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19條明定: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 1. 此謂「行為時」,即必須以犯罪行為當時之精神狀況為斷。 2. 另失智症是否會發生辨識能力有欠缺,應依科學提出證據證明之,此為事實... (more...)
由於錄音涉及了對方的隱私權等權利,所以我們錄音時必須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主要規定在刑法與通訊保障及監察法。 而當自己是談話的一方的時候,刑法上,法院通常多半會認為對方沒有秘密受到侵害的問題,所以就算錄音時沒有得到對方的同意,不會... (more...)
提問人您好,就您的問題簡單回覆如下,但因為每一個個案中的事實都不相同,仍建議尋求專業律師的協助。 什麼叫作強制罪? 強制罪的意思是透過物理上的強制力,影響到別人的心理自由或者身體的限制,強迫別人做什麼事或不能做什麼事,這樣就會構成強制罪[1... (more...)
提問人您好:以下就您的問題簡單回應,如有需要,仍建議洽詢專業律師,尋求符合您個案需求的法律服務。 關於這類情形,B女可能需要負擔以下的法律責任 刑事部分 B女就表示要自殺的部分,如果更進一步逼迫提問人或其他人作特定的舉動,例如「不准跟我男朋... (more...)
公然侮辱的意思 公然侮辱必須是要在不特定人或多數人可以看到、聽聞的情況下,對別人做言語或文字(也可能包含肢體語言)上的侮辱,貶低或侵害他人名譽。簡單來說,要同時符合「公然」跟「侮辱」兩個條件。缺一則不會成立犯罪。 例如說,如果是在自己的日記... (more...)
配偶外遇時,受害者可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侵害配偶權」的賠償;至於刑法第239條通姦罪已於2020年經過司法院釋字第791號解釋宣告違憲,所以已經不可以再提告通姦罪追究通姦者的刑事責任。 詳細說明請參考法律百科文章以下文章: 雷皓... (more...)
刑事訴訟法上的證據是否可以成為判決中認定有罪的依據?關鍵在於所取得的證據是否具備「證據能力」與「證據力」而定,前者是指「可不可以作為證據」的資格?而後者則是指「如果有資格可以作為證據,那麼它能夠證明事實的程度到哪裡?」換言之,證據一定要先有... (more...)
就提問者描述而言,本文認為倘行為人轉換跑道應注意而疏於注意,且導致後方跑者跌倒,可能成立過失傷害罪。至於,其他犯罪類型,本文無意討論,可自行到本百科搜尋相關犯罪應該具備何種要件始能成立犯罪。 (more...)
對方提告傷害與實際上是否會成立是不同兩件事:對方要不要提告是他的權利,您沒有辦法阻止,至於提告後有沒有理由、是否成立傷害罪名,是檢察官、法官根據個案具體事證適用法律後的判斷,不是當事人自己說的算。。 (more...)
這個問題是學理上是最典型的「使用竊盜」的案例。 根據《刑法》第320條第1項規定:「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竊取他人之動產者,為竊盜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罰金。」以上是竊盜罪的罪責規定,然而構成竊盜罪,必須符合法律...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