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法律上並無就「於職務上受贈」有相關規定,因此,老闆的說詞是沒有理由的。但如果公司內部有規約或勞雇雙方另有約定,則須另外討論該規約是否合法。 (more...)
勞工的終止契約終止權,係屬於形成權,即只需一方表示意思,即可發生、改變或消滅。 當員工終止契約的意思已經明確使雇主知悉(民法第94、95條),終止契約的效力及已發生,且以勞工聲明為離職日。雖依勞動基準法第16條,勞工於任職3個月以上仍有預告... (more...)
以下簡要回應,不援引法條︰ 一、受僱人得依照僱傭契約或承攬契約向雇主請求︰  (一)按稱僱傭者,雙方約定,一方給付勞務,他方給付報酬之契約(民§482)。另按稱承攬者,雙方約定,一方完成一定工作,他方給付報酬之契約(§490)。... (more...)
實習生、建教合作生不是勞工,但適用勞基法。 大學生研究助理可區分為二種,「學習型」與「勞動型」,勞動型研究助理具勞工身分,校方應投保勞、健保並適用勞工相關法律規定。 詳細請參考法律百科文章:實習生、建教合作生或大學生研究助理,是勞工嗎? (more...)
有關舊制的退休準備金領回是否當作非營業收入,又要如何課稅,簡要說明如下,供你參考: 如果事業單位依照勞動基準法第55條及第84-2條規定,給付勞工退休金後,而且已經不用依照勞動基準法支付勞工退休金時,可以報經當地勞工局(處)核准... (more...)
關於您的提問,可以分成兩個部分: 一、公司整理營運活絡,但我的部門績效不佳,公司決定收掉,可否以「業務緊縮」為理由將我資遣? 二、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1057號民事判決 分別回答如下: 一、公司整理營運活絡,但我的部門績效不佳,公司不... (more...)
派遣勞工遭遇職災除可向其雇主(派遣公司)請求補償,也可以向要派公司請求。 詳細請參考法律百科文章:派遣勞工遇到職災,該向哪個雇主求償? (more...)
原則上,只要是勞動基準法第3條的事業,所僱用的人員都是勞工。但有些產業由於「經營型態」、「管理制度」及「工作特性」較為特殊,只要經勞動部指定,就可以不必使受僱人適用勞動基準法,此時就不能被稱為是勞工。 保險業務員 大法官曾於釋字... (more...)
依據「勞動基準法」第11條第1項第2款的規定,雇主固然得因為「業務緊縮」與勞工終止勞動契約或資遣,然而,現行勞動法制並無「業務緊縮」的定義性規範,因此,實務上常因為如此而衍生勞資糾紛,簡要分析如下: 一、何謂「業務緊縮」 依據歷年最高... (more...)
關於童工以及禁止未滿15歲的人工作,請見本站文章:勞動基準法對童工的相關保護規範 (more...)