處境能被關注的#MeToo運動,在國際上有許多的回響,而在2023年5月,因為一起政治人物工作者指控遭到職場性騷擾的事件,引發了一連串性侵害、性騷擾事件的揭露,其中被指控性侵、性騷的不乏各界知名人物,也讓此類利用個人權勢的惡行受到撻伐。#MeToo運動引發全球性浪潮的同時,也伴隨著一些批評。它使許多潛藏的受害者願意挺身而出、指控濫用權勢逞慾的人,但也將目光聚集在追究個人責任,對於整體制度或法律的著墨較少。而在運動中是否有人挾怨報復、藉機誣賴,是難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